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晚年代表作〈顏魯公家廟碑〉(組圖)

作者:靜容 發表:2025-09-22 1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顏魯公家廟碑上卷 冊
〈顏魯公家廟碑〉是顏真卿72歲所書之晚年代表作。

顏真卿(709~785年),字清臣,別號應方。唐代大書法家,和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顏魯公家廟碑〉又名〈顏家廟碑〉、〈顏氏家廟碑〉,全稱〈唐故通議大夫行薛王友柱國贈秘書少監國子祭酒太子少保顏君廟碑銘並序〉,是顏真卿72歲所書之晚年代表作。

顏氏一門忠烈 顏真卿親赴敵營被絞殺 

顏真卿,琅琊顏氏後裔,忠義傳家。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等,曾任平原太守,封魯郡公,世稱「顏太師」、「顏平原」、「顏魯公」等。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叛亂。顏真卿時任平原郡太守(今山東省平原縣),堅守不降,並聯絡各地起兵反抗,合兵30萬,抵擋安祿山叛軍。

顏真卿堂哥、常山太守顏杲卿亦起兵討伐,因軍力薄弱,外無援兵,城破被俘。叛軍以顏杲卿幼子顏季明性命要脅,顏杲卿不為所動,季明當場被斬首。顏杲卿遭凌遲割舌,含糊咒罵,氣絕身亡。「顏氏一門死於刀鋸者三十餘人,其狀慘絕人寰。」顏真卿悲憤寫下〈祭姪文稿〉,有「天下第二行書」美譽。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節度使李希烈叛亂。顏真卿遭宰相盧杞嫉恨陷害,受命親赴敵營招撫,被擒後不受威逼利誘,最後被殘暴成性的李希烈絞殺於龍興寺柏樹下。德宗大慟,廢朝五日,謚號「文忠公」。詔文曰:「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

顏魯公家廟碑上卷 冊
顏真卿為父親顏惟貞立廟建碑以顯殊榮,光宗耀祖。

顏魯公家廟碑上卷 冊
〈顏魯公家廟碑〉齊整大度,結體茂密,筆力雄健,雄偉挺拔。(以上圖片來源皆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顏魯公家廟碑〉結體茂密 雄偉挺拔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顏真卿的權勢威望正處於政治生涯的巔峰。遂將長安敦化坊祖宅更名為「顏氏祠堂」,並為父親顏惟貞立廟建碑以顯殊榮,光宗耀祖。

〈顏魯公家廟碑〉為楷書,四面環刻,又稱〈四面碑〉。兩面各24行,行47字,兩側各6行,行52字。碑文內容是記載顏家世系、家族仕宦經歷和後裔學問事業等成就,彰顯顏家之名聲,讓祖德流芳後世。其中也記述安史之亂中,顏杲卿、顏季明等人力抗叛軍之事。

〈顏魯公家廟碑〉由顏真卿撰文並書。全碑齊整大度,結體茂密,筆力雄健,雄偉挺拔。攙以篆籀筆意,點畫樸拙老辣。顏真卿的楷書橫畫端平,左右豎畫略呈向內的弧形,結構渾圓,尤以此碑堪稱顏書中最莊重者,也是其碑刻中保存最完好的,現存於西安碑林。後世有人以「大、重、樸、厚、嚴」概括其特點,頗能切合。碑額「顏氏家廟之碑」為李陽冰篆書,與顏真卿書法堪稱雙絕。「好古之士,重如珠璧」,歷來備受推崇。

清代學人孫承澤評:「魯公忠孝植於天性,殫竭精力以書此碑,而奇峭端嚴,一生耿耿大節,已若顯質之先人矣。」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