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末日預言」倒數 羽田機場人潮擠爆 亞洲旅客急撤日本行程(圖)


日本東京羽田機場
日本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作者竜樹諒(Ryo Tatsuki)曾於作品中提及,她夢見2025年7月5日,日本列島南部將發生巨大災難,引發強震與海嘯。這一夢境式預言在社群媒體發酵,引起部分民眾恐慌與旅遊計畫異動。7月4日,日本東京羽田機場擠滿人潮,航廈內人聲鼎沸,排隊旅客數量異常。圖為日本東京羽田機場。(圖片來源: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子資綜合報導)隨著2025年7月5日的臨近,一則源自日本漫畫家的「末日預言」引發亞洲地區大規模恐慌。今(4日)上午,日本東京羽田機場擠滿人潮,航廈內人聲鼎沸,排隊旅客數量異常。

漫畫家預言引發恐慌 「2025年7月5日日本大地震」真假難辨引發熱議

日本知名企業家兼網紅堀江貴文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質疑是否有這麼多人真的相信「預言」,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堀江指出,他常在週五早上出入羽田機場,但今日人潮特別洶湧,飛往北海道與沖繩方向的旅客異常集中。他懷疑這股潮流與某漫畫中的「地震預言」有關。雖然部分網友認為只是暑假前常見的出遊高峰,但也有支持者留言「真的有人信了漫畫家的預言,笑死」,雙方意見分歧。

所謂的「預言」,來自漫畫家竜樹諒於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中的夢境描述:她曾夢見2025年7月,日本與菲律賓之間的太平洋海底會突然爆裂,引發強震與大海嘯。該書在1999年出版,2021年推出完全版後再度引起話題,書腰更明示:「真正的大災難將在2025年7月5日到來。」

亞洲旅客急撤日行程 日本觀光業損失逾千億日圓

受到預言擴散影響,亞洲地區掀起一波「避日潮」。尤其在風水、占卜文化盛行的香港,社群媒體廣泛流傳風水師與命理師的警告,例如:「日本與南韓自6月起地震風險上升」、「9月恐有重大災變」。民眾開始避開赴日行程,甚至提前撤退。

日本旅遊數據顯示,香港赴日旅客機票預訂量自4月起持續大幅下降,截至7月初已較去年同期下滑約50%,而含「7月5日」在內的一週預訂量更暴跌83%。台灣、南韓也出現類似趨勢。大灣區航空宣布自5月13日至10月25日大幅減班。

根據野村綜合研究所執行經濟專家木內登英推估,這波旅遊恐慌可能導致日本觀光業損失高達5,600億日圓,對正值暑期檔旺季的日本經濟投下震撼彈。

「夢中災難」引發現實焦慮

日本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作者竜樹諒(Ryo Tatsuki)曾於作品中提及,她夢見2025年7月5日,日本列島南部將發生巨大災難,引發強震與海嘯。這一夢境式預言在社群媒體發酵,引起部分民眾恐慌與旅遊計畫異動。

《我所看見的未來》原出版於1999年,並於2021年推出完全版,書腰上明確標註:「真正的大災難將在2025年7月5日到來。」竜樹諒聲稱,她在夢中看見日本與菲律賓之間的海域「砰」地一聲爆炸,造成巨大災害。雖然漫畫中並未提供科學依據,但日期的明確性使此預言成為社群媒體與陰謀論圈的熱門話題。

近期,包括微博、YouTube、TikTok等社交平台上,不乏解析與轉傳相關內容的短影片與圖文貼文。「7月5日大地震」、「日本海嘯預警」等關鍵詞頻登搜尋榜首。

儘管該「預言」並無任何科學依據,卻意外成為現實社會的影響力事件。漫畫家竜樹諒本人近日再次澄清:「7月5日並不是一定會發生什麼大事的日子,我只是記錄了夢境內容。」她呼籲讀者理性面對,將其視為防災提醒而非恐慌根源。

日本氣象廳長官野村龍一則正式表示:「目前科學無法預測地震的具體時間、地點與規模,請民眾不要被不實資訊誤導。」地震學者亦指出,預測地震仍是一大科學難題,不可能透過夢境或占卜得知確切日期與災害形式。

民眾防災意識升溫?

雖然7月5日是否會有大災難仍無從證實,這起事件卻意外喚起社會對地震防災的重視。許多民眾開始準備避難包、規劃逃生路線,甚至主動關注地方避難所分布。

日本防災單位表示:「這次的社會反應雖源於一則虛構預言,但若能藉此強化民間災防意識,也不失為一種正面效應。」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