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了,王光祈

作者:黄创夏 发表:2008-05-11 11: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为找一段资料,在库房旧书堆中,突然翻到了这个已经泛黄的对联,这对联是大学时代,自己写来贴在我的案头的对子,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少年十五、二十时。这段话,是王光祈写的,他是"五四运动"时代,当时重要的学生领袖,王光祈是"少年中国学社"早期的负责人。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一些不满现状、主张社会改造的青年组成。昔日马志尼在西方创造"少年意大利"的历史令他们向往,全心全意立志在东方创造一个"少年中国"。

一九一八年六月三十日发起筹备,翌年七月一日正式成立。发起人是王光祈、周太玄、李大钊、陈愚生、曾琦、雷宝菁、张梦九。王光祈是学会初期的主要负责人。这个学会存在达六年之久,先后入学会的有一百二十人多人。

总会设在北京,在南京和成都设有分会,国内许多省份都有它的会员。在国外,旅居法国的会员最多。学会出版刊物有《少年中国》、《少年世界》和《星期日》。会员思想比较庞杂,随着大时代发展,内部分化日趋严重。

学会中的左翼,有李大钊、高君宇、黄日葵、恽代英、毛泽东、张闻天、赵世炎、沈泽民等,他们都主张共产主义;中间派的代表人物是当时倾向无政府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王光祈;右翼则是后来国家主义派的骨干曾琦、李璜、左舜生、陈启天、余家菊等。一九二五年"五卅运动"兴起后,学会中的左右两派已势同水火,互不相容,少年中国学会便无形中解散,停止了活动。

王光祈继而出国深造,一九三六年客死在德国。他的"去国词"充满了少年的的多情与无惧。

"山之崖、海之湄,与我少年中国短别离,短别离,长相忆,不恃过去人物,不用已成势力,唯我少年,乃能自立!"

初次读到这段故事,我十八岁,当时的胸怀中,只有一股"有为者亦若是"的自许。在此自许中,我自修学过去没读过的文史书籍;我不再羞赧,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训练自己的处事之能;我到补习班兼课,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学业、跑到街头参加环保运动...那是一种倔强、不羁的浪漫与叛逆。

那是个不知天高地厚,充满信心的年代,也让我从一个只带着厚重近视眼镜的理工学生,踏入了宽广多变的人生另一条路。

可是,出了社会,竟不知不觉遗忘了这种气溉!升迁、薪水、稳定、名气...渐渐地,自己不知不觉地不断在寻找"认同"、想要找"势力"协助了,心志中,竟不知不觉地:"认同过去人物,凭藉已成势力!"哪还对得起年少情怀?

也许,正在我下定决心,严肃考虑该离开《新新闻》正好满一周年的这个日子里。不经意地翻旧资料中,竟不经意的再见王光祈的去国词,该是冥冥中,造物者对我这二十年的社会打滚有异见,提示我停下脚步,回到起点,重寻那个已在社会打滚中,渐渐失去的另一个我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