【大唐英雄榜】大唐宗室名將─河間王李孝恭(組圖)

凌煙閣二十四位功臣歷史系列文章之十二

作者:雲中君 發表:2017-01-14 00: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大唐英雄榜】大唐宗室名將─河間王李孝恭
大唐明君賢臣,流芳百世。(繪圖:看中國)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高祖李淵的從侄,大唐宗室名將。其曾祖父李虎(第三子李昞即唐高祖之父,第七子李蔚即李孝恭祖父),是北周八柱國之一;父親李安,曾是隋朝領軍大將軍。李淵在太原起兵之後,李孝恭負責經略巴蜀。他得到了有「軍神」之稱的李靖之助,滅蕭銑、輔公佑,長江以南均受其統領。在李世民登基為帝之後,他淡出權力中心,以歌舞自娛。他為人寬恕、禮讓,從不居功自傲。雖貴為皇室宗親,但卻為人謙恭,深受時人所敬仰,堪為宗室王的楷模。唐貞觀十四年,暴病身亡。

唐武德三年(620年),李孝恭聽從李靖的建議,向李淵獻計進攻蕭銑的割據政權,李淵非常欣賞他的計策,任命其為信州總管,並讓李靖為其長史,出兵消滅蕭銑。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孝恭被任命為荊湘道行軍總管,統率水陸十二支軍隊從夷陵出發,擊破蕭銑二鎮之兵。蕭銑自思救兵難於急至,於是親自巡城下令投降。李孝恭把蕭銑用囚車送至京師。李孝恭平滅蕭銑後,被拜為荊州大總管,嶺南四十九州皆望風而降,李淵大喜,任命他為荊州大總管,下詔畫工圖其擊破蕭銑之狀以呈進朝廷。李孝恭治理荊州有方,大力開置屯田,創設銅冶,以便利百姓。不久遷任襄州道行臺左僕射。那時嶺表地區還未平定,他便分別派遣使者撫慰,其投誠歸附者有四十九州,使朝廷號令暢通於南海之濱。

唐武德六年(623年),杜伏威的部將輔公祏反唐、殺王雄誕、率部佔領湖州。李孝恭率兵前往九江,李靖、李勣、黃君漢、張鎮州、盧祖尚全都受他指揮。出發之前,大饗將士,杯中之水忽變為血,在座者臉色盡變。李孝恭舉止自如,從容不迫地開導說:「禍福無門,惟人所招!我沒做什麼負心事,諸位不必為我如此憂心。輔公祏惡貫滿盈,如今依仗朝廷威靈以問罪致討,杯中之血,乃是賊臣授首的徵兆而已!」一口飲盡,眾心遂安。(注1)輔公祏部將馮惠亮等人守險邀戰,孝恭堅守壁壘而不出戰,派出奇兵斷絕賊寇糧道,賊眾漸飢,夜逼其營挑戰,李孝恭堅臥不動。第二天,派出羸弱兵卒前往賊營挑戰,令盧祖尚挑選精騎嚴陣以待。不一會兒羸兵退卻,賊寇追擊敗卒甚為囂張,與祖尚之軍相遇,交戰一場,大敗其眾。惠亮退守梁山,孝恭乘勝攻破梁山別鎮,賊眾赴水死者數以千計。唐武德七年三月二十八日(624年4月21日),輔公祏窮蹙,放棄丹陽逃走,孝恭派出騎兵窮追,俘獲輔公祏於武康。二十九日,李孝恭殺越州都督闞棱,江南平定。拜揚州大都督,江淮及嶺南諸州都歸他所統攝。

自隋滅動亂開始,李氏家族除李世民帶兵縱橫天下之外,宗室中只有李孝恭一人能獨當一面,並立有大功。李孝恭兩次擊破大寇,北起淮河,東包長江,越嶺而南,盡歸他統管。因而想以威名誇示遠俗,便修筑宅第於石頭城中,設立哨所往來巡察以護衛自己。有人誣告他謀反,因此被召還京師,頗受有關部門追究盤問,既無證據,便被赦免為宗正卿。賜予實封一千二百戶。歷任涼州都督、晉州刺史。貞觀初年,遷任禮部尚書,改封為河間郡王。

