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8月04日讯】I ﹑二次大战后,美国﹑台湾及日本的景气循环
经济成长是经济规模扩增的现象。经济成长率是判断总体经济情势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可反映出一国经济总产出规模的变化,亦是各国经济景气的最具体象征。一个经济体系(一个国家) 的GDP与往年相比如果是正数﹐是经济成长增长﹐经济是景气的。如果﹐GDP与往年相比是减少,经济负成长﹐是不气景的﹐称为经济衰退。
一个国家经济成长不可能永远是景气﹐也不会是一直衰退﹐而是有好有坏呈周期性循环变动﹐即经济景气是循环的。景气好坏程度最普遍的分法是四分法,即衰退(Recession)、萧条(Depression)、复苏(Recovery)与繁荣(Prosperity)。景气循环(business cycle)是指景气从萧条谷底(Trough)复苏、扩张、达到高峰(Peak,繁荣)、衰退﹑然后再复苏。一个景气循环由其循环高峰到另一个循环高峰;或由其循环低谷到另一个循环低谷。经验上﹐景气循环没有相当定期性重现的变动﹐周期有长有短﹐振幅高低也不一致。
景气循环理论根据其周期的长短。有平均长约三年的“小循环”(Minor Cycles);有约八年的“主循环”(Major Cycles或称Juglar Cycles);有约15-25年的“建筑循环”(Building Cycles或称Kuznets Cycles);更有约五十年的“长期波动”(Long Waves,或称Kondratieff Cycles)。
二次大战后,1945~2004年间美国有10次经济循环周期(Source: David C, Colander, Macroeconomics 6th ed. 2006)。官方定义的经济衰退则有5次。10次经济循环中从谷底到谷底的平均周期的长度67个月(五年半) 。1991~2001期间是景气循环中最长的周期﹐长度为128个月(十年半) 。此期间也是扩张阶段也是最长的﹑景气复苏期有120个月之久。此次景气循环中的衰退并没有持续很久,在连续两季 GDP下降之后就止跌回升。
(1)美国从1972年至1973年11月发生一次长达16个月的景气低迷。当时失业率 跃升为9%,股市更狂泻 45%,通膨率居高不下,消费力萎靡。(2) 1979第二次石油危机时, 通货膨胀造成商品价格完全失去控制, Fed想压制通膨率,1980年 4月决定把利率一口气拉高到将近 20%。1980年 7月, Fed决定调降利率至9%,1980年代第一个官方定义的经济衰退就此结束。 然而通膨的问题依然存在,(3)1981年 7月 Fed再度决定加息到 20%。1980年11月到1982年 7月,美国股市下挫 24%。1982年年底,失业率高达 10.8%。经济大萧条,那段时间经济像是毫无解药。不过, Fed再度加息终于发挥效果,通膨重新受到控制,经济重新抬头,股市也摆脱阴影,开启史上最长也最强劲的一段牛市时期。(4)1990-1991年间,波斯湾战争、房价下跌带动的房地产市场疲软、消费者信心不足、失业率高达 7.8%,1990年股市大跌 20%,经济衰退。不过1990年代初期的衰退并没有持续很久,在连续两季 GDP下降之后就止跌回升,之后就开启史上最好的10年荣景。(5) 2001年经济放缓可能根本称不上什么景气衰退。2001年先发生科技股泡沫化事件,接着是 911恐怖攻击,让美国消费者和受薪阶级笼罩在阴郁的乌云下。但是,当时美国整体经济状况仍相当有活力,联准会(Fed)降息带来大笔资金挹注。经济衰退 中最痛苦的指标─失业率飙升,也迟至2003年 6月才出现(失业率达6.3%),早已过了官方公布的经济衰退期。
台湾从战后1945至2007年,共已认定11次景气循环,11次的景气扩张期平均持续期间为40个月,10次收缩期平均持续期间为16个月,全循环平均持续期间为56个月,接近5年。景气循环中出现小循环。第2次景气循环最长﹐从1956年9月的谷底经1964年9月(高峰) 至1966年1月(谷底) 止﹐ 扩张期持续期为96月(八年), 收缩期16月﹐全循环共112月(九年四个月)。(陈 惠 薇, 我国第11次景气循环高峰之认定与研析) 。此外﹐美国次房贷金融危机时﹐台湾也发生第12次景气循环﹐期间是2007-2011。整体而言﹐台湾从1963年直到1973第一次石油危机为止,经济持续成长,长期保持年均10%以上的经济成长率。基本上,1960年代中期之后20馀年期间,台湾经济成长率平均每年超过9%以上。
