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會不會是中美歐之間的決戰戰場?(圖)

作者:如松 發表:2021-11-15 08: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21年11月15日訊】改開之後,中國最最重要的經濟成就是建成了世界工廠。有了世界工廠,無數勞動力進入城市成為城鎮居民,這帶來了城鎮化,所以,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和出口一直都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而有了世界工廠,就支撐了進出口,今天的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貿易國。由於成為了世界最大貿易國,就賺取了源源不斷的貿易順差,支撐了人民幣的不斷擴張,也就支撐起「金融大廈」,有了源源不斷的貿易順差就可以積累外匯儲備,在國際上發揮影響力;有了世界工廠,服務業就得以快速發展,即解決了無數的就業問題還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有了世界工廠帶來的貿易順差,就可以進口大量的石油和糧食,中國人不僅可以解決溫飽問題,還可以開得起汽車等等,所以,世界工廠的建設可說是中國改開之後最核心的經濟成就。

中國之所以可以建成起世界工廠,是基於人口紅利釋放,是基於改革開放政策並主動加入世貿(主動融入世界),是基於勞動力的高素質,等等。

但是,所有人都在忽視一個核心要素,沒有這個要素就不可能建設成世界工廠!它就是——豐富的煤炭

雖然很多人不喜歡黑乎乎的煤炭,但它確實改變了中國。

任何一個國家要建立起世界工廠,並建立起與世界工廠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城鎮化),都必須以巨大的能源消耗作為基石,沒有這塊「基石」,其他的都是空談。

歷次工業革命以及任何一個大國的工業化進程,當然有是技術引領的結果,但又必須有能源支撐。

17世紀英國就開啟了工業革命,支撐工業革命的「脊樑」是能源革命,煤炭取代草木作為主要能源,在工業革命進程中煤炭產量獲得空前的發展。1770年英國的煤炭產量是600萬噸,到1800年已經上升到1200萬噸(這個產量比當時世界其他地區煤炭產量的總和還要多),然後又上升到1861年的5700萬噸,技術進步與煤炭的輝煌奠定了英國的工業革命。

到19世紀中葉開始,英國就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和「能源安全」問題,這已經決定英國將從輝煌的頂峰開始滑落,從此開始,美國和德國就接過了引領工業革命的接力棒。

1870年南北戰爭結束之後,美國的工業化得到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這一時期被美國人譽為是鍍金時代,給鍍金時代提供支撐的也是能源。到1900年美國的煤炭產量達到2.45億噸,已經超過英國成為世界最大產煤國。與此同時美國的石油產業開始突飛猛進地發展,1900年美國的石油產量為870萬噸,1913年為0.34億噸,1920年為0.61億噸,1940年為1.91億噸,這個數量已經高達全球石油產量的68.7%!1950年為2.69億噸,相當於當時美國煤炭產量的96%。是能源產業的快速擴張支撐了美國的工業化進程,奠定了美國的鍍金時代。

在歐洲大陸,德國也是一個典型的富煤國家,魯爾區和薩爾蘭是德國傳統的產煤區,正是這些區域豐富的煤炭資源和鄰國的鐵礦,幫助德國在工業革命當中完成了工業化和資本原始積累,成為了歐洲大陸上數一數二的工業強國。

沒有技術進步肯定就沒有各國的工業革命,但沒有能源利用方式的進步和豐富的能源供給作為支撐,工業化也是空談,兩者缺一不可。所以需要再次強調,不要瞧不起黑乎乎的煤炭,它不僅支撐了改開之後中國世界工廠的建設,也支撐了曾經的英美德等國工業化的進程。

2020年,中國煤炭產量超過了38.4億噸,佔全球產量的51%,印度、澳大利亞、印尼分別是7.4億噸、5.76億噸、5.63億噸,由此也就知道為什麼中國是世界工廠,是龐大的煤炭供給支撐的電力系統支撐了城鎮化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和世界工廠的運轉。

有朋友會說,難道沒有煤炭中國就不能成為世界工廠嗎?答案是:不能!

