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一生反映中国近代侧影

作者:-- 余英时 发表:2003-11-08 19:0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宋美龄的一生是一个很辉煌的一生,也可以说是很黯淡的一生。我现在讲宋美龄,并不是要评论她的死或者历史的功过问题,而是要从她的一生,来看看中国近代史的某一个侧面。

宋美龄已经是一个历史上的人物,她不光是蒋介石的夫人,还具有一个公共的身份。这一点在美国特别体现出来,因为美国对她的印象非常深刻,而且崇拜她的人仍然很多(当然都是老一辈的人,年轻人是不知道的)。比如,她在100 岁的时候,国会山庄还特别给她荣誉,请她去参加大聚会。在美国没有其它国家的政要夫人得到过这样的待遇。关于她的逝世,《纽约时报》前后就有两篇报道,当然都是很客观的。宋美龄何以在美国能有这样大的声望?她在美国看来是一个有象征性的人物。

我也认为宋美龄是一个象征性人物,她这个象征基本上可以说是国民党政权的象征。要谈关于她的问题当然很多,她之所以有此地位,首先当然要追溯到孙中山。孙中山娶了她的二姐宋庆龄,这使她与政治正式发生关系。宋庆龄跟宋美龄在人格上似乎有所不同,其实也并不尽然,她们两姊妹都是有政治头脑的人,也都受过很高的教育,而且有判断能力。但是到了后来,宋家、孔家等几个家族把中国财富握在手上,做私人利用,这也是事实。这是国民党衰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不是唯一的原因。

宋美龄在金钱方面好像还没有太坏的声名。不过当然钱对她来说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她的生活还是非常美国化的,而且是美国最富有人的生活方式。这个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宋美龄在政治方面还有两件事情是值得提的。第一件事就是1936年西安事变,张学良把蒋介石抓起来,让他容纳共产党抗日。当时是很危险的形势,但是宋美龄决定个人先去西安与蒋介石共患难。这是一个很勇敢的行动。尽管宋子文跟张学良私人关系很好,她去并不一定有什么大危险,可是以她的出身,肯在这个时候到西安去陪蒋介石,一块被软禁在一起,这也是个了不得的行动。所以这件事是使她在国内受到人重视的一个原因。就是说人们看出,她确实有一种能力,也有一种魄力,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判断力。要说服张学良,释放蒋介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一点别人说起来容易,去做到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第二件事情,可以说她在国际上的声望是靠1943年她到美国访问建立起来的。那是一次声势浩大的访问。她在国会山庄两院的那场讲演,英文说得很漂亮、很动人;风度、仪容都非常好。蒋介石派她来就是为了争取美国舆论的同情,支持他抗战。从这一点讲,她对中国的抗日是有很大贡献的。她当时被邀住在白宫,罗斯福夫人跟罗斯福总统亲自招待她,对她也非常尊重,也非常喜欢,因为宋美龄也是很会做人的。另一方面,她这次访美也留下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美国当时钢铁工人正在罢工,罗斯福夫人跟她开玩笑,说要是你,你怎么办?她做了一个手势,表示说可以把这些人都抓起来或者杀掉。这个故事真假我们不知道,不过可以借用来说明一点:宋美龄对下层社会的工人阶层、农民阶层尽管持有一种抽象的同情,实际上是她会采取高压的手段对付给自己捣乱的各种团体。这就不是民主的精神了。所以罗斯福夫人说她具有民主的理论,可以谈论民主,但不会生活在民主中。这是一个很扼要的批评。

总而言之,她在公共事务上所扮演的角色,还是积极性方面多,就是正面的功劳大于她个人那种缺乏修养。因为基本上就像她自己说的,她除了面孔,许多方面都是外国人。因为受外国教育太深,她对于中国某些价值没有深切的了解。最可惜的是,如果她真正受过中国教育,会知道民心是最重要的、老百姓是最重要的;但这一观念她并没有。而另一方面,她如果真是接受了美国价值,真正接受了美国民主生活的熏陶,也不会对一般老百姓采取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她先天性的限制,不能全怪她本人;这是她教育等种种环境造成的,因为宋家在二十年代末期到三十年代,在中国差不多是最重要的一个富有家族,不但是有钱,而且还有势。这就造成了她一生心理上的表现。我这里并不是责备她个人,而是说人都会有这种限制的。

宋美龄的象征性也就在于此。蒋介石在早期三十年代时,可以说是靠宋家支持、孔家的支持,才在财经上站得稳;还有三十年代作出的一些成绩,也是靠他们。后来被他们拖累,终于失去大陆,关键也在此。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妇女在历史上的地位,我们还是应该同情地加以了解,这样可以看出中国历史在最近七、八十年的一个侧影。

(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