全球经济循环在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进入庞大的重建需求,同时全球国际贸易也在此阶段蓬勃发展,在1946~1973年间出现过高增长期,直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告终,平均GDP成长率为5%。相较之 1913~1946年间的经济成长率高出3‧3%。最明显的受惠国家首推日本,当时日本的经济总值由过去占全球GDP的3%,大幅提升到10%水准,并进一步打下日本在1980年 代持续强盛的基础。
日本经济高度成长从1955年开始,到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为止的期间. 虽经景气及不景气之反复循环,但此近20年间﹐经济成长率维持平均年率10%,为欧美先进国的两倍。1959年~1969年年平均国民生产毛额成长率12%, 此即日后所谓日本“黄金十年”。结果,日本的GNP(国民总生产)仅次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居第2位,晋升经济大国的行列。此期间﹐ 1965年(昭和40年)是日本战后面临的第一次真正不景气,故称为40年不景气。但这次不景气,一年就结束了。
就景气变动区分之高度成长期,可分为(1)神武景气:1954.12~1957.6;(2)岩户景气:(Iwato boom) 1958.7~1961.12;(3)奥林匹克景气:1962.11~1964.10; (4)Izanagi景气:1965.11~1970.7;(5)列岛改造风潮:1972.1~1973.11。
在这些景气期﹐日本的经济成长主要是靠投资﹐不是出口。从 1952到1970﹐私人民间每年的投资增加十倍以上﹐日本家庭的储蓄率高﹐成长也迅速﹐在1974年﹐储蓄率高达24%。
1973,OPEC产油国大幅提高原油价格,通货膨胀加速,过剩生产开始表面化。1974年,日本长期维持巨额贸易出超,日元不得不升值而导致经济不景气,日本经济增长率终于跌入战后第一次的负成长。1978-79, OPEC产油国再次大幅提高原油价格。出口减少导致生产降低﹐此又使进口减少。在1982﹐日本出口减少﹐是1955来的第一次。即使经济成长降低﹐在1983年﹐就如同工业产品输出一样﹐日本已经是国际的主要的资本输出国﹐东京金融市场变成仅次于华尔街的世界第二大市场。许多厂商及政府都到此募筹资金。
1973-1986日本经济步步衰退﹐朝向平均仅4%的低成长率。但于八0年代后期,从1986年11月至91年1~3月日本经济景气持续展现活络,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19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成展的第二次大的成长期。这段日本史上称为平成景气在国际上则视为泡沫经济期。1989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日经股价指数达到38915点,东京及大版等地区商业用地地价大幅攀升。当时的日本几乎无敌,日本到世界各地炒房产﹐各国包括美国纷纷到日本取经,日本招牌席卷世界。前日本经济企画厅长官﹑堺屋 太一在他“日本的盛襄”一书中说,一九八九年的日本几乎称得上是“人类史上最完美的工业社会”。
高度的荣华总是不长久﹐一年后,这荣景就开始变了样。1990年代, 1991年五月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日本国内的经济景气每下愈况,转眼之间,投机资金没有了,需求市场不见了,不动产供过于求,价格下降60%,股价一路狂泻,日经指数从38915点历史高点,下跌到14309点(1992年8月18日),跌幅达63%,创历史性最高跌幅记录,经济成长降到工业国家中的最低,虽然日本政府不断的推出各种振兴经济方案,但仍然无法使日本经济脱离衰退谷底。日本经济陷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长且最深的衰退时期,如下表所示﹐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被称为“失去 的十年” 。
200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中遭到沉重打击,继“失去的十年” 后﹐迎来“失去的二十年” 更长的衰退期(注﹕今2013年初日本新首相安培推出“安培经济学” ﹐试图为日本经改运﹐日币大幅贬值﹐经经似乎开始成长﹐大家且密切注意) 。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泡沫经济及破灭的背景有﹕
