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最大威胁逼近:人口断层1.4亿……(图)
【看中国2023年1月9日讯】要说对中国楼市影响最大的因素,那就只有人口。
无论是土地供给还是金融政策,最终都无法脱离人口这一根源。
而近年来中国的人口数据表现不佳,给中国楼市敲响了实实在在的警钟!
人口断崖过亿
人口断崖是在2010后出生人口数据公布后出现的一个热词,指的是中国世代人口之间数量的不均衡,最大的表现就是新世代出生人口不断下降。
这一数据差距有多大呢?
1960-2018年中国年度出生人口数量一览(网络图片)
数据显示,在各个人口世代中,“60后”出生人口最多,达到了约2.39亿人,“70后”约为2.16亿人,“80后”约为2.2亿人,这三个世代人口总体都达到2.2亿人左右。
然而,“90后”世代人口则骤降至约2.08亿人,比“80后”少了1200万人左右;“00后”这一世代的数据则更为恐怖,直接暴跌至1.62亿人左右,与“90后”相比少了近4600万人。“10后”虽然比“00后”稍多一些,但是仍在1.63亿人左右,连2亿的数据都无法恢复!
近30年来,即1990至2019年新生人口比上一个30年少1.42亿人!1.42亿人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比日本的总人口还多,略低于俄罗斯总人口!
所以,将1960至1989年出生的人口与1990至2019年出生的人口对比,便会发现一个1.42亿的人口断崖存在。而造成这一人口断崖存在原因,便是新生人口的持续下滑!
从数据可以发现,1997年是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中国的年出生人口长期保持在了2000万人以上,而1997年是最后一次达到2000万人。1998年出生人口为1933.5万人,之后便持续下跌。
2022年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至7.52‰。 减去死亡人口数后,中国总人口仅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即便是在计划生育最严厉的时期,中国的出生人口虽然下跌,但都保持在了两千万人以上,然而,现在已经完全放开二胎了,出生人口却不升反降,还降至了60多年来的历史最低位。
出生人口对经济、老龄化的影响巨大,而对人口极度依赖的楼市,则面临着最大的威胁!
人口断崖成楼市最大威胁
人口结构的巨变,楼市也必然会随之迎来巨变!
贝壳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0年的购房行为中,80后仍然是购房主力军,但购房占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分世代来看的话,目前80后购房主要以改善型居住需求为主,而90后则正是组建家庭、结婚生子阶段,购房多以刚需为主。
贝壳研究院表示,人口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房地产增量市场的规模大概率会不断缩减,即商品房销量缓步减少是个大趋势,另一方面青年人口会不断向大中城市集聚,大城市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奠定了热点一二线城市未来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的基础。
不可否认的是,新生人口的下滑导致未来楼市购买力大幅度下降,会成为高房价的最大威胁。
举个例子说吧。目前,城市的人口结构呈现的是“4+2+1”的局面,也就是四个老人,两个中年人,一个孩子。这种结构下的家庭会出现世代减半的局面,也就是人口数量每一代减少一半!
如果这种家庭结构中,四位老人有两套房子,两个中年人也有一套房子,那么未来这个孩子将有可能直接继承两套至三套房子。而如果这个独生子女与另一个家庭条件一样的独生子女结婚,那么所继承的房子将会翻倍!
房子多,很大概率下都是好事,因为现阶段的房子还属于稀缺品,并不是人人都有。但是,如果完成一次世代更替之后,便会出现至少四套多余的房子。这些空置的房子会怎么办呢?
再分城市来看,如果是一线和二线城市,二十年内人口仍有很大概率持续流入,那么这些房子无论出租还是出售都会是可观的财产。但是,如果是人口不断流入的三、四线城市,那就另当别论了。
假设是GDP在3000亿元左右的三、四线城市,产业竞争力与一、二线城市相比不强,人口呈现的是净流出或者保持均衡的状态,那么中国这种“4+2+1”的世代结构在第一次世代更替后将会出现大量房子空置,加大房屋供给。
届时,会给本就这个三四线城的房价带来巨大的压力,无人接盘,将会成为这种类型的城市的痛点!而政府要拆迁也拆不得,拆迁费的高昂会给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不如在郊区开发。如此一来,供给过剩、购买不足,将会导致这个城市的房价持续低迷,甚至陷入长期性的下跌。
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参照显示中的鹤岗、玉门等城市,人口流出导致这些城市房价持续下跌,而那些坐拥几十套拆迁房的棚改拆迁户,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几十套房子无人接盘、砸在手里。
鹤岗的房价跌至3万一套的时候,曾有网友好奇去那里买了一套,称终于拥有自己的一套房了。然而不到三年时间,就贬值1万卖出去了。不住、没人租、光是交物业费,这样的房子贬值程度已经接近负值!
