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占星少年阿南德(Abhigya Anand)。(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2025年已過半,有必要回顧一下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曾發出的警告,他在去年底曾在一些專訪中提及:全球將經歷前所未有的動盪與危機,經濟格局將發生深刻變化。歸納起來,他提及有六類資產或商品在2025年中極易出現大幅貶值,投資者必須提高警惕,做好風險防範準備。
阿南德憑藉其精通的吠陀占星術對全球事件的準確預測在網上走紅,從2019年預言新冠疫情爆發,到對地緣政治衝突,阿南德的預言已多次得到驗證。值得投資愛好者注意的是,他認為,2025年是一個轉折點,老一套投資方法和資產配置可能會跟不上變化,投資者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計畫,做出相應調整。
那麼是哪些投資呢?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一、首當其衝 房地產
阿南德對房地產市場的預警並非空穴來風。當前全球房地產市場正面臨多重挑戰:人口結構變化、城市化進程放緩、遠程辦公普及、以及各國貨幣政策調整帶來的利率波動。
其實阿南德對房地產的警告,主要是說現在買房不像以前那麼穩賺不賠了。因為這幾年,全球很多地方的房地產都遇到麻煩了。
首先,人口老了,年輕人少了,買房的人自然變少。再加上以前大家都往大城市擠,現在疫情後,很多人發現其實在小城市、郊區生活也挺好,遠程辦公也方便,所以大城市的房子沒那麼搶手了。
還有,很多城市只靠一個產業,比如有的地方只靠工廠、製造業。現在自動化、機器人多了,很多工廠不需要那麼多人,工作機會少了,年輕人就不願意留在這些地方,房子自然不好賣。
最關鍵的是,阿南德特別強調了高槓桿房產投資的危險性,過去利率低,貸款買房壓力不大,膽子大的人都敢借錢炒房。現在利率漲了,貸款成本高了,房價要是跌一點,可能房子賣了還不夠還銀行的錢,這就很危險了。
所以阿南德的建議其實很簡單: 別去買那些人口越來越少、經濟單一、房子靠貸款撐起來的地方的房子。要買就買那種人越來越多、經濟多樣化、交通便利、配套好的地方,或者那些特別稀缺、搶手的好房子。
我們可以理解為,現在買房要更謹慎,別跟風,也別只看房價漲跌,更要看這個地方有沒有未來。
二、高風險虛擬貨幣 千萬小心
之前阿南德之前很準地預測過比特幣等主流加密貨幣的階段性上漲,但他對整個虛擬貨幣市場其實一直很謹慎。他覺得,主流幣和那些高風險的「山寨幣」完全不是一回事。尤其是那些沒啥實際用途、只是靠炒作的山寨幣,2025年很可能會像泡沫一樣破裂,很多人會虧錢。
現在,各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監管越來越嚴了,特別是對那些沒有實際應用、只是炒概念的幣。美國、歐盟、中國這些大國都在收緊政策,這對喜歡炒短線、投機的幣來說,打擊特別大。
其實,區塊鏈技術本身還是有前景的,但市場已經開始分化了。那些真的有用、能落地的項目會越來越受歡迎,而純粹靠炒作、沒有實際價值的幣,遲早會被淘汰。
再加上現在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進場,市場也越來越成熟,大家投資加密貨幣不再像以前那樣盲目跟風。對那些沒有基本面、只有噱頭的項目來說,這就是個大麻煩。
所以,阿南德的建議很明確: 別碰那些沒實際用途、團隊不靠譜、白皮書寫得雲裡霧裡的山寨幣。如果真想投資加密貨幣,就要選那些有實際應用、技術過硬、合規靠譜的主流幣種。
一句話,炒幣要小心,別被花裡胡哨的項目忽悠了,選有價值、有前景的才靠譜。
三、傳統能源資產 你還投嗎?