*日本对美殴贸易大幅顺差﹐外汇存底巨大
*日本科技进步
*日币被迫节节升值。
*大量热钱涌入
*低利率
*房地产急速高涨
另外﹐日本的经济成长过程中﹐其输出总值在其GDP中的比例不大﹐只占15 % 而已﹐接近美国的10 %而低于欧洲多数工业国家的30%以上数值。还有﹐日本制造产品的输出以其人口比例而言也是少于美国及德国。
II. 中国经济成长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过去三十年来的经济年均增长率近10%。现在﹐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但中国仍是贫穷的国家﹐其人均GDP在2012年是6076美元,世界第87位。
中国自邓小平走资派取得政权﹑实行所谓“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维持二位数字上下的成长,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经历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期”。
中国经济成长之所以快速成长是依靠二低二高,二低就是低劳工成本、资本取得成本低;二高就是高投资、高储蓄率。中国利用廉价劳动成本,吸引大量台商﹑港资及美欧厂商等外国投资﹐其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统计,中国储蓄率(saving rate)连年攀升,至2012年已升至54.3%,高居世界第一,储蓄额更突破20兆人民币大关。如此高储蓄存入政府掌控的银行,再投过政府之手进行投资,也让国企可以较低廉取得资本进行扩张。结果,中国成为世界的工厂﹐制成商品外销全世界。
类似八十年代的“日本奇蹟”﹐过去十年 , 全世界都被 “中国奇蹟” 搞到头晕眼眩 , 大家都害怕挤不上中国奇蹟的列车﹐热钱一批批涌进 。这就是构成中国经济长期成长基本模式。下列图与表指出中国自1978到2011年间中国经济成长的景气循环。
扣除1989-1990近两年天安门大屠杀事件而引起的衰退﹐中国过去二十五年有近双位数的经济成长率。2008年美国次房贷触发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好像全无影响,令不少人对中国奇蹟的崇拜。台湾逃兵﹑投奔中国而发迹腾达的前世银副总裁林毅夫两年前更乐观表示中国经济成长还可以持续20年没有问题。
III﹑经济成长已步入减缓衰退的历史轨道
但在2012年,中国经济数据全线告急。用电量 、出口、进口和企业利润等数字,均显形势不妙。 《人民日报》在2012年5月22日更引述专家警告,中国正面临出口、消费、投资三头马车同时失灵。香港汇丰银行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 侧重表现中国私营制造业部门景气。其数据显示2011年10月起连续12个月收缩。到了2012年11月,PMI才在50%这条扩张和收缩的分界线之上喘定。十八大中共领导交班后,新领导层习李体制表示要通过加速“城镇化”提振经济,令中国股市在12月大反弹,结束了之前连续10个月的跌势。但﹐且慢高兴﹐毕竟股市已跌过深﹐反弹是必然﹐股市继续探底将在下面再叙述。
2012年是中国官员保八保卫战的一年﹐结果无法保八﹐经济成长率为7.8%﹐创下13年新低。2012年底,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3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多次调降﹐后来定调并维持在 7.5% 。已经正式放弃了保八。过去20年举世瞩目的中国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二高二低的经济模式已经到尽头,所以中国经济成长模式面临需要改变的时刻,观察指标储蓄率是否有降低,内需消费是否增加,国进民退是否改变,经济成长的双头马车政府消费及政府投资,是否有效转轨成民间消费及民间投资。
虽然中国官方公布的2012年12月制造业及服务业景气回暖,但汇丰2013年 1月4日公布以中小企业为采样重点的汇丰中国2012年12月PMI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7%,低于11月52.1%,不但是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还创下2011年8月以来新低。专家表示,这反映民营服务业景气寒冬尚未过去。看来,大家已经大幅调低对中国经济的期望,并接受了中国的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 。
