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來個坦白局,你今年雙11到底花了多少錢?我先來,一分沒花。不是不想買,是看了一圈發現,所謂折扣還沒平時直播間便宜。現在各種購物節太多,真的疲勞了。你呢?來評論區曬晒你的帳單。」
「很多年輕人沒有經歷過第一年雙11,真的就是半價,沒有任何套路,是直接下單直接半價,那是真的全網狂歡。化妝品、傢俱、衣穿住行,到了凌晨的時候瘋狂下單,優衣褲凌晨兩點全店賣空,實實在在薅羊毛。那時候還有秒殺,零點蹲在電腦前搶一塊錢的iPhone,是真的搶得到。『唯品會』、『美麗說』滿199減100,全部包退換貨。哪裡像現在便宜不了多少,一大堆套路眼花繚亂。」
大陸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已然落幕。今年商家雖然刻意拉長促銷週期,試圖延續消費熱潮,但結果卻不盡人意,折射出中國經濟蕭條與民眾心態的轉變。有分析說,今年是史上最慘的「雙11」,中國出現四大反常現象,細思極恐。
「雙11」曾以「最低價」吸引消費者瘋狂下單,但近年來民眾不斷質疑「是否真的是最低價」。
「今年的雙11我覺得反而有些東西還貴了。所以現在大家真的都清醒了,不是不需要買東西,而是大家覺得厭倦了這些套路了吧。現在的錢捂得緊,挑東西只挑真正需要的,反而更加踏實了。所以姐妹們,今年的雙11你買了些什麼呢?」
分析認為,今年雙11變得冷清並非偶然,而是經濟大環境惡化與政策頻繁變動的必然結果。在高失業率、通縮陰影與房地產危機的壓力下,中產階層與年輕人選擇「捂緊錢包」,不再輕易在直播間大手筆消費。這不僅是民眾消費行為的轉變,更是社會心態的寫照:從狂歡到冷靜,從追逐到觀望。
「雙11活動也過了,今年大概就這樣了吧?操場上也沒有幾輛車,傳送帶上也就這麼一點點包裹。我的單子不多,別人的單子也不多,雖然我心裡面平衡了,但是今年回家的車費怎麼辦?」
「您發現了沒?今年雙11特別安靜,以前這個時間都在曬訂單,現在連購物車都懶得分享了。更讓人納悶的是,以前實體經濟不行,都說是被電商衝擊的,現在電商銷售也不行了,實體經濟咋還沒緩過來?是錢難掙了,大家不敢亂花錢了?還是不管線上線下都沒戳中咱們的需求。你們今年雙11買了多少?」
博主說,她現在的消費觀就3個字:不盲從。剛需的東西果斷買,不需要的東西再便宜都不要。以前覺得買得多才算贏家,如今才明白,真正的贏家是能掌控自己錢包的人。
「今年的雙11為什麼不火了?今天是雙11最後一天,你買了嗎?你們還記不記得5年前那個時候的雙11?基本上雙11前一個月,什麼東西都不會買。只會把想要買的東西全部加入購物車,等著雙11那天晚上8點鐘準時付款,有的時候手慢了東西還搶不到。但是現在呢,還有幾個人真正的在等雙11去買東西?我覺得現在雙11不火的原因主要有3個。」
博主說,第一個原因是商家漲價。就拿他自己來舉例,他10月份買的一件羽絨服,花了280-290塊。但是現在網上的價格是400多塊錢,用打折捲後300多塊。現在的平臺、商家真的把消費者都當傻子。
第二、就是現在大家消費都偏向理性了,說白了就是老百姓包裡面沒錢了。
第三、就是消費場景發生變化了。以前買東西,大家要去商場裡,那個時候商場搞活動的話,簡直是人山人海。後來,大家都去淘寶平臺買。現在大家在短視頻裡、在直播間裡就買了,隨時隨地都在消費。所以說現在的雙11就淡化了。
儘管節日促銷戰線被拉長,但一位直播間負責人透露,表面銷售額或許略有增長,但實際利潤卻大幅縮水,因此他們拒絕公布今年的銷售數據,並直言「網上流傳的數字都是假的」。這揭示了「雙11」表面繁華與實際冷清之間的巨大落差。
「老蔡混了20多年,見過風口起飛,也見過泡沫破裂,但今年雙11的冷清,還是讓我有點兒意外。先上硬核數據,2025年雙11全網總銷售額16950億,看似同比漲了14.2%。但要知道統計週期比去年多了整整一週,去掉這個水分,實際增幅還不如2022年的13.7%。」
博主老蔡說,看核心平臺,京東聲稱成交額創新高,訂單量增長了60%。可活動從10月9號就開跑了,提前一個月稀釋熱度,哪還有當年0點瘋搶的儀式感。