李孝恭性情豪爽,待人寬恕謙讓,沒有驕矜自得之色,故而李淵、李世民都對他十分親待。功成名就之後,這位王爺不喜反悲,對左右說:「我住的大宅子真是太宏麗了些,應該賣掉再買座小院子,能住就可以了。我死之後,諸子有才,守此足矣。如果這些犬子不才,也免得這麼好的大宅子便宜了別人。」(注2)唐武德九年八月初八,唐高祖李淵退位。初九日,李世民即皇帝位。十月,即位不久的李世民就大封功臣,李孝恭食實封一千二百戶。貞觀十四年,李孝恭「中飲暴薨」,太宗李世民親自舉哀,「哭之甚慟」。追贈他為司空、揚州都督,陪葬獻陵,諡曰元,配享高祖廟庭。唐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畫二十四功臣圖於凌煙閣,李孝恭名列第二,僅次於長孫無忌。而此時他已經去世三年了。

【大唐英雄榜】大唐宗室名將─河間王李孝恭
大唐宗室名將──李孝恭。(網路圖片)

攻取山南西定巴蜀 出奇制勝擊滅蕭銑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隋煬帝被困江都,不能返回京城長安。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時任太原(今山西太原)留守的李淵乘機起兵,同年十一月攻下長安,立隋煬帝之孫代王楊侑(時為長安留守)為帝,進而控制了關中地區。這一年,李孝恭二十七歲,被李淵封為左光祿大夫。不久,李淵又任命李孝恭為山南道(即秦嶺之南,包括今陝南、川東、豫西南、鄂西北、鄂西等地區)招撫大使。

當初李淵在思慮如何奪取天下時,秦王李世民曾進言「請同漢祖,以觀時變」。最後,李淵定下入關之策,效仿漢高祖劉邦,分三步爭奪天下:乘虛入關,鞏固關中;據險養威,積蓄力量;東出中原,南定江淮。自秦漢以來,巴蜀地區一直是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並始終都是建都關中平原的諸王朝的戰略後方,而秦(秦嶺)巴(巴山)山區既是關中地區的南部門戶,又是巴蜀的前大門。所以李淵在奪取長安以後的首要軍事行動就是派李孝恭掠取山南之地,可見對秦巴山區戰略位置的重視。李孝恭能擔此重任,也充分表明李淵對他的信任和器重。

李孝恭率唐軍南下,翻過秦嶺,進入漢水流域,在冠軍(今河南鄧縣西北)擊敗了由朱粲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朱粲所率領的農民軍原來有近二萬人,他們在漢水、淮河之間剽掠,遷徙沒有規律,每攻破一個州縣,還未吃盡該地積聚的糧食,就又轉移,臨走之際又將該地其餘的物資全部焚燬。這支農民武裝不重視發展農業,致使餓死的老百姓堆積如山。朱粲見沒有可掠奪的了,就教士兵燒煮婦女、小孩充飢,還說:「沒有比人肉更好吃的了,只要其他的城鎮裡還有人,何必為挨餓發愁呢?」隋朝的著作佐郎陸從典、通事舍人顏愍楚,被貶官住在南陽(今河南南陽),朱粲起初都請他們來作賓客,後來朱粲斷糧,竟將他們全家都吃了!如此一支喪盡天良、慘絕人寰的土匪武裝,人人得而誅之。淮安(今江蘇淮安)當地的土豪楊士林等人起兵將其擊敗,朱粲等率殘部逃往菊潭(今河南內鄉)。

李孝恭領兵出巡巴蜀地區,隨後進擊朱粲。大破其陣,俘獲其眾,諸將都說:「朱粲之徒殺食活人,是兇惡之賊,請將他們坑殺。」孝恭說:「不能這樣。如今列城盡在寇境,如獲敵則殺,以後還有誰歸降呢?」全都赦罪釋放。由此緣故,傳檄所至之處,相繼歸附。(注3)李孝恭傳檄四方,以禮招撫。這種政策收到了驚人的效果,自金川(今陝西安康)至巴蜀地區,相繼降附三十餘州,李孝恭率軍到達信州(今重慶奉節東)駐守。

