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新市镇刘王庙,大殿内刘锜像。(图片来源:猫猫的日记本/维基百科)
明朝古籍《鹿苑闲谈》记载了一则道家的修炼故事:明朝苏州府常熟县有位书生名叫金竹,字“子虚”,别号“默斋”。他曾经住在当地李姓大户人家一段时间,因为住所靠山,常常登山吟啸,又对人世间很多世情不了解,或不屑于了解,因此人送一外号“痴秀才”。一天,他受邀为供奉南宋初年名将刘锜的庙宇题词。
住在常熟福山的金竹,受到当地刘神庙道士徐壶隐之嘱讬,为建成的刘神庙宇的厅堂题词。这一位受人供奉的刘锜,正是曾协助岳飞北伐,为朝廷立了不少功勋的武将。
金竹答应了题词的要求,为了构思磨了三次墨,思想渐渐进入“游神物外,了不经思”的状态中,徐道士见他静下来许久,便再次请求他题词。顿时间,金竹恍如从睡梦中清醒过来一样,精神百倍,按照韵律以“壶、中、日、月、长”这五个字为开头作诗,手不停书,很快就写完了。五首诗内容为:
“壶内岂无天,漠漠在波影;欲辞尘世寻,知与利名冷。”
“中峰插天秀,下界一粒小;披氅问渔者,古道人不晓。”
“日落烟波淼,鱼龙正愁渴;趺坐已多时,不覊天地阔。”
“月是万古魄,片影落空江;鹤背吹箫者,泠泠别有腔。”
“长沙草芊芊,岁岁生客愁;惟有洞天宽,夜醉呼青牛。”
“壶中日月长”本是道家仙人吕洞宾常说的话,金竹以此五字为开头写的诗中也充满了道家意韵,例如“岁岁生客愁;惟有洞天宽”一句就是把自己比喻为客居人间的游子,道家洞天仙境才是他要返回的故乡。见者人人称奇。
嘉靖年间倭寇被平定之后,人们就没有再见到金竹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何处。又过了数年,有常熟人到云南滇中服役,服役期满将要回来的时候,某天在道旁见有一草庵,便上前乞求借宿。好客的主人问明情况后让他入内,只见里面还有一人,主人热情的指着那人说:这位是常熟金秀才,你们是同乡应该认识啊。
他一看正是失踪数年的金竹,于是俩人说起话来,他告诉金竹:你的儿子目前很好,都已经是个青年学子了。金竹则说:不肖儿何足挂齿,然后就请他到附近餐馆饮酒去了。喝完酒回到草庵,俩人同住一间房。那人睡下后,见到金竹张开雨伞,用手转个不停,虽心中奇怪,但酒劲上头,只好就此睡下。
似睡非睡间只听耳边传来阵阵风声、波涛声。第二天清晨醒来一看,他已经到镇江闸口,离家不远了,一夜之间竟从云南到镇江,距离数千里地。金竹也消失不见了,只留下了那把雨伞,细看伞托,上面有几行字,大意是告诉家人不用再寻找他了。见此神迹,人们才知道金竹已经成仙了。
故事中虽然没有记载金竹是如何修行,如何成仙的。但从记载中看,他对人间名利、交际并不太感兴趣,从给神庙的题词可以看出他是信神敬神之人,渴望修炼之人。
责任编辑:云猷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