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拒黃岩島「陪演」 與藏南備戰 解析中共軍方的新戰略轉向(圖)


南海
2024年5月16日,一艘中共海軍艦艇在有爭議的南海附近航行(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金言綜合報導)2025年,中共軍方在南海黃岩島的異常沉默以及藏南地區的備戰動向,引發外界對中共軍政關係與地緣戰略的廣泛關注。黃岩島連續37天未出現在官媒報導中,從5月31日至7月7日,過去常見的驅離喊話、宣傳攻勢突然銷聲匿跡,與此同時,軍方在藏南地區積極部署,構築戰備公路,顯示出戰略重心的轉移。時評人江峰與多倫多方臉對此現象進行了深入剖析,認為這不僅是軍方策略調整的表現,更是軍方與最高領導層之間博弈的縮影。本文結合兩位時評人的觀點,綜合分析中共軍方的最新動向及其背後的政治與戰略意涵。

黃岩島的沉默:軍方拒絕政治宣傳

江峰在其評論中指出,黃岩島37天的媒體沉默並非偶然,而是軍方主動選擇的結果。過去,中共在黃岩島的行動總伴隨著高調宣傳,驅離菲律賓船隻的視頻、軍艦巡航的畫面頻頻登上新聞聯播。然而,此次軍方在黃岩島周邊劃定20公里警戒線,提前採取驅離行動,卻刻意避免曝光。一位軍方人士透露:“我們干了,也干得紮實,只是沒必要天天上新聞聯播。”江峰認為,這反映了軍方對被用作政治宣傳工具的抵制。他指出,軍中流傳一句話:“做事可以,露臉不行;備戰可以,被宣傳不行。”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下令“全軍降溫,停演停秀場”,明確要求停止上交宣傳素材,這種沉默是對政治化宣傳的系統性拒絕。

多倫多方臉則從更廣泛的政治視角分析,認為黃岩島的沉默凸顯了中共內部權力結構的變化。他指出,習近平自上台以來,通過反腐和軍改,將軍權高度集中,形成了“一人獨裁”的局面。然而,這種權力集中導致軍方高層對最高領導的不信任加劇。軍方擔心,任何公開行動都可能被黨媒剪輯為“領袖部署”的樣板,成為政治宣傳的棋子。多方臉強調,這種不信任源於一人獨裁體制下的困境:軍方既不敢完全違抗命令,又不願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因此,黃岩島的沉默不僅是軍方的策略調整,更是對習近平權威的間接挑戰。

兩位時評人都認為,軍方的沉默與“東方夏威夷”計劃的停滯密切相關。江峰透露,該計劃設想在黃岩島建設兩條3000米跑道和深水軍港,控制巴士海峽,但因國際壓力與內部指揮系統癱瘓而停留在紙面上。多倫多方臉進一步指出,軍方對此計劃的冷淡態度,反映了對習近平戰略決策的不滿。軍方認為,黃岩島建設將觸碰美國紅線,引發多邊圍堵,而內部指揮鏈斷裂使得實際執行難上加難。兩者的分析共同揭示了軍方在南海問題上的謹慎立場:避免被推向不成熟的戰場,拒絕為政治目標背鍋。

藏南備戰:軍方戰略重心的轉移

與黃岩島的沉默形成對比的是,軍方在藏南地區的積極部署。江峰披露,2025年3月至4月,3000名中國特種兵在緬甸北部修建戰備公路,從雲南經緬北直達藏南,繞過冬季難以通行的西藏線,為可能的冬季作戰提供後勤保障。與此同時,7月7日《人民日報》刊登整版文章,回顧滇緬公路歷史,表面紀念南洋華僑,實則為藏南備戰造勢。江峰認為,這表明軍方正將戰略重心從南海轉向陸地,選擇藏南作為突破口。他分析,張又俠作為陸軍出身的將領,深知地面作戰的優勢,認為藏南戰場相對可控,僅涉及中印雙邊問題,不會像南海一樣引發多國聯盟干預。