唐武德元年(618年)五月,隋煬帝在江都(今江蘇揚州)被宇文化及害死。消息傳到長安後李淵廢掉楊侑,改國號為唐,是為唐高祖。高祖即位後即任命李孝恭為信州總管,經略江南地區。當時盤踞在兩湖的割據勢力是蕭銑。蕭銑是後梁宣帝蕭詧的曾孫,在隋煬帝大業初年任羅(今湖南汩羅北)縣令。蕭銑對隋朝消滅後梁早就懷恨在心,隋大業十三年(617年)十月,蕭銑趁天下大亂之際,起兵割據,自稱梁王。義寧二年(618年)四月,蕭銑即帝位,建國號梁。隨後,他攻佔南郡(今湖北荊州江陵),遷都江陵(今湖北荊州),控制了北達漢水,南至交趾(今越南北部),西起三峽,東抵巴陵(今湖南嶽陽)的廣大地區,兵力達到四十餘萬人,成為長江中游實力最強大的一支割據勢力。後來,蕭銑還佔領了并州(今四川開縣)等地,企圖渡過三峽,奪取巴蜀。

李孝恭數次上書唐高祖,獻滅蕭銑計策,甚得高祖賞識。李孝恭率軍西上,被依附於蕭銑的開州少數民族酋長冉肇則擊敗。不久,名將李靖到達信州,出奇兵打敗冉肇則,李孝恭乘勝擊敗蕭銑的東平王蕭闍提,佔領開、通(今四川達縣)兩州。由此,信州以西地區全部成為唐朝的掌控範圍。武德三年,唐高祖封李孝恭為趙郡王。(注4)

唐武德四年(621年)二月,李靖向李孝恭提出討伐蕭銑十策,李孝恭當即送往長安,得到唐高祖極力讚賞。唐高祖決定大舉討伐蕭銑,改信州為夔州,以李孝恭為夔州總管,擔負起討伐蕭銑的重任。這時,唐高祖考慮到李孝恭沒有帶兵打過大仗,缺乏實戰經驗,就任命以文才武略著稱的李靖為行軍總管,兼李孝恭長史(相當於近代的參謀長),主持軍務。

李孝恭令將士製造船艦,訓練水軍。由於北方來的唐軍不習水戰,水師多以巴蜀人充任。李孝恭採納了李靖的意見,把巴蜀大地主和部落酋長子弟徵召到軍中,量才選用,安置在身邊,既充實了兵力,又團結了當地的豪強勢力。八月,唐高祖下令以李孝恭為荊湘道行軍總管,發兵討伐蕭銑。李孝恭統帥十二總管,以李靖為行軍長史,自夔州順江東下,與廬江王李瑗等率領的另外三路大軍由西、北、南合擊江陵蕭銑。當時,江水猛漲,眾將要求等到江水退落之時再出師。李孝恭力排眾議,採納了李靖兵貴神速、出奇制勝的正確意見,親率大軍乘坐二千餘艘戰艦,自夔州出發,飛流急下,出其不意,渡過三峽,進抵夷陵(今湖北宜昌)。蕭銑大將文士弘率精兵數萬屯駐清江(今湖北清江)迎戰,企圖阻止李孝恭繼續東下。

李孝恭初戰失利,再戰獲勝,大敗文士弘,俘獲敵艦三百餘艘,殲敵萬餘人,一直追襲到百裡洲,文士弘逃到北江,唐軍據守南江。李孝恭未聽李靖勸告,決定乘勝出擊,結果戰鬥失利,只得退回南岸。但蕭銑的軍隊沒有乘勝追擊,卻紛紛棄舟登岸,爭搶唐軍丟下的軍資,陣勢大亂。留營守衛的李靖乘機縱兵奮擊,大獲全勝,文士弘率殘軍又急忙東撤。這時,蕭銑的江州(今湖北長陽西)總管蓋彥舉以所屬五州之地投降李孝恭。蕭銑的西部防線全部崩潰,百裡洲以西之地盡為唐軍所佔。於是,李孝恭率大軍浩浩蕩蕩直逼蕭銑老巢江陵。

