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中国学子:感受令人震撼的领导力课程

发表:2008-02-25 01: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007年4月,我收到一封学校的系统邮件,通知"报名参加前锋(Frontrunner)项目--领导力课程"。

这一课程由共同目标(Common Purpose)慈善机构组织,为期四天,专门为即将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而设置。该项目每年举行一次,邀请英国全国三、四十名申请者参加,并承担参与者培训期间的一切费用。获胜的申请者必须用过去的经历证明他们具有领导能力和技巧,并有意愿成为未来的领导者。

抱着不妨一试的心态,我用邮件发出了申请表。不想,不妨一试成了现实。一个月之后,该项目的负责人写信通知我7月参加该项目,地点竟然就是我每天去上课的威斯敏斯特大学的Harrow校区,而且,还是我们传媒管理硕士班日常上课曾经使用的一个教室。

培训是从中午12点的西式午餐开始的。整个教室的桌椅被分了五个区域,每个区域可以坐八个人。大家端着自助的饭菜,开始在饭桌上认识朋友,大部分人都是20岁出头,各个看上去都是性格外向,而且很友好。

很快,我发现,在这个32人的培训班里,有两个印度人,两个非洲人,一个埃及人和我一个中国人,其他全部都是英国人。

别开生面的培训方式

12:30,培训似乎正式开始了。往往这样的活动都是以模式化的自我介绍开始。与此不同的是,主办方早在一个月前就通知过所有的人,让大家带一件能够说明你自己能力的东西,可以是任何东西。

在我们刚刚到达注册的时候,已经把这些东西专门放在了一块布上。这时,每个人需要拿起自己的物品,用这个物品来讲一段故事;再通过这个故事,向大家介绍你自己。

一个大高个男孩上去,举起了一件又长又大的衣服,上面画着一个万圣节常见的鬼脸,比在自己的身上。他说,这是他作为布莱顿大学学生会主席时,所举行的一次晚会上用的衣服。接着,他介绍了他的经历,他曾经组织学生会举行环保运动,让学生和学校共同减少碳的排放量。

这项运动最终促成了布莱顿大学安装了一种特殊装置,这使得学校每年减少了5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这样,大家逐个介绍了自己,原来大多都是学生会主席,要不然就是刚刚毕业于牛津、剑桥这样的学校,还有几个人已经创建了自己的公司。

两轮如此的热身之后,真正的培训才算开始。Common Purpose的主要培训师Alex Geldart首先把大家分成小组,再给每个小组发五、六个讨论题目。我本以为是讨论一些关于领导力的理解,没想到,那些案例讨论题目,又让我吃一惊。

题目是这样的--在培训中,Lucy认为培训内容非常粗浅,她打断培训者,发表自己的不满的意见,而与此同时,其他同学也对培训很不满意。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你觉得Lucy这样做对么?你怎么向培训者提意见?

看到这些题目,我忽然觉得英国人与中国人的思维很不同。就连要"遵守培训纪律"这样的事情,培训老师都不会照本宣科的给你讲出来,而是通过案例学习让我们自己讨论出来。虽然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难想,甚至多少让人觉得无聊,但不能不承认,这确实是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

如果说Commom Purpose提供了整个培训的一根主线,那么31位社会各界人士的演讲就成了这根主线上闪亮的珠子。短短几天中,我们经历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听主讲人的演讲,与主讲人进行小组讨论,到企业去和企业领袖面对面。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英国大公司的高层人士都参与了这个项目,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电话公司(BT)、朗曼兄弟、Abbey、伦敦地铁局,还有很多社会企业以及慈善机构。

令人震撼的培训感受

这个培训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你在短短的时间中,不断听到这样几个词"领导力","影响力","多样性"。

除了不断受到培训者的启发,参与的这些社会精英也不断给我震撼。在跟他们做演讲,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我真是感受深刻。例如,在每一位演讲者结束演讲的时候,都会有一位事先自愿报名的同学,站起来,代表全体同学,总结培训者的发言,总结我们的收获,然后表达大家的感谢之情。我发现有几个男生,似乎就是天生政治家的感觉。

在他们总结发言的时候,站得笔直,带着手势,声音洪亮,气度非凡。最后,非常大气地带着所有人一起鼓掌。其实,在中国当学生这么多年,真是很少见到这么多人,各个站起来充满自信地代表全班总结发言。

这个为期四天的课程安排得非常紧凑而精心。每一个步骤都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在分享了合作伙伴的宝贵的经验和思想之后,最后一个项目是培训主持人Alex带着大家去思考一个问题,"经过培训,从今天起,我打算开始做什么,打算停止做什么,打算继续做什么?"

四天的培训结束了,每个人都被授予了一份毕业证书。当我从学校大门走出来,我一下子从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中,骤然开始了对这次活动的强烈的感慨。

第一感慨于英国人在慈善事业中对于"领导能力"的关注。

第二是感概于这些英国学生的这种领导者的气质。他们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领导欲望,都只能用一个"强"字来形容。

我在想为什么这样的培训计划在中国这么少呢?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听说过全社会的企业、团体、政府都在支持青年人的领导力的培养呢?为什么在中国,很难看到有如此出色的领导气质的大学毕业生?

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在中国去做。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