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薩克森台灣科學會議場邊記者會。(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9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澤旭綜合報導)德國薩克森邦與臺灣首場科學會議今天(30日)登場,薩克森邦科學部長根可夫指出,薩臺合作已是信任及進步的故事,盼未來在先進晶片能再攜手。臺灣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在今天宣布啟動總經費新台幣5億元的「AI應用躍升計畫」,鎖定8大關鍵產業盼建立20案AI共通模型。
德國薩克森自由邦駐臺科技辦事處今天在臺北首次舉行「德國薩克森–臺灣科學會議:半導體產業的永續展望」,薩克森邦邦長克里契麥(Michael Kretschmer)首次訪臺並出席會議,薩克森邦科學部長根可夫(Sebastian Gemkow)、國科會副主委陳炳宇以及學界人士與會。
據中央社報導,克里契麥於開幕致詞時表示,這場於臺灣舉辦的會議將會在德勒斯登(Dresden)登場的系列會議一環,期盼能匯聚各國青年,共同就氣候變遷、流行疾病以及數位化等挑戰與因應進行交流討論。
他指出,薩克森邦是台積電德勒斯廠的所在地,而薩克森邦與臺灣有相似歷史,薩克森邦建立晶片產業,並培養人才、工程師,如今已發展成歐洲晶片產業的重要據點。相信晶片以及微電子學不僅是應對挑戰的方式,也可以吸引世界年輕人投入此產業,將有助於效率的提高。
根可夫於致詞時說明,臺灣和薩克森邦在晶片領域的專業世界聞名,如今雙邊合作的促成不僅是基於在科技進步上的共同利益,也是對創新的共同信念以及對知識的追求、科學合作的意願。
根可夫強調,對薩克森邦而言,與臺灣合作已成為信任以及進步的故事,很驕傲臺灣最大企業台積電選擇在薩克森邦投資,這不僅是對薩克森邦經濟的信心展現,更是當地教育領域的趨勢。
陳炳宇對此解釋,臺灣決心發展更加節能的科技,而這反映出臺灣對推動並促進永續的意願,因此這場會議聚焦半導體的永續展望,相信雙邊共同優勢將在此領域促成具開創性的解方。
此外,在被問及薩克森邦與臺灣包括在先進製程領域的進一步合作。根可夫指出,未來每輛汽車所需要的晶片數量將增加,他相信數年後可以有先進晶片以及車用晶片的合作;雙邊仍有合作潛力,但目前致力把藍圖落實並提供示範。
根可夫也提到,雖然目前AI先進晶片的主要需求在美國,而非歐洲是個問題,但德國聯邦政府正提供AI超級工廠設置的誘因,屆時薩克森邦將會需要其他半導體生產線,而薩克森邦已準備好了。
強化臺灣產業鏈
臺灣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今天舉辦「產業技術布局AI應用躍升」記者會,宣布啟動「AI應用躍升計畫」,將以「共通模型」為核心策略,達到AI「快速導入,容易擴散」的兩大目標。
經濟部表示,AI應用躍升計畫雖優先鎖定、但不拘限8大關鍵產業,包括化工與塑膠、金屬加工、半導體製造、精密機械、醫療照護、電子組裝、零售流通以及農業與食品加工,透過法人或SI業者建置的AI共通模型,企業無需從零開發,透過導入既有製程提升營運效率,創造AI應用的即戰力。
經濟部指出,若不同產業或製程間存在著相似工序,企業即可參考既有成功案例快速複製應用,加速導入時程,並擴大整體AI推廣效益,形成產業升級群聚動能。
產業技術司長郭肇中表示,當前臺灣產業正面對關稅壓力,利用AI工具即可幫助大家增加附加價值,目標降低10%開發成本與營運成本。
工總副秘書長陳鴻文也提到,產業在全球供應鏈重組、對等關稅壓力衝擊下,大中小型企業都面臨效率提升、人力不足、智慧製造和低碳永續挑戰,製造業更需透過AI檢測、智慧製造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建模即可大幅縮短AI導入時程與成本,若能公私協力資源整合,效益將更大。
經濟部說明,「AI應用躍升計畫」分為「導入」及「擴散」兩種形式,導入型是鼓勵企業攜手SI業者或法人導入AI技術,每案補助上限2000萬元。另為擴散AI應用導入,執行計畫SI業者後續可申請1000萬加碼補助,須「擴散」4家以上應用企業。
擴散型由系統整合業者主導申請,每案補助上限2000萬元,每案系統整合業者需擴散AI技術至8間以上的應用企業。技術司補充,此計畫目標補助20案、整體補助規模約5億,若未達預期會再進行第2次徵案,評估8大產業可擴散到百家規模。
經濟部補充,目前法人科專已開發31個共通應用模型、導入279家廠商使用,並將針對20個產業別客製開發。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