蕭銑在江陵聽到文士弘戰敗的消息,十分震驚,急忙把城裡的全部軍隊調出抵抗,又派人倉促徵兵。但由於所征之兵都在長江、五嶺以南,道路遙遠,援兵不能迅速到達。李孝恭乘機指揮唐軍攻城,很快就進入外廓,又攻佔了水城,繳獲了大批戰船。李孝恭下令將繳獲的戰船全部丟棄江中,諸將對此很不理解,都說:「這批船艦是從敵人手裡繳獲來的戰利品,應當充分利用,怎麼能夠棄之不用而去資助敵人呢?」李孝恭耐心地開導部眾說:「蕭銑的地盤,南到五嶺以南,東到洞庭湖,地域廣闊。我們孤軍深入,如果攻城不下,敵方援軍從四方趕來,我軍就會腹背受敵,進退維谷,雖有船艦,又有何用?現在必須拋棄船艦,讓它們堵滿長江順流而下,敵方援軍見到,必定以為江陵失守,就會猶豫徘徊,不敢輕進。待他們滯留十天半個月,我軍必定攻克江陵。」下游的蕭銑援軍看見蔽江而來的船艦,果然誤認為江陵已被攻陷,不敢前進。(注5)蕭銑的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河內)太守丘和、長史高士廉、司馬杜之松等準備前往江陵朝見蕭銑,走到半路,得知蕭銑兵敗,也都投降了李孝恭。

李孝恭率軍包圍江陵,蕭銑內外隔絕。蕭銑的中書侍郎岑文本建議蕭銑投降,蕭銑聽從了建議,決定降唐。李孝恭率大軍進城後,各位將領想大肆掠奪財物。岑文本勸李孝恭說:「江南的百姓,自隋末以來,嘗盡了暴政的苦難,再加上群雄爭鬥,如今生存下來的,都是死裡逃生的人。他們都翹首以待明君來解救,蕭氏君臣、江陵父老所以決定歸順,是以為也許從此能夠安定了。如果縱兵擄掠,恐怕從此以後江陵以南的廣大地區,不會再有歸順之心了。」李孝恭認為言之有理,立即下令禁止搶掠。部將又建議沒收因頑固抵抗而被唐軍斬殺的蕭梁將領的家產,李靖又加以禁止。於是,江陵城內井然有序,唐軍秋毫無犯。李孝恭所採取的這一系列措施,深得民心擁護,蕭銑所轄的南方州縣聞訊,相繼歸降。蕭銑投降幾日後,援軍先後抵達江陵的有十幾萬,聽說江陵已經陷落,全部繳械投降。擊滅蕭銑的勝利消息傳到長安,唐高祖特別高興,提升李孝恭為荊州大總管,並下令將消滅蕭銑的經過繪圖呈報朝廷,以表彰將士功績。蕭銑被押送到長安後,高祖李淵下詔將其斬首。

攻堅取勝奮戰博望山 統一江淮俘獲輔公祏

唐武德六年(623年),李孝恭升任襄州(今湖北襄樊)道行臺尚書左僕射。八月,淮南道行臺僕射輔公祏在丹陽(今江蘇南京)起兵反叛。當初,由杜伏威和輔公祏領導的江淮起義軍是隋末三支農民起義軍的主力部隊之一。杜伏威出身於貧苦家庭,自幼為生活所迫,常翻牆入室為盜。後來,他與輔公祏結為兄弟,聚眾為草莽。隋大業九年(613年),他們聽說王薄在長白山(今山東鄒平、淄博與章丘之間)一帶起義的消息後,率眾投奔。不久,二人又率部南下,在淮南一帶搶掠,多次擊敗隋軍,佔據了高郵(今江蘇高郵)、歷陽(今安徽和縣歷陽鎮)等地,勢力漸增,成為江淮之間兵力最強的一支農民起義軍。武德二年(619年)九月,杜伏威率軍歸附唐高祖李淵,被授予淮南安撫使、和州(今安徽和縣)總管。同年年底,杜伏威又派兵擊敗了佔據毗陵郡(今江蘇常州)的李子通,奪取江西之地,由歷陽遷到丹陽。

武德四年(621年)正月,杜伏威派兵助唐攻打王世充。同年十一月,杜伏威派部將王雄誕擊滅李子通,佔據了全部淮南、江東地區,南到嶺南,東到大海。武德五年(622年)七月,當唐軍早已平定王世充、竇建德等兩大割據勢力,劉黑闥也已被擊敗,秦王李世民正在率軍攻打兗州(今山東兗州)徐圓朗之時,杜伏威恐懼,上書高祖請求入朝。當月,杜伏威即與部將闞棱一起來到京城長安。唐高祖封他為太子太保,仍兼任行臺尚書令,留在長安,上朝位置在齊王李元吉之前,表示對他的恩寵,又封闞棱為左領軍將軍。武德六年(623年)正月,唐高祖又授吳王杜伏威為太保。

