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中國官媒發文談及居民儲蓄傾向高企的問題。(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7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金融風險增大,經濟已有陷入衰退的風險,同時內需不振、消費低迷。7月1日,中國官媒發文談及居民儲蓄傾向高企的問題。
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強的城市,上海市統計局發布的全市最新經濟主要指標數據顯示,前5個月,拉動經濟增長的出口、投資和消費這「三駕馬車」的數據均為負值。
而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全國範圍的出口、投資和消費也堪憂,顯示經濟出現衰退的風險。
7月1日,中國官媒《證券時報》引述中國央行的數據,發文《謹防居民儲蓄傾向高企掣肘經濟復甦勢頭》。
中國央行公布的二季度城鎮儲戶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居民儲蓄傾向創有統計紀錄以來最高水平。居民儲蓄意願的繼續上升,與收入、就業預期弱密切相關。同時,居民的收入信心指數創有記錄以來新低,就業預期指數則低於2020年一季度的疫情衝擊初期。
這份由中國50個城市、2萬戶居民參與的官方季度調查問卷,反映的現狀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因此一直備受市場關注。在疫情多地爆發的衝擊下,二季度經濟增速或成年內低點。整體看,企業家、銀行家和城鎮儲戶三份問卷調查結果,均指向二季度經濟不景氣,市場主體的信心和預期不足,進而影響消費、投資和儲蓄行為。
高儲蓄傾向與弱消費意願的表現,反映了當前中國民眾內心對收入下降、就業前景可持續性的不安和懷疑。
然而官媒稱,「日前發布的新版疫情防控方案,進一步提高了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有利於改善經濟預期提振信心。」
但是分析師指出,如果北京當局仍然堅持不計成本對病毒和疫情「零容忍」的立場,那麼今年經濟成長預定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的目標就會很難實現。
中國前財政部長樓繼偉日前在「2022鳳凰網財經(夏季)雲峰會」上直指防疫政策重擊經濟,不當封控造成的交通阻斷、產業鏈不能接續、人員不能復工等影響是全面性的,卻很難究責,這對經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全部人都受到損害。
他建議,中央部門應該總結防疫經驗教訓,改變政策才能從根本上扭轉經濟下行的壓力。
樓繼偉認為,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中國與歐美主要國家應對方式不同,經濟運行出現週期性錯位。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不是通貨膨脹,而是三重壓力(即供給衝擊、需求不足,預期轉弱)。
實際上,世界銀行在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已把中國2022年GDP增長預測從5.1%大幅降至4.3%,理由是疫情和封控影響大於預期。知名國際投資銀行高盛、摩根大通和UBS瑞銀也把對今年的中國GDP增長預估分別降到4%,3.7%和3%。5月25日,中國總理李克強主持十萬人大會,也顯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非常之大。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