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惠继凌,入狱19年共完成技术发明126项,技术革新31项,申请并获得国家专利14项。
沉沦
最年轻最有魄力
厂长成为阶下囚
惠继凌说,入狱之前,他是北京市汽车减震器厂的厂长。早年在北京汽车制造工业公司工作时,他被上级领导看作是最年轻最有魄力的厂长。
“我当时是处于"救火员"的状态,哪个厂不景气、完成不了任务,总公司就派我过去。”惠继凌说。
1981年,只有31岁的惠继凌来到濒临停产的汽车喇叭厂当厂长。经过8个月的产品开发,生产出全国最早的低噪音喇叭。由于市政府认可他们厂的这项产品确实能降低城市噪音污染,市公安局曾发布公告,要求所有的车辆都更换他们的产品,否则不给办理年检。公告见报后,工厂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了过来,效益有目共睹。
做厂长时,他的工作内容是负责组织和管理。厂里另有几位副厂长,主管技术的、主管生产的,还有主管后勤工作的,从技术角度说,他是外行。但他热爱技术,重视技术,因为他知道技术能让厂子发展。
但是,在他职业生涯辉煌的时刻,他没有能把握住自己。据了解,惠继凌1989年7月被抓。跟他合伙盗窃的人见他被抓,主动向警方检举了他们盗窃汽车配件的事。
1991年10月25日,因盗窃及受贿,惠继凌被北京市一中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同年12月来到北京市第二监狱服刑。
由于惠继凌当年在部队,学过大提琴演奏,刚入狱的时候,监狱把他安排在文艺队。文艺队在监狱里属于比较活跃、比较有活力的地方。但由于从一厂之长,一下成为阶下囚,巨大的落差,使他无法重回生活的轨道。
而且,他是1949年生人,入狱时已经40岁,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惩罚对他来说,意味着将在狱中度过自己的后半生,根本看不到未来。
很长一段时间,他沉浸在对生活对未来的悲观忧虑之中。在绝望中,他每天沉默寡言,机械地做着监狱要求必做的事。没有喜乐,只有哀愁,心底一片茫然。
然而,他自己没有想到,入狱这个对人生来说无比重大的挫折,却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经历。
新生
他的发明为监狱节水30%为“小天鹅”支招获奖,让惠继凌小露锋芒。李宝林警官对惠继凌说:社会上现在流行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就是既懂管理也懂技术。你过去当厂长,管理懂得多,技术懂得少,不如抓紧在狱中的这段时间,学习技术。这样你将来出去了,就能跟得上时代步伐啦。
惠继凌想:人家警官为什么要这样苦口婆心?自己刑期这么长,但早晚都有出去的一天。索性利用在狱中的时间,把技术搞上去,利用自己的优势,搞些发明创造!一来不辜负警官,二来自己也找点事干。
个性上看,惠继凌属于干啥钻啥的人。只要认定了做一件事,他就踏踏实实,全力以赴,他做事的投入程度一般的人无法企及。这或许也是他最终能获得非凡业绩的基本条件。让他获得非凡业绩的另一个条件,是他的聪明才智。听说惠继凌要搞发明创造,分监区指导员李宝林给全监狱的管教警官开会,要求大家给予支持并提供方便。
惠继凌设计的第一项发明专利是一件“微型充气浮桶”,将废弃“易拉罐”在拉口处封装一块特制的单向阀板,充填二氧化碳气体,可替代水箱浮球或漂浮物使用。
当时惠继凌每天读书看报看电视,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信息搜集上。他要广泛收集信息,以便确立课题项目。警官看着窗台上的易拉罐,说:这个东西能不能利用一下啊?随便一说,惠继凌开始研究这个易拉罐。觉得易拉罐可以做网箱的漂浮,还可以做游泳池的水线……几天以后,用于厕所水箱的“微型充气浮桶”发明出来了。
惠继凌说,虽然这个发明技术含量说不上高,但在监狱那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着实也让他尝到了成功的乐趣。本着节约材料、降低消耗、废物利用的思路他开始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1996年,惠继凌发明设计的“压柄式节水型水龙头”,在全监狱普及推广,为监狱节水30%。为此,监狱特意为其记功奖励。这项发明已申请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来源:北京青年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