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5年9月23日,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舉行的記者會上發表演說。此前,北約就上週俄羅斯戰機入侵愛沙尼亞領空一事舉行了緊急磋商。 2025年9月19日,俄羅斯武裝戰鬥機侵犯愛沙尼亞領空約12分鐘後,愛沙尼亞依據北約創始條約第四條召開緊急諮詢。事件導致北約戰機緊急出動。而就在一週多前,北約在波蘭上空擊落了俄羅斯無人機,導致華沙方面要求舉行類似會談。(圖片來源:JOHN THY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9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一場橫跨歐洲東翼,從波羅的海上空延伸至烏克蘭泥濘戰壕的全面性緊張局勢正在迅速升溫。俄羅斯戰鬥噴射機近期公然侵入北約成員國愛沙尼亞的領空,此舉猶如在早已緊繃的繩索上又劃開一道裂口。對此,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全體32個成員國以前所未有的團結姿態,向莫斯科發出了自冷戰以來最為嚴厲的警告,要求其立即停止這一連串「升級式」的挑釁行徑。與此同時,俄羅斯不僅矢口否認其侵略行為,更在烏克蘭東北部戰場宣稱取得重大進展,展現出其在軍事與外交上雙線進逼的強硬姿態。這一系列連鎖事件,正將歐洲大陸推向一個充滿誤判風險的危險邊緣。
北約的集體怒吼 一紙「牢不可破」的最後通牒
事件的直接導火線發生在9月19日。三架武裝的俄羅斯米格-31(MiG-31)戰鬥噴射機,在未經通報的情況下,闖入愛沙尼亞領空長達約12分鐘。這次侵犯行動的性質極其嚴重,它不僅僅是一次短暫的越界,更被視為一次蓄意的軍事挑釁。愛沙尼亞政府隨即依據北約創始條約中極少被動用的第四條款,要求召開全體盟國的緊急磋商會議。
在布魯塞爾總部緊急會商後,北約32個成員國發表了一份措辭強硬的共同聲明,將矛頭直指莫斯科。「俄羅斯必須為這些行徑負起全部責任,這些行徑升高了情勢、增加了誤判的風險,並且危及無辜的生命,必須立刻停止。」聲明以不容置喙的語氣,為俄羅斯的行為定性。
這份聲明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其內容,更在於其發布的形式——由全體32國共同簽署,象徵著面對外部威脅時,聯盟內部的高度團結與一致決心。聲明進一步警告:「俄羅斯不應該心存任何懷疑:北約及其盟國將依據國際法,運用所有必要的軍事和非軍事手段進行自衛,嚇阻來自四面八方的任何威脅。」這段話無疑是對北約集體防禦承諾的再次確認,強調聯盟將「繼續依照我們選擇的方式、時機與範圍作出回應」,並重申其對第五條集體防禦條款的承諾是「牢不可破的」。
挑釁的連鎖反應:從波蘭到丹麥的灰色地帶
愛沙尼亞的領空侵犯事件並非孤例,而是俄羅斯近期針對北約東翼一連串挑釁行為的最新一環。就在不到兩週前,北約的另一個前線國家波蘭才剛在領空內擊落一架俄羅斯無人機,該事件同樣促使華沙政府援引第四條款要求盟國協商。這一系列事件清晰地勾勒出一個令人不安的模式:俄羅斯正在持續透過侵犯領空、無人機騷擾等「灰色地帶」戰術,對北約的防禦底線和反應速度進行壓力測試。
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在最新的記者會上,展現了前線國家日益強硬的立場。他明確表示,波蘭將「毫不猶豫地擊落」任何侵犯其領空並構成實質威脅的飛行物。這番言論反映出,面對俄羅斯一再的試探,北約東翼國家的戰略耐心正在迅速耗盡,未來若再有類似事件,擦槍走火的風險將顯著升高。
與此同時,9月22日晚發生震驚北歐的丹麥機場無人機事件,也為這片緊張的陰雲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儘管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謹慎地表示,目前判斷丹麥的無人機事件是否與俄羅斯近期的侵犯行為有關,「言之過早」,但他同時透露已與丹麥首相進行了密切溝通,並強調丹麥方面正在全力調查。這起事件的專業手法與戰略意圖,與俄羅斯慣用的「混合戰」手法高度相似,使得外界無法排除其間的潛在關聯。
莫斯科的雙重策略:外交否認與戰場推進
面對北約排山倒海而來的指責,俄羅斯矢口否認。俄羅斯國防部不僅全盤否認其戰機曾侵犯北約領空,更反控相關指控是西方國家在「加劇緊張局勢」的舉動。這種將責任歸咎於對方的宣傳策略,是莫斯科應對國際壓力的標準作業程序。
然而,更具實質意義的行動發生在烏克蘭的戰場上。就在北約發出警告的同一天,俄羅斯軍方高調宣布,其部隊在烏克蘭東北部哈爾科夫州的關鍵城市庫皮揚斯克(Kupiansk)奪下了一大塊區域,並宣稱已控制該市超過65%的建物。俄軍方在聲明中毫不掩飾其戰略野心:「控制庫皮揚斯克將使我們能夠更深入地前進哈爾科夫州,包括朝向伊久姆(Izium)和楚固耶夫(Chuguiv)方向挺進。」
庫皮揚斯克不僅是重要的鐵路與公路交通樞紐,其地理位置對於俄軍在鄰近的頓內茨克州的攻勢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支撐作用。儘管哈爾科夫州並非莫斯科單方面宣稱已併吞的烏克蘭領土,但俄軍此次的猛烈攻勢顯然表明,其並未放棄奪取這個在2022年被烏軍成功反攻後失去大部分控制權的地區。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也證實,烏軍正在當地進行「激烈的戰鬥」以保衛這座城市。
俄羅斯的這一系列動作,清晰地展示了其雙重戰略:在西線,透過低強度、高頻率的軍事挑釁來測試並疲憊北約;在東線,則集中力量在烏克蘭戰場上尋求突破,以期在談判桌上獲得更多籌碼。
誤判的陰影籠罩歐洲
從波羅的海上空的戰機對峙,到波蘭邊境的防空警報,再到烏克蘭前線的炮火轟鳴,一條無形的戰線正在歐洲東部成形。俄羅斯的行為模式顯示,這是一場經過精心策劃的、旨在動搖北約團結、消耗其戰略資源、並轉移國際社會對烏克蘭戰爭關注的長期混合戰。
北約此次罕見的強硬聯合聲明,意在為俄羅斯的挑釁行為劃下明確的紅線。然而,當一方持續在紅線邊緣試探,而另一方則將防禦姿態提升至「隨時準備擊落」的高度時,因誤判或意外而引發直接衝突的可能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歐洲大陸正屏息凝視,這場危險的膽小鬼遊戲,最終將會走向克制的降溫,還是失控的升級。這不僅考驗著北約的集體智慧與決心,更將深刻影響未來數年的國際安全格局。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