天貓乾脆不披露具體的銷售額,抖音、拼多多也只敢晒局部的數據,要是數據真亮眼能藏著掖著嗎?更扎心的是商家現狀,站內推廣費同比漲了30%,退款率還高了10%,看似銷售額漲了,利潤卻原地踏步,甚至有人虧錢賺吆喝。
想當年2021年天貓單平臺的銷售額就達到了5403億,京東也有3491億。那時候不用拉長戰線,不用瘋狂的去砸錢推廣,消費者熬夜等到零點搶貨,商家躺著出單。
都說雙11還沒開始就結束了,為啥會這樣?老蔡分析認為,低價的稀缺性沒了。京東百億補貼,拼多多天天雙11成了常態,消費者不用等雙11也能撿到便宜,誰還願意陪平臺玩呢。
博主說,現在收到快遞都很難再有什麼驚喜了,反正明天還有折扣,下週還有直播,天天都是購物節。是我們變了嗎?還是雙11變了?價格算來算去,發現還沒有平時便宜;規則複雜到需要做表格來計算。我們突然明白最省錢的購物方式原來是不買。
數據顯示,雙11熱搜度比去年低了60%。不是我們不愛購物了,而是當每個平凡的日子都成了購物節,又憑什麼讓我們為之瘋狂呢?
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落幕了,昔日流量擔當的頭部帶貨主播們,集體「躺平」。今年8月,辛巴因病宣布退出直播,其擁有過億粉絲的賬號交給妻子初瑞雪管理。李佳琦在直播中直言「被逼到想退休」,並強調「我也是人,不是神」。董宇輝則公開表示「不再追逐商業狂歡」。
今年有消費者爆料,李佳琦直播間的預售價竟高於現貨,引發大規模退款潮。儘管李佳琦回應稱傳言不實,輿論質疑仍難以平息。信任的崩塌,直接動搖了消費者參與的意願。
曾經讓人愛到癡狂的雙11,為什麼近兩年會變得如此冷清呢?
博主表示,其實是網友已經看透了。有網友說自己在某購物平台上看上了一雙鞋,就想等著雙11再買,結果雙11當天一看,價格竟然比平時賣的還要貴。也有人說雙11早就沒意義了,因為有拼多多的存在,每天都可以是雙11。
三臧文化董事長臧其超在視頻中表示,今年的「雙十一」堪稱「史上最慘淡」,幾乎所有電商平臺都缺乏流量。
他指出,中國目前出現了四大反常現象:
第一,擺地攤的人越來越多。這背後折射的是年輕人失業率持續走高,他們既不願送快遞,也不想從事體力勞動;與此同時,中老年人頻繁遭遇裁員,為了養家餬口,只能靠擺地攤來增加收入。
第二,商品普遍降價。奶茶在降價,衣服在降價,甚至車子、房子都在降價。但最令人擔憂的是,即便價格一降再降,消費者依然不願掏錢買單。這說明大家對未來的預期並不樂觀,更傾向於把錢存起來。
第三,人口流動方向逆轉。過去,大學畢業生大多奔向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如今卻紛紛返鄉回流。原因在於大城市雖然薪資高,但消費成本更高,一年下來幾乎攢不到錢,更別提買車買房。相比之下,小縣城生活成本低,房價便宜,婚戀更容易,同時還能積累人脈與資源,為未來創業創造條件。
第四,商場和景區人頭攢動,卻鮮有人消費。大家捂緊錢包不敢花錢。表面上看許多人光鮮亮麗,但實際上卻揹負著沈重的債務。
=====================
●《看中國》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乾淨世界《看中國TV》訂閱頻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和我們一起守護香港、守護台台灣、守護14億中國人,獲得真實資訊的權利!
榮譽會員招募中:https://www.secretchina.com/kzgd/subscribe.html
《看中國》作為一家不受中共審查的海外獨立中文媒體,已經在全球各地義工的支持下走過了風風雨雨近二十年。2019年,由於《看中國》堅持一線獨立報道反送中運動,我們在Facebook上可賺取廣告費用的新聞帳戶被強行關閉甚至註銷;由於我們堅持報道台台灣民主選舉及中共病毒疫情真相,我們在Youtube上的頻道被黃標,收入甚微。但為報導真實資訊,《看中國》義無反顧!
来源:看中國TV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