杜伏威與輔公祏雖然是「刎頸之交」,但是輔公祏年紀大,杜伏威以兄相稱,軍中士卒亦稱輔公祏為伯父,故地位與杜伏威相等。這逐漸引起杜伏威的猜忌。行臺設置後,杜伏威任命自己的養子闞棱為左將軍,王雄誕為右將軍,而以輔公祏為僕射,外示尊崇,實則奪其兵權。輔公祏知道後,怏怏不平,就向老朋友左遊仙學習道法和辟谷術以掩飾自己。杜伏威入朝前,留輔公祏守衛丹陽,命王雄誕掌握軍隊作輔公祏的副手,私下對王雄誕說:「我到了長安,假如沒有失去職位,千萬不要讓輔公祏發生變故。」杜伏威入朝降唐一年以後,左遊仙勸輔公祏反叛,但是王雄誕掌握兵權,他無法動手。於是,輔公祏假稱收到杜伏威來信,懷疑王雄誕有二心,王雄誕很是不悅,聲稱有病,不再理事。輔公祏乘機奪得兵權,又派心腹告訴王雄誕起兵反唐計畫。王雄誕這才醒悟,懊悔不已,堅決反對。輔公祏遂將其縊殺。接著,他又假稱杜伏威已在長安被捕,送來書信令其起兵,於是大肆裝備兵器,儲運糧草。隨後,輔公祏在丹陽叛唐稱帝,建國號宋,設置百官,搬到陳朝的舊宮殿居住。

武德六年(623年)八月下旬,唐軍在平定了劉黑闥、徐圓朗諸部後,高祖李淵下詔命李孝恭率水軍由江陵開赴江州,嶺南道大使李靖率交(今越南河內)、泉(今福建福州)、廣(今廣東廣州)、桂(今廣西桂林)等州兵力開赴宣州(今安徽宣州),總管黃君漢率部由亳州(今安徽亳州)南下,齊州(今山東濟南)總管李績率部由泗水渡淮河南下,由南、北、東三面合攻輔公祏,諸路兵馬都受李靖指揮。

大軍出發前夕,李孝恭設宴招待眾將領,鼓舞士氣。酒席之間,他命人取水倒入特製的玉杯之中。稍候降溫,當他伸手去端杯時,卻發現剛才清澈的一杯水竟然變成了鮮紅的血!同桌的將領也看到了杯中之物,大驚失色,剛才的歡樂氣氛蕩然無存。一種不祥之感襲上眾人心頭,有人長嘆一聲跌坐在地。李孝恭鎮定自若,安慰大家說:「人的禍福無常規,都是自己招引而來。我們沒有做過違心之事,有什麼可怕的?輔公祏惡貫滿盈,如今我們奉詔前去懲處,符合天意民意。這杯中之血,正是斬殺輔公祏的先兆。」說完,舉起杯來一飲而盡。在座的各位將領為他的氣魄和豪情所感染,又舉杯痛飲,軍心安定。

輔公祏得知唐軍大舉進攻丹陽的消息後,立即派兵北渡淮河,進攻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和壽陽(今安徽壽縣),企圖阻擋唐軍南下。武德七年(624年)正月,李孝恭的前鋒部隊攻佔樅陽(今安徽樅陽),接著順流而下,進據鵲頭鎮(今安徽銅陵北長江東岸),於三月上旬抵達蕪湖(今安徽蕪湖)。李孝恭指揮主力向蕪湖發起猛攻,輔公祏的部隊一觸即潰,唐軍一舉佔領蕪湖,乘勝攻克梁山(今安徽和縣南七十里)。蕪湖之戰失敗後,輔公祏迅速收縮兵力,在當塗(今安徽當塗)一線佈置重兵抵抗唐軍。他派部將馮慧亮、陳正通率領三萬水軍駐守博望山(位於今安徽當塗西南三十里長江東岸,與西岸梁山夾江對峙,亦稱天門山、東梁山),並在博望山與梁山之間連接鐵鏈,切斷江中航道,又在梁山修筑月城,綿延十多里,阻擊沿江東下的唐軍。同時,又派部將陳正通和徐紹宗率領三萬步兵駐守青林山(今安徽當塗東南),構筑工事,阻擊從猷州(今安徽石臺)北上的唐軍。此時,李績已經渡過淮河,佔領壽陽,兵臨峽石(今安徽壽縣西北)。李靖也已率部與李孝恭在舒州(今安徽潛山)會合,率領水軍抵達博望山,與馮慧亮、陳正通等隔岸對峙。儘管唐軍多次出兵挑戰,馮慧亮等只是憑藉有利地形,堅壁不出。

