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拓顏真卿大字〈麻姑仙壇記〉,為其傳世楷書代表作之一。(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顏真卿(709~785年),字清臣,別號應方。唐代政治家、大書法家。為人剛正不阿,書法風格筋肉飽滿,渾厚莊嚴。〈麻姑仙壇記〉由顏真卿撰文並書,為傳世楷書代表精品。
〈麻姑仙壇記〉記載麻姑的傳說
〈麻姑仙壇記〉,俗稱〈麻姑帖〉,全稱〈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為唐代宗大曆六年(771年),顔真卿63歲,任江西撫州刺史之際,至江西境內麻姑山遊覽後所書。
麻姑是道教尊崇的著名女仙,也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長壽女神。《太平寰宇記》記載:「麻姑山在縣(南城縣)西南二十二里,山頂有古壇,相傳麻姑得道於此。」
〈麻姑仙壇記〉一文前面摘錄晉朝葛洪《神仙傳》中有關麻姑的傳說,後面闡述麻姑山周遭道教名勝和道教神蹟傳說,並敘及麻姑山中有道行的修行者。全文900餘字,以楷書書碑,立於江西撫州南城。後佚失,元代建昌知府梁伯達曾經重刻,但元刻拓本至今亦罕見。
根據王昶《金石萃編》引明藩益王重刻碑跋文中所述,所謂宋拓,實為明人翻刻。
顏真卿楷書莊重雄厚 世稱「顏體」
顏真卿忠義正直,人格高尚,為世所重。書風隨著不同年齡階段,從規整、雄渾到晚年樸拙與精微,風格多樣,大體上都表現出莊重雄厚、氣勢開張之風貌,極富個人特色。「忠義之氣,溢於筆畫」,世稱「顏體」,和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說。
宋代大文豪蘇軾曾說:「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於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
〈麻姑仙壇記〉原石佚失 拓本版本眾多
〈麻姑仙壇記〉是顏真卿晚年重要作品,因原石佚失,原碑的尺寸、形制皆不詳。其拓本版本眾多,一般按字體大小可分為約5公分的大字本和不足1公分的小字本。至於約2公分、首見於南宋留元剛《忠義堂帖》的中字本則歷來不被金石家所著錄。
大字本具篆籀筆意,粗細變化較平緩,筆畫也少波折;起筆、收筆多藏頭護尾,精力內蘊;線條厚重,為免壅塞,極力外拓;筆法古樸,蒼勁挺拔,老辣自在,是顏真卿所書多無疑義。
據研究,大字〈麻姑仙壇記〉現存6種版本皆非唐碑原拓,質量最好的版本是北宋仿刻的。但顏真卿的確親筆書寫過大字〈麻姑仙壇記〉並刻碑,〈麻姑仙壇記〉結尾處有「真卿幸承餘烈,敢刻金石而志之」即為鐵證。
小字本〈麻姑仙壇記〉的真偽見仁見智。(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小字本〈麻姑仙壇記〉的真偽見仁見智。小字本也有數個版本,其文字排列非常緊湊,幾乎看不到字距和行距。據宋人考證,小字本中沒有避唐太宗「世民」名諱,例如第七行出現「民間」、第十五行則有「世所無有」,故恐非唐人所書。不過,因小字本結體寛綽,用筆厚實,世人也給予佳評。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