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饼到底是何时开始普及的?(图)

作者:乙欣 发表:2022-09-09 15: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传说中秋节会被正式明订为节日、会出现赏月玩月,与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传说相关。
传说中秋节会被正式明订为节日、会出现赏月玩月,与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传说相关。(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今年的中秋节(9/10)就快到了,今人多不知,魏晋时期,民间百姓才开始流行中秋节赏月,但当时习俗尚未形塑,直至唐代才出现了“中秋节”一词,而在开元年中期间则出现了中秋节望夜玩月等习俗,像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就引领众人在宫廷中赏月、玩月,但在唐代《通典》中,正式节假并未出现“中秋节”这一记载。

据悉,中秋节会被正式明订为节日、会出现赏月玩月,与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传说相关。话说在某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夜晚,唐玄宗在宫中祭月时,善于呼风唤雨、剪除妖魔等道术的道人叶法善作起法来。原来是唐玄宗询问叶法善能否使用道术,带他赴月宫一游。这点小事,自然难不倒叶道人,于是唐玄宗就这么踏上了由叶法善变化出来的一条雪链似的银桥,直奔月宫去了。唐玄宗这一回的月宫游览,成就了后来的《霓裳羽衣曲》等诸多中秋美谈。

那么,中秋节吃的月饼又是因为谁而开始普及的呢?

大家应该都知道,中秋节吃的月饼、过新年吃的年糕,以及端午节吃的粽子等美食,都是中国人欢度岁时节令期间最具代表性的应景食物,并各自展现时代意义。既是如此,到底中秋节为何一定要吃月饼呢?这个十分普遍又典型的民俗又是从哪个时代开始的呢?

其实,真要说起月饼的历史演进,可从周代谈起,当时民间就已经出现了饼食。到了汉代,则相继出现蒸饼、胡饼等名堂。唐代之前,更出现了许多人热爱的包馅的饼食,而唐代吃饼仅出现在宫廷之中,民间并未开始普及。《洛中记闻》中就记载了唐僖宗李儇在中秋节吃饼时,因为饼馅美味而大悦,随后还命御厨以红绫裹饼,赐给在曲江设宴的新科进士。

不过,因为当时尚未真的出现与中秋节彼此呼应的“月饼”之称,因此那时候的饼极有可能只是一种类似月饼却无名称的节物。

五代宋初陶谷的《清异录》,则出现了名字非常奇特的“玩月羹”。宋代郑望之的《膳夫录》,也出现了“玩月羹”这一名称:“汴中节食,中秋玩月羹。”

可惜的是,今人已经无法确切得知,玩月羹吃起来到底有多美味。之前有研究推估,或许是鸡蛋羹之类的食物,也或许是如月亮的形状。不过,根据烹饪史家的研究表示,“玩月羹”理应是指以桂圆、莲子、藕粉等食材为原料所烹煮而成的一道佳肴。据说,大约在百年前的岭南一带曾见过玩月羹应市。

那么,“月饼”呢?

若从历史文献推论,应当是到了宋代才出现“月饼”这一个名称。南宋末年的雅词词派领袖周密在著作《武林旧事・卷六》中载道:“……乳饼、菜饼、秤锤蒸饼、睡蒸饼、千层、鸡头篮儿、鹅弹、月饼、餣子、炙焦、肉油酥、烧饼、火棒、小蜜食、金花饼、市罗、蜜剂、饼餤、春饼、胡饼、韭饼……”。虽然月饼名列其中,却不是被视为中秋节应该要吃的节物之一,因此这也无法代表中秋节吃月饼是始于宋代。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也记载了“荤素从食店”已经出现了“月饼”之称,但经研究推论,这一阶段的月饼可能仅仅做为一般点心,与中秋节缺乏了必然的关联性。

不过,确实是宋代才出现“月”字与“饼”字被合并为“月饼”一词的。人们甚至记载了各种特色饼的花样目名,以及月饼的诱人美味。大文豪苏东坡就留给后人“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之说,供人理解包裹着酥油、饴糖的月饼有多香甜、酥脆。

其实,一提及月饼,很多人都会立刻联想到元代的一个传说:元代末年,厌恶蒙古人残酷的压迫的百姓,为了推翻暴政,特地在月饼中夹入“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口号。不过,这个民间传说,并非在讲述月饼的起源,但却说出月饼在此的确具备了提供秘密通报的功效。

中秋节吃月饼这一个节俗,或许真的是从元末明初开始出现的。
中秋节吃月饼这一个节俗,或许真的是从元末明初开始出现的。(图片来源:Pixabay)

到了明代时,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民间百姓普遍会制作大又圆的月饼来祭拜月亮,对月神寄予“月圆、饼圆、人团圆”等心愿。晚明散文家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就记录了当时民众出产的大且圆的月饼:“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之如莲花。……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由此文献看来,当时制作出来的月饼大的很惊人,光是“饼有径二尺”数个字,就让人惊叹这才是真正的月饼啊!因为,想必是考虑到拜月之后,务必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尝到月饼的滋味、沾沾“团圆”等吉利好彩头。

我们还可透过明代诗人夏日《中秋日恭述》中所描写的“月饼黄金似”,获知当时的月饼,理应是采取酥烤的方式所制成。

不过,明代出现了一些关于月饼的载述,让研究者认为,中秋节吃月饼这一个节俗,或许真的是从元末明初开始出现的。

像明代宦官刘若愚在狱中撰写的笔记体史书《酌中志》,除了记载了天启年间魏忠贤与魏党的历史,还描述了明代宫廷的制度等细节,甚至包括了中秋节吃月饼这一节俗:“至(八月)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明朝政治人物田汝成也在著作《熙朝乐事》中提及了中秋吃月饼这一风俗:“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 

由明代冯应京撰写、戴任续成之的《月令广义》也记录了中秋吃月饼这项节俗:“燕都士庶,中秋馈遗月饼西瓜之属,名‘看月会’。” 

其实,根据明代纪录,明代人不仅仅是赏月、吃月饼,还互赠月饼,而家庭开始制作月饼一事,也是从明代开始。

到了清代,百姓有时候会将月饼制作成月亮的形状,当然,分量不小。

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月饼》中载说:“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

富察敦崇此一纪录让后人惊觉:虽然制作的月饼如此之大,但竟还会存放到除夕作为象征团圆的节物来享用。

至于中秋节的饮食活动自清代开始,多以家庭为单位开展,进而增进与最亲密的族人之间的情感,亦能透过赠物举措来拉近与邻居之间的情谊。

其实,不只民间如此,大清乾隆皇帝亦是如此。

根据清代野史纪录,每年夏季一到,乾隆便前往热河避暑山庄行宫,当中秋将临时,北京御室会为皇室一族送来月饼。乾隆在中秋子夜拜月之后,会分切月饼,并将月饼分给护跸大臣。

综观历代与月饼有关的文献,让人不由感叹,莫怪乎前人总言:“民以食为天”,不只现代人十分重视中秋节是否吃到月饼这一美食,连古人在八月十五日到来前后,都不会遗落这一道传统又迷人的糕点啊!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