以下更新的统计数字证实了中国经济增长走到尽头﹐证实市场对中国经济成长的担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4月份,社会物流需求较3月有所下降。同时,4月工业用电量下降,物流需求与用电量齐降 印证中国经济走弱。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经济数据显示,工业生产成长较去年同期放慢至 9.2%,通膨趋缓至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第15个月下滑。贸易数字反映出中国国内及国外需求不振。总体新订单次指数摔至47.1,创10个月来新低。中国在五月的出口成长率比去年同期者上升1 % 远低于路透社调查预估的上升 7.3%, 此是一年来最低上升数值﹐明示新出口订单进一步萎缩。五月份出口美国的数字下降1.6 %, 这是连续三个月下滑﹐同样的﹐对欧洲贸易也下降9.7 %, 也是连续三个月下滑。美国与欧洲分别是中国第一与第二的出口区。另一方面﹐五月份进口下降0.3% ﹐较原先预期上升6 %低甚多。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四月零售物价指数CPI上涨了二.四%,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Producer Price Index for Industrial Products)则持续下探,下降了二.六%。值得注意的是,PPI创连十四月下滑纪录﹐凸显经济增长乏力。数据指出中国当前是工业品通缩,非消费品通胀。
最近﹐2013/06/20汇丰发布中国6月(偏重私人产业)制造业PMI初值为48.3,并较5月终值(49.2)下滑,继续站在荣枯线下并较上月终值下降外,创下去年九月以来9个月的最低点。PMI资料显示制造业运行放缓,中国制造业活动在五月份委缩﹐是七个月(去年10月起)来第一次﹐现在六月份又见连续收缩。
中国国家统计局7/01公布(偏重大型政府﹑公家产业)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创4个月新低,较5月下滑0.7个百分点至50.1,也再度濒临转折点50,显示景气依然疲弱。由于对景气波动较敏感的汇丰中国PMI已连续2个月低于50,法人推估7月官方PMI低于50的风险将升高。由PMI观察其细项,新订单指数下降1.4个百分点至50.4,生产指数下滑1.3个百分点至52,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下降2.2个百分点至54.1,反映对未来2至3个月生产经营活动持乐观态度的制造商比例持续下滑。
由于景气转弱,市场持续下修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五月份以前,摩根士丹利也加入瑞士银行(UBS AG)和巴克莱集团(Barclays Plc)的行列,下砍中国经济成长预测。香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俗称大摩)以乔虹为首的经济师在报告中写道,大摩将中国2013年国内生产毛额(GDP)预估增幅从8.2%调降至7.6%。瑞银和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Royal Bank of ScotlandGroup Plc)将GDP成长估值下修至7.5%,巴克莱现在认为GDP将扩张7.4%,澳盛银行集团(Australia & New ZealandBanking Group Ltd.)将中国2013年成长预测从7.8%调降至7.6%。现在﹐这些公司必然进一步下修2013中国在下半年的经济成长。
全球经济逆势持续,美国经济复苏仍旧不稳,欧洲经济也还深受债务危机打击。中国国内外需求皆减弱。中国制造业自去(2012)年9月以来,产出增长而新订单减少,导致成品库存上升。进一步确定﹐中国第二季及下半年的经济成长将继续衰退下滑。难怪中国副商业部长钟山悲观地说﹕ "国内经济面临下滑的巨大压力﹐而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仍然面临大挑战“ (www.mofcom.gov.cn).