阿南德的建議很直接,以後別再把錢都投在煤炭、石油這些老路上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阿南德說傳統能源(比如煤炭、石油)會越來越不值錢,這其實就是全球都在轉向「清潔能源」的趨勢。為啥會這樣?一方面,大家都越來越重視環保,氣候變化已經成了全球共識,各國都在制定「碳中和」目標,出臺各種環保政策,比如歐盟的碳關稅,美國的綠色新政,中國的「雙碳」目標,這些都在逼著傳統能源慢慢退出市場。
另一方面,像太陽能、風能這些新能源的成本已經降得很低了,儲能技術也進步很快,電動車越來越普及,這些新技術正在改變大家用能的方式。以前投資石油、煤炭很吃香,現在大機構都把錢轉去投清潔能源了,這樣一來,傳統能源的價值自然就被壓下去了。
還有一個變化是,過去靠賣石油、煤炭賺錢的國家,以後影響力會越來越小。反過來,誰掌握新能源技術、資源,誰的話語權就大。
阿南德的建議很直接,以後別再把錢都投在煤炭、石油這些老路上了,可以多看看太陽能、風能、氫能這些新能源領域。除了這些,還可以關注儲能技術、智能電網、電動汽車產業鏈等相關的新機會。
四、科技產品 太依賴雲端的存隱患
阿南德提醒大家,科技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靠單一技術做出來的產品很容易很快就過時了。雖然「摩爾定律」(晶元性能翻倍速度)放慢了,但新技術,比如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生物技術,發展得很快,這讓傳統電子產品的「壽命」越來越短。
疫情讓大家看清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如果太依賴某個地方或者某個供應商,產品可能會因為斷貨、晶元短缺或者原材料漲價而變得不值錢。
很多智能家居產品——小米的智能門鎖、智能攝像頭、智能燈泡等,都需要依賴「小米米家APP」這樣的專屬軟體平臺和雲服務來實現遠程服務功能。假設哪天小米的雲服務出現故障、政策調整,或者APP停止維護,這些設備的遠程式控制制、自動化等高級功能就可能無法使用,設備的價值是否會大打折扣?再比如,智能門鎖的開鎖密碼、操作記錄都存儲在雲端。雲服務中斷,用戶就可能無法遠程開門,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這些例子說明,智能設備如果太依賴某個平臺或雲服務,一旦平臺出問題,設備就會變得不那麼「智能」,價值也會大幅縮水。
另外,疫情也改變了消費者的想法,現在大家更看重產品的實用性和性價比,不再盲目追求那些花哨但沒啥用的技術。
所以,阿南德建議,投資科技消費品時,要選那些技術基礎紮實、生態系統完善、供應鏈穩固的品牌和產品,別盲目跟風買那些技術路線不清晰、或者太依賴單一技術和平臺的東西。
簡單來說,就是投資科技產品,要看它能不能經得起時間考驗,別被一時的「新潮」忽悠了。
五、奢侈品與非必需消費品 越來越貶值?
奢侈品和那些不是生活必需的商品,賣得好不好,其實很看大家手裡有沒有多餘的錢、心裏是不是有信心敢花錢。阿南德說這類商品會越來越不值錢,就是因為他覺得未來經濟形勢不太樂觀。
疫情之後,全球貧富差距拉大了,中產階級受影響最大,而他們正是買奢侈品的主力。現在錢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裡,能買奢侈品的人自然就少了。
年輕人也不像以前那麼熱衷買大牌包包、名表了,他們更看重實用和環保,寧願把錢花在體驗和服務上,而不是花在貴重的物品上。
再加上全球物價上漲,大家的錢變得不值錢,生活壓力大了,首先省掉的就是這些可有可無的高檔消費品。
另外,生產奢侈品的原材料、運輸、人工都在漲價,但因為買的人少了,企業也很難把這些成本加到商品價格上。
所以,阿南德建議,投資奢侈品相關的股票或者實物要謹慎。如果真想投,最好選那些品牌底蘊深厚、文化價值高、在新興市場還有增長空間的企業。
六、高槓桿金融衍生品 風險大
阿南德特別提醒大家,高槓桿的金融衍生品(比如期貨、期權、槓桿基金等)風險非常大。這類產品在市場平穩的時候,可能讓人賺得快,但一旦市場波動起來,虧錢也特別快,很多人就是在這種產品上虧得最慘。
現在,世界局勢不穩定,像地緣衝突、經濟政策變化、技術進步這些因素,都讓市場變得越來越難預測。高槓桿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因為價格波動太大,被強制平倉或者被要求補保證金,結果就是本金都賠光。
各國監管也越來越嚴格,要求提高門檻,限制普通人參與高風險的衍生品投資,這會讓這些產品更難買賣,賺錢也更難。
用太多槓桿還會放大整個金融市場的風險。一旦市場出問題,高槓桿產品常常會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更大的損失。
現在很多機構用高頻交易、演算法交易,市場波動更頻繁,普通人靠手動操作根本反應不過來,風險更大。
所以,阿南德的建議很簡單: 普通投資者最好別碰這些複雜又高風險的高槓桿產品。即使是專業投資者,也要控制好槓桿比例,做好風險管理。如果真的想嘗試衍生品,應該先從簡單、透明、風險可控的產品開始,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
阿南德2025年的預言雖然聽起來令人擔憂,但其核心價值在於提醒投資者在投資的路上,謹慎永遠比盲目樂觀更重要。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