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在內地最後的日子

發表:2007-07-23 06: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948年年底,胡適行將告別他服務了三十一個年頭的北京大學。

12月上旬,共軍發動平津戰役,到21日,北平已經成為一座孤城,在南京的蔣介石也開始準備他的「雙搶」:一邊考慮「搶救」黃金,將國庫中的黃金白銀美鈔運往臺灣,一邊開始「 搶救」人才。「搶救」人才計畫,由蔣介石本人直接策劃指導,陳雪屏、蔣經國、傅斯年三人小組具體負責實施。「搶救」對象共分四類:一是各院校館所有關行政負責人,二是因政治關係必須離開者,三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四是在學術上有貢獻者。他要把能動員走的有影響的高級知識份子送往臺灣。物質不能留給共產黨,人才更不能留給共產黨。胡適作為知識份子的旗幟,自然是蔣介石要搶救的首批人才。

告別北大

12月13日,胡適為北大五十週年校慶特刊撰寫了《北京大學五十週年》一文,祝福北大能安全度過眼前的「危難」。

祝願只是一廂情願,形勢已經急轉直下。此時,南京「搶救」小組的陳雪屏已銜蔣介石之命飛抵北平,力勸胡適南下。但胡適不肯南下,說:「我不能丟下北大不管。」任憑陳雪屏如何勸說,胡適就是不鬆口。無奈之下,陳雪屏只得於第二天(14日)飛回南京覆命。見狀,蔣介石又親自兩次打電報催促胡適南飛,說時間緊迫不容再拖延,並告訴,已派出專機飛北平接他與清華校長梅貽琦,還有名教授陳寅烙、陳垣、毛子水、錢思亮等人。在此情況下,胡適不便再固執己見,遂決定南下。

共產黨也在此時做工作想爭取胡適,先是胡適在中國公學的學生吳晗兩次勸其留下,但話不投機。不過吳晗仍不願放棄努力,對北平地下黨成員說:「你們如果工作做好了,還可以把胡適留下。」可是這些努力都沒有用,事後吳晗非常惋惜。鄧廣銘也勸胡適不要走,他告訴胡適:「聽說共軍圍而不打,西山那邊的共軍廣播說,只要你不走,北大不動,共軍不會加害於你!」胡適只是搖頭。此時北平西山的中共電臺廣播了毛澤東的話:「只要胡適不走,可以讓他擔任北京圖書館館長!」有人問他,胡適微笑著反問:「他們會用我嗎?」

胡適走前給北大教授湯用彤、鄭天挺留下一紙短箋,說:「今早及今午連接政府幾個電報要我即南去。我就毫無準備地走了。一切的事,只好拜託你們幾位同事維持。我雖在遠,決不忘掉北大。」

到達南京

15日傍晚6點半,胡適乘坐的飛機抵達南京明故宮機場。王世傑、朱家驊、蔣經國、傅斯年、杭立武等已在機場迎候。當晚就住在教育部準備好的位於赤峰路的一座招待所。胡適情緒低沉,眾人只是勸說著。坐定後,他與朱家驊、傅斯年等一起商量「搶救」空運北平同人的名單。他那些朋友、同事還在北平,他不能扔下他們不管。胡適提出的名單,幾乎是清一色的有成就的知識份子。

17日那天,是胡適的57週歲生日。當晚蔣介石夫婦在黃埔路官邸設壽筵宴請胡適夫婦。蔣介石不飲酒,不過那天卻特為胡適備下了酒,可謂破格示敬。然而醉不成歡,胡適總覺淒涼。

蔣介石對胡適的尊重,胡適自然感激涕零,這是人之常情,何況中國傳統文化本就講知遇之恩。正是出於對蔣介石人格的敬仰和蔣介石本身對胡適的誠摯無偽的禮敬,胡適不得不從心底裡——或者說從文化心理的深處——感到有從道義上全力支持蔣介石的義務。

告別內地

1949年元月8日,蔣介石邀請胡適到黃埔路總統官邸吃飯,力勸胡適去美國。此時蔣介石心中已明白,大陸是守不住的,劃江而治是一廂情願,所以蔣留了後路,派陳誠前往臺灣經營,自己伺機決定「引退」,在「引退」前,也為胡適作了考慮,盡量給他鋪一條安全的退路。在蔣介石的心目中,胡適是知識份子的代表,關心胡適,也有助於爭取國內外知識份子的同情。

元月15日,胡適來到上海。21日,胡適在上海送妻子江冬秀與傅斯年妻子俞大綵坐船同去臺灣。31日,胡適拿到了赴美簽證。4月1日,胡適與長子胡祖望應邀到老鄉胡洪開家(上海「胡開文筆墨莊」老闆)吃飯。此後三天,胡適在上海處理了一些事情,會見了一些朋友,包括昔日的情人曹佩聲。

4月6日早上9點半,胡適趕到上海公和祥碼頭,登上了「克里夫蘭總統號」前往美國,11時,「克里夫蘭總統號」緩緩駛離碼頭。望著漸漸遠去的矗立在外灘的高樓大廈,胡適不由悲從中來。他知道,這一去,只怕是這輩子都回不來了。從此刻開始,胡適已成為一片飄零海外的落葉。當晚,胡適在日記中淡淡記了句「此是第六次出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