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和芒格警鐘:美國危機、馬斯克的狂熱(組圖)

作者:禾子編輯整理 發表:2025-07-19 07: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巴菲特。(圖片來源: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芒格
查理·芒格。(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現在世界變得愈發複雜和動盪。銀行危機、地緣衝突、技術變革、氣候極端……面對多難的現實,被譽為「投資界雙子星」的沃倫.巴菲特查理.芒格,多年在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舞台上不斷發出他們的警告。除了對金融體系和全球風險的關注,他們對於美國本身的未來以及新一代科技領軍人物馬斯克也發出過預警。

金融系統:災難離我們並不遙遠

2023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93歲的巴菲特和99歲的芒格面對動盪的銀行業和動搖的金融信心,毫不避諱地發出警訊。巴菲特明確指出,矽谷銀行倒閉後,監管機構必須全額保障儲戶利益,否則「一旦儲戶無法全額獲得資金,將給美國甚至全球金融體系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性後果」。他強調,在系統性危機前輕舉妄動,可能引爆信心坍塌的連鎖反應。

地緣衝突:大國對抗是「愚蠢的」

在中美關係不斷升溫為緊張對峙的背景下,芒格一語中的:「美國和中國發生衝突是很愚蠢的。」兩位老人都認為,大國對抗不僅損害全球供應鏈和市場信心,最終還會讓各自國內民眾承擔不必要的代價。他們反覆強調,和平與合作遠比你輸我贏更符合全球利益。

經濟與週期:「好日子可能到頭了」

「過去幾個月的波動,也許是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在2023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年度股東大會期間,巴菲特坦言,面對通脹高企、銀行爆雷、政府債務屢創新高,長期經濟繁榮面臨明顯挑戰。他和芒格二人不約而同告誡:「好日子未必還能持續下去。」他們提醒投資者和管理層,不要對增長和回報盲目樂觀,對眼前的繁榮持嚴肅的風險意識。

巴菲特對馬斯克的預言:技術狂熱背後的風險


在巴菲特看來,馬斯克用華麗的技術願景掩蓋脆弱的商業基礎。(圖片來源:Christopher Furlong/Getty Images)

巴菲特對埃隆.馬斯克的看法相對冷淡甚至帶有批評,這種態度在他對其他企業家的評價中極為罕見。他曾表示,馬斯克是個"了不起的企業家",但這種表面的讚譽背後,隱藏著對整個技術狂熱時代的深度憂慮。

巴菲特認為,馬斯克在公開場合常常誇大其詞,甚至"高估了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批評馬斯克在企業經營和資本市場上採取了高風險策略,這與巴菲特一貫倡導的穩健、理性投資理念背道而馳。在巴菲特看來,馬斯克代表了當代美國商業文化中最危險的一面:用華麗的技術願景掩蓋脆弱的商業基礎。

對特斯拉商業模式的致命預警

巴菲特對特斯拉的商業模式和長期盈利能力表達了根本性質疑。他指出,汽車行業是一個競爭激烈、資本密集且利潤率低的行業,特斯拉的高估值和馬斯克的激進擴張策略存在巨大的系統性風險。

這種風險不僅僅是財務層面的,更是結構性的。巴菲特警告,依賴個人魅力和高風險創新的公司,往往在創始人離開或市場環境變化時面臨崩潰。他更傾向於投資那些具備"護城河"、現金流穩定的企業,而不是那些依靠不斷融資和概念炒作維持運營的公司。

對馬斯克效應的深層擔憂

巴菲特的擔憂不僅僅針對馬斯克個人,更是對整個「馬斯克效應」的深度質疑。他認為,當前市場對技術創新的盲目崇拜,正在創造一個比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更加危險的投機環境。

馬斯克的多個項目——從特斯拉到SpaceX,從Neuralink到X(原推特)——都需要巨額資本投入,但盈利模式仍然不明確。巴菲特警告,這種燒錢換增長的模式在資本市場收緊時將面臨災難性後果。當投資者情緒轉變時,這些高估值的科技神話將首先崩塌。

對人工智慧狂熱的預言性警告

巴菲特將人工智慧比作原子彈,這個比喻部分針對馬斯克等技術領袖對AI的過度推崇。他警告,馬斯克等人將AI描繪為解決人類所有問題的萬能鑰匙,但實際上"世界已經將精靈從瓶子裡放出來了",而我們"沒有辦法掌控它"。

特別是在馬斯克推動的xAI項目和他對"通用人工智慧"的狂熱追求中,巴菲特看到了巨大的社會風險。他預言,AI技術的快速發展將導致大規模失業,而馬斯克等技術精英卻在為此推波助瀾,完全忽視了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已經去世的芒格曾直接警告,科技變革也可能引爆新的「黑天鵝」災難。兩人都在暗示:技術進步雖令人鼓舞,但社會的脆弱性和風險同樣在上升。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