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仕女臉上的裝飾:花鈿

發表:2008-11-14 00: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有人不解古代仕女臉上有兩點?原來那是古代女子的時尚裝飾,往臉上貼花鈿,如同笑靨一般。究竟唐代女子是如何化妝的呢?

韋莊有一首《嘆落花》,【飄紅墮白堪惆悵】,【西子去時遺笑靨,謝娥行處落金鈿。】」他說,那滿地的落花,就像西施的身影已經遠去了,但是她的笑渦兒卻遺落在了地上...。

如果不瞭解唐代女性的化妝術的話,我們也許會奇怪,他怎麼能靈光一閃想出這麼個奇特的比喻,以為這是憑空想像的結果。

詩人在這裡並不是指女性雙頰上天生的靨渦,而是指一種人造的、貼在女性臉上的「假靨」。從南北朝到唐代,有一種很特別的化妝風氣非常盛行,女性喜歡在臉上貼各種「小花片」作為裝飾,當時叫做「花子」、「花鈿」等名目。


實際上,在臉上貼花鈿的風氣,一直延續到『明代』都沒有完全消失,只不過在宋代以後,這一風氣不如以前那麼普遍而已。人工「假靨」,正是花子中的一種,通常,是一對小小的圓花鈿,貼在嘴唇兩側的面頰上,人工地模仿出女性微笑時的靨渦。

到了晚唐五代,女人臉上的花鈿越來越多,樣式也越來越奇特,於是,原本是模仿天然笑渦兒的「圓靨」,也被做出了小鳥之類的造型。一旦撞見桃紅雙腮上,帶有一對翠綠酒窩兒的美女,可不要少見多怪。

當然,假靨不僅可以是翠鈿,還可以是其他多種顏色,比如,「阿斯塔那」出土女俑的靨鈿就接近黑色。

在宋初,京城的女性,還流行用一種黑光紙剪成「團靨」來裝飾面龐。不過,在花鈿中,最流行、最受青目的是用金箔做成的「金鈿」,這在靨鈿一項中也不例外。

金靨,相對於翠鈿等其他顏色花子的優勢,是它耀人眼目,而且隨著女性面龐的轉動以及表情變化,它會時時閃爍金光,就像女性嘴角掛著一對明亮的、忽現忽滅的星星,彷彿是在故意地模仿著撩人的、淘氣的笑影。

詩人們提到假靨,往往指出它暗示了女性的微笑這一效果,說翠鈿貼出的假靨【輕如笑】,說如星的金靨彷彿是「笑偎」在粉腮上。顯然,這正是當時女性們貼假靨的追求所在,倒好像笑渦不懂人的心情,總是不自禁地非要顯現在雙腮上,彷彿甜美的笑影不甘心寂寞,時時地要從內心處浮起,溫暖女性的臉頰。


【暗嬌妝靨笑,私語口脂香】,這兩句詩最好地道出了假靨的風情,人不笑時,妝靨卻使得人兒似乎在笑。人笑了,為女性的微笑更增添一番情態,就像這裡這位女性「暗嬌」時的模樣。

宋人呂勝己《虞美人》中描寫菊花的詞句:【 尊前笑靨粲金鈿】,形容怒放的黃色菊花,就像女性臉頰上人工的笑靨,流射著金鈿的光華,形成熠熠的金色的微笑。

【翠鈿貼靨輕如笑】,寫明瞭女性把人工假靨安置到臉上的方式:貼!從一些記載中可以知道,唐代女性使用花鈿,與今天使用郵票的方法差不多,在其背面刷上特製的膠液,然後把它們貼到臉上去。

於是,在人的活動中,在表情變化裡,那貼上去的花鈿不一定能很牢靠地依附在面龐上、鬢髮上,有時不免就會剝落下來。在當時的生活中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在女性停留過的地方,會有她面上、發上的花鈿不經意間掉落下來,四處飄墜。

一旦人離去了,她的一、兩點花鈿卻會被遺留在原處,真像是女人有了大自然中花朵一樣的本領,也會凋落下片片花瓣,如果生活在唐代,就真的會看到,一位女性已經離去不知歸向哪裡,卻在身後遺落下了她的笑靨,遺落下了關於她的笑容的暗示,或者說,遺落下了微笑的蟬蛻。



来源:新浪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