李孝恭派騎兵切斷了敵軍的糧草供應通道。不久,敵軍發生糧荒,趁夜派兵出城,一是想搶些糧草,二是想偵察一下唐軍虛實,卻見唐軍將士都在安穩歇息,李孝恭堅持不出戰。次日,李孝恭召集諸將商議對策,各位將領都說:「馮慧亮等人兵力強大,佔據水陸兩方面的險要,不肯與我軍交戰。其工事堅固,我軍若進攻則不能很快奏效。不如直逼丹陽,出其不意襲擊輔公祏的老巢。攻佔丹陽,馮慧亮等自會投降。」李孝恭擬採納此建議,繞過當塗,直取丹陽。李靖馬上表示反對,他說:「輔公祏的精銳部隊雖然近在眼前,但他身邊的軍隊也甚勇猛。如今連博望的各個敵營尚不能攻克,輔公祏憑藉石頭城自保,又豈是容易攻克的!如果攻取丹陽,旬月不下,馮慧亮等尾隨我軍之後,救援丹陽,我軍將腹背受敵,那就非常危險了。馮慧亮、陳正通等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並非他們不想出戰,而是輔公祏授意他們慎重從事,據險固守,藉以拖延時間,使我軍師老兵疲。如果我軍前往挑戰,把馮慧亮等的軍隊引出城來,就可一舉破敵!」

李孝恭反覆比較兩種意見,最後採納了李靖的計策,於是派一部分老弱殘兵去攻打敵軍營寨,親率精兵在後嚴陣以待。老弱殘兵急攻馮慧亮的營寨,不勝後退,馮慧亮、陳正通等率軍追擊,趕了數里路,正遇李孝恭大軍。李孝恭揮師出戰,大敗敵軍。這時,已被授予左領軍將軍的原杜伏威的部將闞棱,也奉唐高祖之命來到李孝恭軍營參戰。只見他摘掉頭盔,對著馮慧亮、陳正通的士卒大喊:「你們不認識我嗎?怎麼敢來與我交戰?」這些士卒大多是闞棱的老部下,都喪失了鬥志,有的甚至下馬迎拜,馮慧亮、陳正通因而潰敗。李孝恭、李靖乘勝追擊逃敵,轉戰百餘里,攻佔了博望山、青林山等險要之地。馮慧亮、陳正通等人逃回丹陽,被唐軍殺傷及淹死的敵軍達萬餘人。

不久,李靖率先頭部隊抵達丹陽。隨後,李孝恭及李績也率部相繼到達。輔公祏尚有精兵數萬,但無險可守,只好棄城東逃,準備退保會稽(今浙江紹興),投靠左遊仙。李孝恭派遣李績日夜兼程,尾隨追擊。輔公祏的隊伍一路潰散,逃到句容(今江蘇句容)時,隨從士卒由數萬減至五百。夜宿常州(今江蘇常州)時,其部將吳騷等人計畫將其逮捕送給唐軍。輔公祏覺察到吳騷等人的意圖,丟下妻兒,獨自帶領數十名心腹,衝破關卡逃走。到達武康(今浙江德清西進康鎮)時,又遭到當地武裝民團的襲擊,輔公祏被俘獲,押送到丹陽,李孝恭下令就地處死。唐軍繼續搜捕輔公祏的餘黨,全部處決,江南地區全部平定。

伴隨著李孝恭平定輔公祏之戰的勝利結束,唐王朝完成了全國統一大業。唐高祖聞聽喜訊,非常高興,下詔任命李孝恭為東南道行臺左僕射,廢除行臺後建大都督府,又任命他為揚州大都督。