第一,石油、天然氣無法滿足中國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中的電力需求。

中國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但卻是貧油國和貧氣國。2019年,中國人均石油可採儲量只有2.57噸,人均天然氣可採儲量4288立方米,分別只有世界平均值的7.8%和16.8%,不足以支撐中國的城鎮化和工業化。

第二,難道中國不能通過進口石油、天然氣來實現工業化和城鎮化嗎?答案也是否定的。

首先,是價格問題。以熱值計算,2019年電煤的市場價是汽油零售價格的14%,如果用其它方式(燃油、燃氣)發電支撐世界工廠,電價將大幅上升,而商品成本中大約有四成是能源成本,中國商品就會失去大部分的價格優勢。

其次,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大陸的原油產量開始下降,為了進口石油的產地和航線的穩定,美軍開始大規模進駐中東等世界熱點地區,導致財政壓力急劇放大,任何一個國家都承受不起如此高昂的原油綜合成本,這是美國的製造業不斷外遷的主要原因。中國如果依靠進口石油來推動工業化,更承受不起如此高昂的成本。

因此,中國目前的經濟模式還離不開煤炭。人們經常為下述數據沾沾自喜,在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有40%的商品產能居世界第一,63%的鞋子、70%的手機、75%的太陽能電池板、80%的空調、90%的電腦產自中國,中國鋼鐵產能佔世界一半以上,十種有色金屬產能佔世界的一半以上,原料藥產能佔世界的三成,石化產能大約佔世界的四分之一等等。如果明天離開了煤炭,上述數字和數字背後的就業與財政收入基本就變成了空白,世界經濟版圖中屬於中國的那一塊就會塌陷,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將在一夜間被徹底顛覆。

這就是煤炭在中國的地位!

現在,歐美開始抽動世界工廠和中國城鎮化的那塊基石——煤炭。

11月4日,在英國舉行的氣候峰會上,逾40個國家在一項新協議中承諾放棄使用煤炭,其口號是「讓煤炭能源成為歷史」。

聯合國氣候峰會主席夏瑪說,此舉使煤炭的終結「指日可待」。但也有幾個主要的煤炭生產和使用國並未參與這項承諾,其中就包括中國、印度和美國。根據英國石油公司2021年的世界能源統計,2020年中國的煤炭消費量約佔全球的54.3%,而印度使用了11.6%,美國為6.1%。在這三個國家中,美國的處境相對有利,因為煤炭消費在美國的能源佔比中已經相對較低,相對於中國,印度是工業化的後發國家,將來可以建立新的能源供給體系以支撐工業化,而中國的處境最為被動,要建立起新的能源供給體系以支撐目前的工業產能是非常艱鉅的任務,可一旦按要求淘汰煤炭,必然導致製造業的大量外遷,帶來的是基礎設施利用率的大幅下降,銀行體系也將面臨巨大的威脅,嚴重的失業問題和財政問題等等,這些顯然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中國能夠對煤炭問題不予理會嗎?似乎也是不能的。

第一,氣候問題已經是全球性的問題(下圖,數字來源於2020全球碳排放),是所有國家都必須負責任的問題,在今天這已經是一種政治正確,而煤炭的使用對環境的威脅最為嚴重,在這個問題上任何國家都不能與世界為敵,否則在國際上會被高度孤立,後果是嚴重的。

2019年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地域分布情況
2019年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地域分布情況(作者博客)

第二,如果因此而引起國際間的劇烈衝突,很可能導致嚴重的經濟後果。

首先可能是制裁,以中國今天的原油、糧食、晶元等的對外依存度,一旦因此而遭遇制裁就會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其次是將來可能會面臨碳關稅(個人預計這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當碳關稅建立起來之後,任何國家如果不遵守排放協議就會被強制徵收碳關稅,就相當於遭到了全球經濟封鎖,這肯定也是災難。

這裡才是決戰的戰場,歐美與中國之間的「碳」大戰已經打響。

中國能採取什麼樣的對策呢?

第一,加速經濟轉型,降低能耗強度,這是非常急迫的關口。

第二,推動新能源的加速發展。

第三,無論怎麼推動新能源的加速發展,以中國人口與資源(自身的能源稟賦)之間的矛盾,都不可能徹底擺脫煤炭。此時,中國必須加速建設內需市場,當自己擁有了強大的內需市場之後,就會與歐美經濟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就具有緩衝墊效應,緩衝「碳」衝突。

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但確實是解決問題的出路所在。

責任編輯:宇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