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戰爭已來?AI機器人俘虜俄軍 美中俄角力全球無人戰爭時代(圖)


人工智能(AI)武器 自主武器系統(LAWS) 殺手機器人
2025年7月,烏克蘭戰場上發生了軍事史上劃時代的一幕:一支純由無人機與地面機器人組成的「機器部隊」首次迫使俄軍士兵投降並將戰俘押送至烏軍陣地,全程未有烏軍士兵直接參與。這一「機器俘虜人類」的事件,不僅改寫了前線作戰方式,也讓AI武器賽跑成為全球軍事與國際法討論的焦點。(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5年7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2025年7月,烏克蘭戰場上發生了軍事史上劃時代的一幕:一支純由無人機與地面機器人組成的「機器部隊」首次迫使俄軍士兵投降並將戰俘押送至烏軍陣地,全程未有烏軍士兵直接參與。這一「機器俘虜人類」的事件,不僅改寫了前線作戰方式,也讓AI武器賽跑成為全球軍事與國際法討論的焦點。從美國、中國到俄羅斯,AI自主武器發展的暗中較勁,正推動人類戰爭全面進入智能與無人化新紀元。

史上首例:「機器俘虜人類」震撼戰場

7月9日,烏克蘭第3獨立突擊旅在哈爾科夫地區發動一次特殊行動。他們派出多架裝載炸藥的自殺式地面機器人,以及多旋翼無人機協同進攻俄軍堅固陣地。數個掩體被摧毀後,其中一台機器人逼近部分坍塌的俄軍庇護所,俄士兵為避免爆炸主動投降。緊接著,多旋翼無人機跟隨監控,指引俄軍士兵安全穿越戰場,到達烏軍陣地後被收押為戰俘。全過程沒有烏軍士兵直接參與前線戰鬥,亦無人員傷亡。

烏克蘭軍方指出,這是歷史上首次純由自主機器系統完成俘虜與押送敵軍士兵。此前該陣地已成功抵抗兩輪人類步兵進攻,卻被無人系統「心理壓制」而陷落。這一創舉標誌AI機器人已能獨立完成偵查、攻擊、威懾與押送等複合任務,讓世界震驚。

AI武器賽跑:美中俄三強角力加劇

這次「機器俘虜人類」事件的背後,是一場以美國、中國、俄羅斯為核心的全球AI軍備競賽。三國近年來投入巨資研發「自主武器系統」——能獨立識別、決策與執行攻擊的無人作戰平台。

美國

美國國防部多年前即啟動「聯合自主戰爭系統」(JAWS)、「黃蜂群」(Swarms)計畫,強調AI協同指揮、無人機群智能自動化。美軍已在中東、印太地區多次部署AI自動識別目標的自殺式無人機和地面機器人。今年在太平洋軍演上,AI無人機群已能協同發起電子干擾、情報搜集和目標摧毀任務。

美國國會近年通過巨額國防預算,支持洛克希德馬丁、雷神、安德利斯(Anduril)等軍工企業加速AI自主武器平台開發。五角大樓將烏克蘭這次「機器俘虜」事件列為高優先級案例,要求納入未來作戰條例及戰爭法治評估。美國智庫認為,無人系統將成為下一場戰爭的「主角」。

中國

中共解放軍正積極推動「智能化戰爭」理念。中國國防白皮書明確提出「智能化作戰」是未來戰爭形態,強化AI軍事研發與無人裝備配備。中國軍工集團已展出多款智能無人車、無人戰車與大規模自殺式無人機蜂群,強調低成本、量產化與系統聯網。中共還在南海、台海周邊多次試驗無人機海空聯合作戰與電子干擾系統。

今年春季,中共在新疆和內蒙古地區進行大規模「智能化地面部隊」演習,首次測試無人作戰群自主突擊、防守及後勤補給。

俄羅斯

俄羅斯雖然面臨制裁和技術封鎖,但在AI軍事化方面仍具一定實力。俄軍研發的「烏蘭-9」無人戰車、「獵人」隱形無人機以及大量自殺式無人機和電子戰系統,已多次在敘利亞、烏克蘭戰場試用。俄軍積極發展「人機混合編組」戰術,即前線人類士兵和AI無人平台協同攻防。這次被烏軍AI部隊俘虜,顯示俄軍尚未完全適應「純機器戰爭」的心理和戰術挑戰。

國際回應:戰爭倫理與法律困境

這次烏克蘭「無人機俘虜俄軍」的案例,引爆國際社會關於AI自主武器的法律、倫理與人道爭論。

法律真空

根據日內瓦公約等現有國際戰爭法,戰俘的待遇與權利由人類戰鬥員間的交戰預設。但AI自主武器能否識別、善待戰俘?誰負責俘虜途中發生的意外或人權侵害?目前國際法完全無解。

聯合國人權專員辦公室、國際紅十字會呼籲儘快討論「致命自主武器」(LAWS)在戰爭中的角色和紅線。美國、以色列、英國等多國國防專家緊急召開研討會,研究「自主系統俘虜人類」的法律責任、倫理審查與作戰規範制定。

人道與心理衝擊

軍事心理學家認為,無人機和機器人能不眠不休地壓迫敵方,讓士兵在心理防線上崩潰。這次俄軍士兵選擇向機器投降,證明未來戰爭將不僅是火力競賽,更是AI帶來的心理戰、信心戰。有人憂心,如果戰場人類越來越少,戰爭將變得更冷漠、更難以預測和控制。

技術外溢與軍備競賽

美國、歐洲、中國和以色列等國正在觀察烏克蘭這一案例,加速自主武器理論、法規和技術部署。業界警告,AI武器一旦無序擴散,低成本殺手機器人可能成為未來恐怖主義、地區衝突的新風險。

烏克蘭的技術非對稱戰

烏軍長期在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艇等領域積極創新。從消耗型FPV(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到地面自殺機器人,烏克蘭以低成本、高效率方式對抗俄軍傳統優勢。「機器人攻堅」顯示,AI武器可在堅固防線、危險地形下替代人類步兵,減少傷亡,同時對敵人心理造成前所未有的壓力。

未來,無人機「蜂群」和自主地面平台的協同作戰,預計將成烏軍、乃至全球陸軍的新常態。

AI戰爭時代已至 規則與道德待重建

烏克蘭無人系統俘虜俄軍士兵,是AI軍備賽跑中的一個歷史性分水嶺。隨著美中俄及多國全速發展自主武器,戰爭正從「人類間的衝突」演化為「機器與人類、機器與機器」的綜合較量。這一變化,給傳統軍事理論、國際法、人權倫理帶來嚴峻挑戰。全球社會必須正視:「未來的戰場,誰來制定規則?機器會有同理心嗎?人類如何避免失控?」

未來10年,AI武器不僅決定軍事強國排名,也將決定世界和平與衝突的底線。2025年夏天,烏克蘭戰場的一幕,也許正是這場全球「無人戰爭」時代的序章。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