的确﹐中国对外贸易不但面对国外需求疲弱﹐而且也面临其他国家的价格上的竞争挑战。
IV. 中国经济衰退面临崩盘无解
二○○八到二○一○年间,当全球多数国家经济因为美国次房贷金融危机而处于衰退或复苏缓慢之际,中国经济持续成长﹑不见衰退﹐GDP平均增幅达九.七%﹐是各国经济成长表现最好的。有人视为奇蹟﹐台湾中国党媒体大大宣传﹐马桶也加速倾中步划﹐签订ECFA。
然而﹐当时许多经济学家并不表示奇怪。因为中国靠著扩大信用贷款,加上为了2012北京奥运了﹐中国政府在2008-11灌注$2.5 trillion USD大笔金钱以刺激其经济﹐ 大兴土木于铁路﹑桥梁﹑机场﹑公寓等工程建筑﹐地方建设﹐体供大量的工作机会。结果是﹐中国经济避开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失业率大升的困境。这段“奥运景气” 的确使中国仍有两位数的成长率。可是这些工程却不会产生或产生极少的economic rent。毕竟﹐钱用在没人住的鬼屋鬼城(ghost cities) 或没经济价值的铁路等建设是不可能生产价值去偿付所花的资金。“奥运景气”迷惑蒙骗了外界﹐北京奥运结束后﹐经济败象终于开始显露出来。
即便在金融危机过后,中国信用贷款增速仍快于GDP增幅。由于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力已不如以往,信用扩张成为中国经济成长的关键力量。Nomura首席经济分析师Zhiwei Zhang告地说﹐中国今年下半年GDP成长率将低于7%﹗
2013年一季度已经过了,结果迎来的是﹕GDP7.7%的增长,中国放弃保八。为什么?是缺了北京奥运时的扩大信用贷款﹖不是﹐2013年中国信贷总额同比增加60%,M2增长15.8%。放了这么多钱出去已不能拉动经济,外需仍然疲弱,内需无法提振﹑制造业产出的进一步下滑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无法防止。可以这么说,大宗物品价格下降﹐产生通缩(deflation )﹐也逼使资金热钱逃离中国等。根据疲弱而矛盾的经济数据﹐中国已经黔驴技穷,再也找不出任何拉动经济增长的办法。
天空乌云密布转暗﹐2012年是中国十三年来经济成最低的一年﹐这是中国泡沫经济破灭的开始。
V ﹑国际资本看空中国
美国是二○○八 年金融海啸的发源地,今年﹐虽然近期经济成长未有突出表现,但美股却能持续反弹,已经创下四年多以来新高;至于近期“安倍经济学” 发功﹐日圆贬值的日本,日经指数更一度 写下五年来的新高,已经成功超越金融海啸发生前的纪录。
正当美国与日本等国际股市,欢喜庆祝大盘指数创下 四、五年新高或历史纪录之际,中国股市却始终跌跌不休,呈现低迷不振状态;上海综合指数在金融海啸发生之前﹑二○○七年十月十六日收盘创下六○九二.○六点的历史高峰,在2013年四月二十六日收在二一七七.九一 点,四月二十六日收在二一七七.九一 点,与前述高峰比较,跌幅竟高达六十四.三%。两个月后﹑2013年六月二十七日﹐“钱荒” 因素当催化剂﹐股市多空战火激烈,沪指再重创收盘1950.01点,深成指报 7544.33点。中国股市不仅没反弹回复至金融海啸前的水准,而且还是一蹶不振﹑一路走跌、中国散户惨赔﹐ 难以止血。
不少外资机构认为中国经济面临崩盘﹐频频发表看空中国股市的言论。中国经济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综合中国经济潜伏著许多风险。中国经济经很难再用投资来拉动,只能坐等泡沫破裂。
从近期看,中国经济至少存在大家公认的四大风险,包括(1)房产泡沫、(2)地方政府债务、(3)民间借贷和(4)企业转型。
就是因为此些风险因素﹐国际资本认为中国经济复苏乏力而看空中国。他们认为庞大的中共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解决路径不清晰。更严重的困扰是﹐中国发生“钱荒”问题﹐6月份以来,中国“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走高,从月初的4.5%,一路升到20日的13.44%,是历史新高﹐盘中更一度达到30%。银行银根吃紧﹐真是讽刺到家。