建豐功鎮守揚州 遭誣告寵辱不驚

李孝恭所任職的揚州大都督府是東南重鎮,轄地廣闊。早在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就在此建築城池,稱為邗城。隋開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楊堅在廣陵設置揚州總管府,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廢除揚州總管府,改設江都郡,擴建城池,並徵調淮南一帶的壯丁十幾萬人,一舉將邗溝開挖成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水面寬闊達四十步,河道旁修有御道,路旁種著柳樹,後人稱之為「淮南運河」。隋煬帝接著又在今河南、安徽境內開鑿廣濟渠(即汴河)與永濟渠;在今江蘇、浙江境內開鑿江南運河,從而形成了溝通江、淮、河、海的南北大運河。這條大運河自隋代以後,歷時一千幾百年,一直是中國歷代王朝交通的命脈,也是揚州得以繁榮的首要條件。大運河的通航促進了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經濟文化的交流,揚州真正意義上的繁華由此開始。

當時的揚州,地臨邗溝、濱長江,又接銜大海,位於長江的出海口。「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和發展,促進了中國東南沿海港口城市的繁榮。揚州是直接參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港口,也隨著海外貿易的發展而繁榮,成為中國古代城市發展中的佼佼者。隋唐時期的揚州已經取代了六朝時期建康(今江蘇南京)的地位,成為江淮地區最大的政治中心。

揚州地處江淮,在隋唐統一的新版圖中,位於南北交流要地,臨長江,濱大海,銜運河。自三國以來三百六十多年的南北分裂,把淮河流域分割為對峙的兩大部分,有時甚至是多方割據對峙。隋唐統一後,迫切需要加強對南方的統治。南北交流的政治經濟形勢給揚州的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揚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是通向沿海地區和海內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隋煬帝即位前曾任揚州總管,即帝位後,曾三次巡幸至此。隋煬帝在位十四年(604─618年),在揚州前後住了兩年多,營建了江都宮,並提高江都太守的品秩,與長安、洛陽的京兆尹、河南尹相同。李孝恭出任揚州大都督,足顯唐高祖對他的信任。

李孝恭成為北起淮水、南至嶺南廣大地區的一方統領。他想以威名震懾邊遠地區,就建造了一座高大的住宅,宅前設置非常森嚴的防衛設施。不料,有人就此藉機誣告李孝恭要謀反,唐高祖召他到長安,經查無據,就把他留在京城,擔任宗正卿。(注6)宗正卿是宗正寺的最高長官,負責處理宗室事務。大唐宗室是唐代社會顯赫的勛貴階層,為了加強宗室管理,充分發揮宗室藩屏皇權的作用,唐王朝設立了相應的管理機構。唐初依隋制設立了宗正寺,宗正寺為唐朝九寺之一,主要負責宗室事務,是唐代中央專職宗室管理機構。唐王朝十分注重宗正的人選,尤其是宗正卿和宗正少卿多由德高望重、戚屬尊貴的宗室擔任。

李孝恭後來又擔任過梁州都督、晉州(今山西太原)刺史。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授予李孝恭禮部尚書之職,改封為河間郡王。唐貞觀十四年(640年),李孝恭在一次宴會上,飲酒過量,不幸去世,享年五十歲。李孝恭逝世後,唐太宗為之痛哭,親自穿上素服為他舉哀,下詔贈司空、揚州大都督,陪葬於唐高祖的獻陵。(注7)李孝恭的後人也為鞏固大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勛。其長子李崇義襲爵為譙國公,曾任益州大都督長史,甚有威名,後來卒於宗正卿任上。(注8)其次子李晦,曾任營州都督,善理政事而聞名,深受唐高宗器重。一次,唐高宗準備巡視洛陽,令李晦留守,行前對他說:「關中之事,全部托付給你了。相機治事,不必事事請示。」武則天執政後,李晦又擔任戶部尚書,死後贈幽州都督。

結語

李孝恭是宗室諸王中統一江南的主帥,功列第一,德才兼備。他的指揮才能和為人作風,有以下三點足以為後人典範:

一、長於謀略,善採眾議。

李孝恭奉命南下,抵達漢水流域時,擊敗盤踞於此的農民軍武裝。他從戰略全局出發,力排眾議,釋放俘虜,為唐軍迅速平定巴蜀地區奠定了基礎。在攻蕭銑之戰中,他又下令將繳獲的大批戰船全部放入江中,以造成唐軍已攻佔蕭梁首府的假象,達到了預期效果,順利佔領江陵。在指揮大軍作戰過程中,李孝恭常召集諸位將領議事,多次採納大家的正確建議,幾乎是戰無不勝。在擔任揚州大都督之後,針對揚州地域廣闊,政治、經濟、軍事地位舉足輕重的形勢,他修建威武官府,以震懾四方。至於後來因此被人誣告,則是他始料未及的。

二、平易近人,禮賢下士。

李孝恭雖然貴為王室宗親,但他為人謙恭,平等待人,與士卒同甘共苦。在平定蕭銑之戰中,唐高祖安排李靖任李孝恭的行軍長史,實際上將剿滅蕭銑的軍政指揮大權交給李靖來擔負。這一安排具有較大風險,稍有不慎,就會引起主帥與長史爭權,難能可貴的是李孝恭寬宏大量,李靖謙讓,兩人都不貪權爭功,所以同心同德,配合默契。平定江南後,李孝恭聲名甚盛,但他能寬恕退讓,沒有驕矜自伐之色。因而,唐太宗待他也較宗室諸王親近,無人能比。

三、居安思危,善始善終。

李孝恭居功不驕,寵辱不驚,對爵位、官職、財產看得很輕。他深知自己功高望重,容易受到猜忌,引起禍端,所以就縱情游宴,後房有歌姬舞女多達百餘人,企圖借飲宴歌舞,以表示自己無爭奪名位之心。他對住地京城高祖賜予的豪華宅第,常心中不安,曾對親人說:「我所居住的宅第壯麗非凡,但這本不是我內心所追求的東西。我想把它賣掉,另建一座簡易樸實的宅第,大致夠用就行了。我死以後,兒子們如果有才幹的話,自然可以另立功業,守住這樣的產業也就夠了,如果無才敗家,他人也不會算計這普通宅第。」

注1.《舊唐書 李孝恭傳》:孝恭舉止自若,徐諭之曰:「禍福無門,唯人所召。自顧無負於物,諸公何見憂之深!公祏惡積禍盈,今承廟算以致討,碗中之血,乃公祏授首之後征。」遂盡飲而罷。時人服其識度而能安眾。

注2.《新唐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嘗謂人曰:「吾所居頗壯麗,非吾心也。當別營一區,令粗足充事而已。吾歿後,子也才,易以守;不才,不為他人所利。」

注3.《新唐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徇巴蜀,下三十餘州。進擊朱粲,破之,俘其眾,諸將曰:「粲徒食人,摯賊也,請坑之。」孝恭曰:「不然,今列城皆吾寇,若獲之則殺,後渠有降者乎?」悉縱之。繇是騰檄所至輒下。

注4.《舊唐書 李孝恭傳》:武德二年,授信州總管,承製拜假。蕭銑據江陵,孝恭獻平銑之策,高祖嘉納之。三年,進爵為王。

注5.《舊唐書 李孝恭傳》:孝恭曰:「不然,蕭銑偽境,南極嶺外,東至洞庭。若攻城未拔,援兵復到,我則內外受敵,進退不可,雖有舟楫,何所用之?今銑緣江州鎮忽見船舸亂下,必知銑敗,未敢進兵,來去覘伺,動淹旬月,用緩其救,克之必矣。」銑救兵至巴陵,見船被江而下,果狐疑不敢輕進。

注6.《新唐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欲以威重誇遠俗,乃筑第石頭城,陳廬徼自衛。或誣其反,召還,頗為憲司鐫詰,既無狀,赦為宗正卿。

注7.《新唐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帝哭之慟,贈司空、揚州都督及謚,陪葬獻陵。

注8.《新唐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崇義嗣王,降封譙國公,歷蒲、同二州刺史、益州都督府長史,有威名。終宗正卿。

 

主要參考文獻:

劉昫等,《舊唐書》,後晉

吳兢,《貞觀政要》,唐

歐陽脩等,《新唐書》,宋

司馬光等編,《資治通鑒》,宋

董誥等編,《全唐文》,清

王壽男,《隋唐史》,現代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