多倫多方臉則從地緣政治角度補充,認為藏南備戰是軍方在高壓下的妥協之舉。他指出,習近平試圖通過軍事行動提升個人威望,但軍方清楚,南海的複雜局勢與內部指揮系統的混亂使得大規模行動風險極高。藏南作為替代選項,雖然風險較小,但並非毫無挑戰。多倫多方臉警告,一旦開戰,印度可能在克什米爾牽制巴基斯坦,迫使中國陷入兩線作戰。更重要的是,印度空軍在平原起飛的優勢,可能輕鬆奪取藏南制空權,切斷解放軍補給線。1962年中印戰爭中,中共軍方因後勤問題撤軍的歷史教訓,至今仍未解決。

兩位時評人對藏南備戰的風險評估高度一致。江峰強調,印度背後有美、日、以色列等國支持,具備先進情報與電子戰能力,一旦戰事升級,中國可能面臨制空壓制與經濟制裁的雙重打擊。多倫多方臉進一步指出,若藏南戰敗,可能導致西藏防線崩潰,甚至將西藏問題國際化,成為中共政權的致命危機。兩者均認為,軍方的藏南部署是一場“豪賭”,既是對內部壓力的回應,也是在國際壓力下的戰略轉向。

軍政博弈:裂痕加深的系統性危機

黃岩島的沉默與藏南的備戰,折射出軍方與習近平之間的深刻裂痕。江峰認為,軍方的不配合已從局部蔓延至整個系統。以2025年九三大閱兵為例,這本是習近平展示軍權的舞台,卻遭到軍內廣泛反對。將領們私下抱怨:“經濟困難,周辺局勢緊張,還要花天價搞閱兵,這是勞民傷財。”更有直言:“沒當過一天兵的人,拿著圖紙指手畫腳,這仗怎麼打贏?”江峰指出,張又俠利用閱兵進行內部清算,邊緣化“習家軍”,試圖削弱習近平對軍隊的直接控制。

多倫多方臉則從權力結構的視角分析,認為軍方的不滿根植於一人獨裁體制的弊端。習近平通過軍改與反腐,將軍權高度集中,但這也導致軍方高層的不信任感加劇。他們擔心被推上戰場後,無論勝敗都將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勝利被歸於“領袖部署”,失敗則由軍方背鍋。多倫多方臉強調,這種不信任導致軍方採取“按兵不動”的策略,避免因習近平的冒進決策引發災難性後果。他進一步指出,軍方的這種“系統性抵抗”可能為未來政治動蕩埋下伏筆,尤其是在習近平去世或權力交接時,可能引發內部大亂鬥,為民主化提供契機。

近期報導也佐證了軍方內部的緊張氛圍。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初,多名軍工集團高層被免職或調查,包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燕生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董事長劉石泉,顯示習近平對軍方的清洗仍在繼續。然而,這種清洗反而加劇了軍方的不穩定感,正如多倫多方臉所說,政治清洗在黨內造成的不確定性,使有效治理更加困難。

沉默與躁動中的中國困局

江峰與多倫多方臉的評論共同揭示了中共軍方在2025年的複雜處境。黃岩島的沉默是軍方對政治宣傳的拒絕,藏南的備戰則是對內外壓力的妥協。然而,這兩大動向背後,是軍方與習近平之間日益加深的裂痕。江峰認為,軍方的謹慎選擇反映了對戰爭風險的清醒認識,但藏南豪賭可能帶來不可預測的後果。多方臉則更進一步,認為軍方的不配合不僅是戰術分歧,更是對一人獨裁體制的系統性反抗,這可能成為未來政治變革的火種。

當前,北京正面臨內部經濟困境與外部地緣壓力的雙重挑戰。2025年高校畢業生達1222萬,就業形勢嚴峻,中小企業倒閉潮加劇了社會不穩定。同時,美、日、菲等國在南海的聯盟壓力,以及印太地區的戰略圍堵,使軍方的每一步行動都如履薄冰。黃岩島的沉默與藏南的躁動,勾勒出一幅矛盾的圖景:軍方在謹慎與冒險之間尋找平衡,而習近平的權威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未來,軍政博弈的走向,將決定中國能否在危機中找到出路。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