不仅仅是三四线城市,人口的问题,即便是在一线城市也同样存在!
大城市之殇
以北京和深圳为例。北京市为何要主动限制人口流入,开发卫星城?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人口流入导致城市的承载力已经容不下了。尤其是北京的交通,在大量人口的涌入下导致长期交通堵塞,几乎无法疏解。再加上教育、医疗等都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医院人满为患、学位房居高不下。
北京虽然可以长期不断的提供新建住房、扩大供给,但是城市的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市中心只有一处,过多的人口涌入,就会导致市中心寸步难行!
对比东京都市圈和旧金山都市圈可以发现,一个城市的承载力,是有着它所承担之极限的。比如东京,两千多万的人口已经是目前东京所能承载的极限,如果人口过多流入,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城市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通过发展卫星城、都市圈来缓解。
北京正在朝都市圈发展,开发北京的卫星城。而北京的人口在政策压力下呈现净流出状态的时候,房价也随之出现了下降。在2020年房价下跌幅度最大的十个城市中,北京也赫然上榜!
而深圳与北京则相反,深圳的土地供应已经彻底枯竭、无地可供,而人口却还在不断流入中。深圳市目前的常住人口为1300多万,与北京近2000万的常住人口仍有700多万的差距。但是,深圳市的土地面积仅为北京的1/8,而今深圳的人口仍在以每年30万人的速度流入!
深圳市的承载力能容得下多少人呢?与北京一样是2000万人吗?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城市到达承载力极限的时候,便只能通过各种政策限制人口流入。而一旦人口转为净流出状态,那么这个城市的房价也将会下跌,这是不可避免的。上海、北京在人口净流出后都经历了短暂的房价下跌。
“城市病”,成为了限制大城市发展的一个绊脚石,要解决城市病的问题,只能通过城市群、卫星城的发展来治理。但是,不管哪一种治理方式,无一例外的都会导致大城市人口流出,房价下跌。
关键在于,一个城市达到了它的承载力极限之后,“4+2+1”的人口结构很有可能会在大城市形成,再次给城市的治理造成压力。如果放任“4+2+1”的人口结构在大城市形成供给过剩,会导致房价下跌;而如果拆迁,旧城改造将会是巨大的压力;如果重新吸引人口流出,将有可能再次给城市人口规模带来压力。
所以,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在出生人口下滑的趋势之下,都不能独善其身,最终的解决方法,依然是重振生育率。否则,中国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后带来的经济压力、老龄化压力,即便是再多的一线城市也难以解决!
但是很可惜,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不少国家都陷入到了低生育率陷阱中,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而这些国家在重振生育率的经验中得出来一个更残酷的事实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挽回生育率!
责任编辑:宇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像渐冻症般走向死亡 根由不在习近平个人(图)
- 凤眼果(组图)
- 如何面对孤独?夏目漱石给出心灵良药(图)
- 穿越时空 焦孟不离 杨六郎智收猛将(组图)
- 【贯明专栏】金针花飘香在花莲六十石山(组图)
- 从星星初心到爱的回归 永远的《小王子》(组图)

- 灵异案件震惊中共高层 中央下令封口(图)
- 战战兢兢!中共全体常委现真实一幕(图)
- 扬州副市长与美女副局长不雅视频 绿帽丈夫送纪委举报(图)
- 中共前领导人万里的儿子、胞妹相继猝死(组图)
- 传北京不少年轻人染疫死 火化费高达10万(图)
- 胡鑫宇诡人间蒸发 网传“遭摘器官”药水化尸亡(视频/图)
- 为何“燕子不进苦寒门”?专挑富贵人家筑巢(组图)
- 马云痛失蚂蚁控制权 背后内幕真不简单(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时代漫谈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黄清
- 李唐风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马新宇
- 马来启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徐沛
- 邓正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