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教子与今人教子的差别在哪?(图)

发表:2022-06-30 13:2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古人教子以德。
古人教子以德。(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德与钱财的关系,古人看得很清楚:不能为了钱财富贵、高官厚禄,而去做违背良心、危害他人的事情。有德才有儿孙满堂,才有家族的继承、繁荣与延续,所以古人极为重视修心向善,重视积德

大清道光年间的林则徐,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当时有很多人向他行贿,如果林则徐想要发财,可以轻松得到几百万两银子,让家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林则徐是忧国忧民之士,知道鸦片贻害百姓、危害深远,他拒绝众商的贿赂,在虎门销毁了近两万箱鸦片。次年,英军威胁清廷,清廷为了求和,把林则徐革职查办,发配到边疆充军,林则徐遭受了五年的流放生活。

林则徐这样清廉的人,他的后人怎样呢?林则徐去世之后,林家没有积蓄,但并没有因此败落。他的几代子孙中,有不少人读书有成,孙子辈、曾孙辈中仍有人考中进士、举人。

到了民国时期,林家仍是书香不断,当时的最高法院院长林翔就是林则徐的后代,而且此人道德水准也非常高。清廉、拒收贿赂是积德善举,所以林则徐的后人才有这么大的福报。

清朝的重臣曾国藩领导湘军,位高权重,握有财政大权,却能做到不取军中一钱给家用,手握财政大权不贪一张盐利。他不肯发财,也不希望为子孙积财,担心后代子孙沾染奢侈的风气,难以成就大器。受曾国藩的影响,曾家的后代子孙自力更生,追求上进,反而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有人统计,曾氏家族从曾国藩开始,近两百年间,八代人中没有一个“败家子”。曾家子孙中有近两百人受过高等教育,有名望的人才高达两百四十余人。

那么,获取不义之财的结局会如何呢?同样也是清朝的事,广东有三家富商,他们是伍氏、潘氏和孔氏。这三家趁着鸦片战争,大发国难财,赚得了数百、千万的银两。这三家的财富几乎富可敌国,他们穿着奢华,出入有宝马香车,过着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

当时凡是有名的古字画碑帖,多数都盖有伍氏、潘氏或孔氏的图章,表示那些珍贵的字画曾在这三家中收藏过。但是几十年后,这三家的后代子孙中,没有一人成才,无一例外全都败落了。

那个时代的上海有一陈姓富商,堪称是投资地皮的大王。陈家财产高达四千万银元,他的两个儿子各分得两千万银元。当时中国有名的古铜器,几乎有一半都在陈家,可以想像其奢华的程度。然而,也就过了七年,上海地价忽然惨跌,陈家投机失败,导致破产。陈家的古董珍宝、房屋地产,几乎所有的资产全被银行没收和变卖。

《礼记·大学》有句话说:“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大意是说,一个人用违背道义的、不正当的手段得到了钱财,那么同样地,也会以不好的、不合常理的方式而失去。古代讲名门之后,看中的是德行、品质,有着深厚的道德内涵,祖上几代人积下的德足以福荫后代多少辈,这是具有无神论观念的人无法想像的事情。

正好相反,今人抛弃了决定人未来命运的最根本的道德,强调的是金钱至上,认为有了钱就有了幸福生活,有了高人一等的地位就有了钱。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有钱的给孩子存了很多钱,当官的利用贪污来的钱,给孙子辈的房子都准备好了。很多中国人把这个当作为儿女好,反而忽视了根本的道德教育,但后人能不能保住财富呢?很多人很迷茫,这时候才想起来“听天由命”。

在古人看来恰恰是败家的行为,今人却当作致富模式、获取高官的模式在效仿。提起中国的高官,大家都知道,他们靠做坏事上位,又靠着做尽坏事维持着位置,很多人已经被判了有期或无期徒刑,这就是真实的报应。

从古至今,离开“德”的钱与权是长久不了的,而且还会灾祸不断;相反,不谋私利,为人做好事,重德修心,福报自然降临。

责任编辑:wendy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