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
其實我們在太空探索遇到的困難並不是技術困難,這種挑戰更多的是政治層面的挑戰。只要還有一天我們的世界還是被政治家們所控制,這個現狀就會維持下去。我個人相信中美在宇宙、太空探索當中會成為很好的合作夥伴,但我不是有最終決定權的人。
——瑪莎·艾文斯
哈勃望遠鏡曾經拍下一塊「指甲蓋」大小的人類未曾觀測到的外太空照片,斑駁的光點,看起來就像一個普通的夜空圖。「實際上它所涵蓋的就是宇宙一小部分,這些光點並不是恆星,每個光點代表一個星系。」昨日,出席廣州科普大講壇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女宇航員瑪莎·艾文斯女士在談及為什麼要探索外太空時說,「因為必須,關於宇宙,我們不瞭解的東西太多太多。」
敲一下鍵盤就會被彈飛
太空飛行、太空行走是什麼樣的,在失重條件下的「自由飛翔」是否真的那麼美妙?答案是否定的。行走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艾文斯說,「比如我想從我在的地方飛到對面那扇門,也不是簡單的事情。首先要自己後蹬助推一下,但助推的力量和方向都要控制好,要不然就會飛得太遠、太近或者方向不對。」她笑稱,「為什麼超人飛的時候必須兩臂向前飛,防撞嘛」。
艾文斯說,實際上,失重狀態下,上、下、重量等概念均不存在,人「漂浮」在太空艙,碰任何東西都可能導致運動方向的改變。「比如打字也是件麻煩事,每敲一下鍵盤,都會被彈飛」。
正因為如此,在太空中進食、飲水、洗澡、刷牙、睡覺等,都會迥異於地球。其中,「太空人」們最倚仗的,還是各類固定裝置,比如吃飯、睡覺都得想辦法把自己「固定」到某個地方,剃頭需要用特製的能邊剃邊吸收毛髮的剪髮器,「要不然頭髮會在太空艙到處漂浮」。
但失重也有它的好處,比如水在失重狀態下會變成「水球」漂浮,想喝水,等水球飄到嘴邊吸進去即可。而洗澡就更絕,「放一個大水球在頭頂,讓它自己逐漸下滲即可」。
我在太空中看不見長城
儘管「在月球上唯一能看見的地球上的人類建築是長城」這個說法流傳已廣,但艾文斯表示,實際上,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有人曾在太空中看見長城。她指著一張空間站拍攝的中國北部地圖說,「有人告訴我,其中一條綿延的線是長城,但我也看不出」。
但在太空中看地球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尤其是夜景。而空間站以每90分鐘繞地球一週的速度運轉,這種情況下,在空間站一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日落」,黑白交替,景色變幻。
艾文斯展示了眾多的太空站上拍攝的地球地圖,幾乎張張都引起觀眾的驚嘆,其中,關於地震(專題)、火山、海嘯等災害的圖片更是引起轟動,比如日本仙臺地區海嘯後形成的海洋油污。
近期兩目標是月球和火星
「其實空間站的位置離地球並不遠,我們平時坐的飛機離地面是11公里,空間站離地面是400公里,而月球離地面是40萬公里。」艾文斯說,其實在我們人類的「太空飛行」,飛離地球的距離並不遠,反而是離太空的距離「很遠很遠」。
「我們現在的目標是飛離地球遠一點」,艾文斯說,阿波羅計畫之後,人類再也沒有返回距離我們最近的月球。下一步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月球」。我們要去到月球只要6天,去三天,回三天。
艾文斯認為,月球可以作為太空探索的一個很好的實驗基地,「在那裡鍛練人類在離開地球很遠、並且離開地球很長一段時間的能力」。而再下一步的目標就是火星,去火星需要6個月,而到了火星以後需要在那裡待18個月時間才能夠返回,然後又要花6個月回到地球。
艾文斯說,整個宇宙當中有無數的星系,星系之間是互相聯繫,互相影響的。去火星不是人類的目標,「我們真正想達到的目標是要去太陽系以外,去到銀河系,乃至其他星系」。
来源:南方都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