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表態不支持台獨 各界怎麼解讀?(圖)

作者:明思 發表:2021-07-08 13: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9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拜登政府
拜登政府上任以來,多次力挺台灣。7月7日,白宮印太官員首次表態,美國不支持台獨。(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7月8日讯】(看中國記者明思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對中國態度強硬,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6日表示,相信中美可以和平共處,但坦言「對這一代和下一代來說將是非常困難」,被問及台獨議題,康貝爾重申美方立場,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中華民國外交部7日則重申,中華民國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是事實也是現狀。

自由亞洲電臺報導,美國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6日在華府出席「亞洲協會」活動時表示,「我們支持與臺灣的強健非官方關係,我們不支持臺灣獨立」。

康貝爾直言,「我們完全瞭解這部分的敏感性,我們相信臺灣有權利和平存在,我們想看見台灣的國際角色,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的疫苗和相關領域,他們能發揮作用,臺灣不應該被國際社會忽視」。

他說,我們支持臺灣尊嚴,也試著就台海兩岸清晰釋出嚇阻訊息。中國大陸採取與國際秩序完全對立的措施,國際社會必須設法釋放不滿訊號,這對香港和中國大陸可能考慮的其他事情來說,都很重要。

談到美中關係,康貝爾表示,他相信兩國能和平共存,但中國對當代及後代將帶來無比巨大的挑戰。他認為美中關係將與近半世紀的「交往」時期大不同,但他反對以「晦澀多於明晰」的冷戰表述兩國關係。

被問及美國總統拜登會在何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康貝爾僅說:「我認為兩位領袖都會衡量此事,預期不久之後兩人就會有某種接觸。」

對於上述談話,中華民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7日表示,對康貝爾支持臺灣參與國際事務的立場,表示歡迎與感謝,並對美國政府及時捐贈臺灣250萬劑疫苗,共同對抗疫情的堅定友誼重申由衷表示感謝。

歐江安強調,中華民國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這是事實,也是現狀。臺灣政府一貫以穩健、務實的態度審慎處理兩岸關係,捍衛自由民主制度,爭取更多參與國際事務的機會,並已贏得美國及其他理念相近夥伴的高度肯定與支持。

歐江安說,外交部將在現有堅實基礎上,持續與美國緊密合作,繼續強化雙方的友好夥伴關係。

自由時報報導,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嚴震生指出,美國從來沒有改變美方的「一中政策」,也在此框架下做了很多對臺灣示好的事。美國這樣表態之後,後續要和中國談判會稍微容易,因為等於先移除可能引爆的地雷。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則分析,對拜登政府來說,台海維持「平衡」和「模糊」,對美國有極大利益。雖然過去這段時間有一些戰略清晰的味道,但「還是不想把氣球戳破」。

沈有忠也認為,拜登政府下半年很可能會和中國接觸,所以在塑造一些模糊空間,但並沒有傷及臺灣實質利益,而且同時強調,臺灣作為實體應該要獲得的國際空間。

國策院執行長郭育仁分析,康貝爾重申美國一貫立場,實則是暗示美中準備進入談判期,10月份G20峰會雙方高層見面可能性高,從拜登歐洲行之後召開美俄峰會,以及習近平黨慶後也和法德召開峰會,顯示雙方都在累積籌碼。

郭育仁分析,康貝爾發言若作為反面表述解讀,也是要求中國政府尊重現狀,所謂不支持台獨,其實是告訴中共,「美國就是要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現狀」。

臺灣制憲基金會7日發表聲明指出,美國體現尊重臺灣最好的方式,是即與臺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讓民主同盟更加穩固,亦向中國與民主友邦展現其衛護自由民主秩序的決心。

在藍綠兩黨方面,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認為,美國政府是在提醒民進黨,台獨之路走不通,擁護現有的中華民國體制,回歸兩岸對話,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爭取臺灣最大的自主性,才是對臺灣最有利的一條路。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者羅致政則說,臺灣事實上已是主權獨立的政體,不支持臺灣法理獨立是美國一貫的立場。因為法理台獨會改變現狀,並不符合美國現階段的國家利益。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