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曾掌控著浙江本土金融半壁江山、在2002年因導演「健力寶收購案」而成就當年度「國內10大並購事件」之一、有「浙江惟一金融控股集團」之稱的浙江國信控股集團,其「金融體系」已分崩離析。
浙江國信控股集團(下簡稱浙江國信)旗下兩家子公司———浙江國信典當有限責任公司和浙江國信拍賣行有限公司的國有股權,將於下月中旬在浙江產權交易所「打包」拍賣。
這是浙江國信繼轉讓期貨、證券等牌照後,再次易手旗下金融資產。
根據浙江產權交易所發布的相關公告,註冊資本分別為2700萬元、300萬元的國信典當和國信拍賣,將拍賣各自77.78%的國有股份。由於兩家公司系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運作,人員、場地、費用尚未明確劃分,因此出讓方要求受讓方同時受讓兩公司的股權,合計起拍參考價為2706萬元。
這意味著,浙江國信所擁有的典當牌照行將易主。浙江國信由浙江省政府在2000年8月批准成立,旗下主要金融企業包括浙江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金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新華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浙江國信典當行和拍賣行等,並擁有浙江商業銀行的部分股權,是浙江惟一的金融控股集團。其中金通證券、國信典當和國信拍賣在浙江都是各自領域的領頭企業,新華期貨則是該省首家期貨公司。
「但目前,除信託外,浙江國信的期貨、證券等金融牌照已被悉數瓜分。」昨天,金通證券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訴上海東方早報記者,「浙江國信的‘金融控股平臺’概念已不復存在。」
今年7月31日,新華期貨的100%國有股權以2120萬元的價格被拍賣給了由3家義烏企業組成的競買團隊;在此之前的5月份,浙江最大的券商金通證券94.35%股權被中信證券收購,隨後的7月下旬,中信又將金通的剩餘股權攬入懷中。時間再往前推:2004年8月,由浙江商業銀行重組而來的浙商銀行開業,原在浙江商業銀行中佔股15%、並在重組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一度成為第一大股東的浙江國信僅持股3.95%,位列第12位。「浙江國信走到這一步,與其近年來出現的經營和歷史遺留問題不無關係。」金通證券人士認為。自成立以來,浙江國信便波折不斷:2002年1月,曾任浙江國信董事長的陳文憲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2004年8月,陳的前任王鐘麓也因受賄和濫用職權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2004年,浙江國信又被曝存在14億元表外委託理財,浙江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總裁陳帆因此落馬。
在上述背景下,浙江省政府決定對浙江國信進行重組,並最終在2004年10月安排了省屬國有獨資企業———浙江能源集團接盤。但對能源集團來說,它必須面對的事實是:截至2003年底,浙江國信賬面總資產112.62億元,總負債94.8億元,淨資產10.09億元,不良資產損失合計2.57億元。
「從浙江國信近段時間動作來看,無金融企業管理經驗的能源集團顯然無意繼續持有前者龐大的金融資產,希望通過轉手,既償還一部分債務,又彌補在重組過程中的巨大投入。」金通證券人士分析道。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