中国官方报导﹐这次“钱荒”实际上不是没有钱,不是中国政府收紧银根,此由中国的货币存量却同时创高,突破人民币100兆元,两者呈现强烈反差的现象可看出。至5月底,中国广义货币余额达到104.21兆元,比去年同期成长15.8%,整体而言,资金市场并不缺乏流动性。这次“钱荒”是资金在金融市场“空转”套利,业者过去几年恣意扩张,贷款增加过猛。钱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资金透过影子银行流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民营企业,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相对于此,产业部门融资管道则长期受遏制。信贷扩张遇上放缓的经济增长时,等于进入了死路。而中国债务已在呈现比例上升,这是一个极大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是全世界经济危机史上都不曾见到过。
中国主流媒体包括新华社、中国证券报以及大量的平面与网络媒体今年春开始热烈讨论外资正在“做空中国”的话题,他们持续报导纽约挂牌的安硕富时中国25指数基金(FXI﹐iShares FTSE China 25 Index Fund)做空股数飙升的现象。FXI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中国股市ETF(开放式股市指数基金) ﹐到3月底为止,FXI的空头部位已经升高到4,860万股,放空比例3.2%,创下 2007年以来的高峰。统计资料还显示,投资者在3月份及4月23日为止23日为止撤出FXI金额超过 10亿美元。FXI具有相当的指标意义,也诱发海外资金售出香港A股,造成4月份A股欲振乏力的走势。
此外﹐对冲基金(HEDGE FUND)经理人查诺斯(Jim Chanos ﹐揭发Enron假帐弊案、放空安隆股票而声名大噪) ﹐在4月5日一场投资说明会上,声称中国金融危机的骨牌似乎已经开始倒塌,他认为中国发生一定程度的金融危机已经存在相当的必然性。Chanos 自2009年来不看好中国经济﹐他放空(short) 中国在香港上市的股票(China Has Been and Will Continue to Be a Bad Place to Invest: Jim Chanos, By Bernice Napach )
接着索罗斯(Soros)也于4月8日在中国举行的博鳌论坛公开表示,中国的影子银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房地产融资飙升,这些发展都与美国金融危机前的次贷风险具有类似之处,中国经济潜藏硬着陆的风险。
股神之称的美国投资名人巴菲特(Warren Buffett)于五月四日在美国表示,他没有投资中国的新计划,因为中国“没有竞争优势”。巴菲特在2002年投资第一家中国企业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2007年11月中石油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前,他清空所持有23.4亿H股(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注册企业)股份,获利近10倍。他也在2009投资深圳比亚迪(BYDDF)汽车公司,看好其电动汽车及锂电池产品。比亚迪的股价表现一度让巴菲特帐面盈余逾10倍,但2011年后表现不佳,让巴菲特在2012年股东大会直言有些失望。
日本的经济成长过程中﹐其输出总值在其GDP中的比例只占15 %,即使在经济泡沫的时期。 而中国过去30年(1984 – 2012)出口占 ~30% of GDP(见下图﹐www.chinaglobaltrade.com, tradingeconomics.comtradingeconomics.com) 。
还有﹐中国的GDP中﹐有关投资贡献的部份高达50%﹐如果仅仅依赖外销出口及投资是不能不断保持经济增长的。
此外﹐我们认为尚有下列政经风险﹕
◎各级银行呆帐﹑烂帐﹑坏帐金融风暴及房地产泡沫
◎政府贪官贪腐荒淫现象无法收拾
◎少子政策﹑老人人口海啸的负面效应
◎工资大幅提高﹐人民币升值﹐世界工厂外移﹑产能过剩 就业难
◎资源限制,能源缺乏﹑农产粮食危机
◎武力霸权抢夺四面竖敌
◎真独裁﹑掠夺民脂民膏的假社会主义中国体制。
我们将继续讨论这些问题。 比较中国现状恶劣与日本当年经济衰退条件远远过之而无不及﹐中国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走向破灭的风险,高到离谱的房价风险和当年日本的房地产状况很相似,加上上列政经缺失﹐中国经济正在重蹈日本覆辙。中国经济很可能在一次比一次薄弱的循环中﹐走向长期停滞。中国经济将走进这个困境﹐是意料之中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台湾的新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