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在一家醫院檢查藥品(圖片來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11日訊】趁著休息日,國家醫保局發布了一篇文章:醫保部門、藥監部門有關同志就集採藥品相關問題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
標題非常長,但是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集採制度非常好,集採藥沒有問題。
這篇文章有它的大問題,比如「建設性意見」的作者項棟樑老師,發現這篇報導沒有記者署名,而「有關同志」也沒有真名實姓,本著「沒帶作業就是沒寫」的原則,這些人可能連真名都不敢告訴大家,這個報導有問題。
我贊同這種質疑,有些大報的報導之所以不署名,是因為內容完全是受採訪者提供的,包括記者提出來的問題,也是有關同志寫出來的,主打一個自問自答,舒適區裡面做文章。
我又細看了這篇報導裡面的有些段落,正好我是個退役老編輯,最不怕的就是稿子裡的含糊其辭,帶著大家一起看看。
引用這篇報導原文的部分我用斜體表示。
問:對於專家接受採訪時的幾個說法,調研瞭解到哪些情況?
答:關於「降壓藥血壓不降」的說法。有反映「氨氯地平」的仿製藥療效不如原研藥,起因是個人的用藥體驗。瑞金醫院提供了該院參與的苯磺酸氨氯地平集採中選仿製藥與原研藥對比的臨床真實世界研究成果,顯示「針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採用原研及仿製氨氯地平治療均能獲得較好效果,可有效降低血壓水平,且安全性相當」。這一研究成果已經公開發表。
患者感覺換了集採藥之後血壓控制不住。醫保局和藥監部門的負責同志表示,這是個人用藥體驗,然後念了一篇論文,表示仿製藥和原研藥一樣好。
你吃完了仿製藥不舒服是吧,別怕,我給你念論文呀,念完了就好了。
對於喜歡相信官方文本的人,這是重大利好,但是對吃藥的人來說,他的麻煩沒有解決。
參與對比研究的仿製藥,和現在導致患者有意見的仿製藥,批號大概率是不一樣的,這兩批藥物有沒有變化?這才是有關同志最需要回答的問題。
接受調研的一家醫院領導說:「我院不存在‘麻藥不睡’的問題」。
這家醫院沒有說出自己的字號。這位醫院領導擔任什麼職務,叫什麼名字,也沒有。但是他敢於拍胸脯說「不存在」,有兩種可能:1.他充分摸底,確認每個被集採藥麻了的病人都被照顧得很好;2.他對下面的情況一無所知,看見有關負責同志來,當場就把胸脯拍得咚咚響。
當面交流後,瑞金醫院迅速對第九批集採麻醉藥「丙泊酚乳狀注射液」的使用記錄進行回顧性比較,納入了2023年12月和2024年12月肝膽外科病區接受全身麻醉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從麻醉全過程看,原研藥與集採仿製藥平均麻醉藥用量無統計學差異。單獨看其中的麻醉誘導期(麻醉全過程的起始階段),集採仿製藥平均用量157mg,原研藥平均用量146mg(集採藥品和原研藥品每支含量均為200mg)。在未發現「麻藥不睡」、人均丙泊酚總用量無差異的情況下,麻醉誘導期仿製藥人均用量略有增加,需收集更多數據分析研判。
這是比較嚴謹的一段,因為真的給了數據,比如集採仿製麻藥需要157mg,原研藥需要146mg,集採藥平均要多用7.5%的量。
但是報導的說法是「略有增加」。
我經常跟大家說,平均數是最能誤導人的一個數據。平均每個人多用了7.5%的麻藥,不是說每個人就多推7.5%,就能妥妥睡著。而是可能是四分之三的人不需要多推,但是有四分之一的人要多推22.5%。
你說麻醉醫生怎麼計算量呢?只能是先給原研藥的量,看看病人還在瞪眼兒,就繼續往上一點一點地加。
仿製藥物,最大的問題不是每支藥都差、穩定地差,而是它每次可能差得不一樣,今天是熊不行當班兒,就能做出90%的水平,明天丁黃岡當班兒,他出的這一批就是50%的水平,這倆一平均,70%有效。你要是用到了丁黃岡生產的那一批,就算你倒霉。
總的來看,此次關於「血壓不降、麻藥不睡、瀉藥不瀉」等說法,多來自他人轉述和主觀感受。
注意這個多字。
多,大多,絕大多數,幾乎全部。
「多來自他人轉述」,一般就意味著有40%左右的說法,存在真實案例。
藥品集採政策從誕生之初就鼓勵原研藥與仿製藥同臺競爭,即使沒有中選,原研藥也不會被禁止使用。集採藥品的協議採購量為醫療機構報告需求量的60%-80%,醫院實際採購量達到相應規模即為完成採購協議,協議之外的部分,由醫療機構自主選擇品牌,可以選擇採購非中選原研藥,這項政策是明確的,也是一貫的。
這段說明,原則上優先開集採藥,集採藥賣夠了,醫生就可以開非集採藥。
存在例外。
權力最喜歡例外。
原則上大家都發連花清瘟,但是有些人就能開出Paxlovid。
如果你有單位、有影響力、有親戚、有熟人,那就用另外20%的原研藥,如果你是個普通老百姓,不能給任何人辦事兒,那你可能就要忍一忍,苦一苦,用集採仿製藥。
當然有些大醫院會認真一點,比如把一部分原研藥放在住院病人那裡用、危重病人那裡用,他們和上級單位拉鋸的水平也比較強。
這種策略會導致大家繼續直奔三甲醫院,分級醫療又面臨新的挑戰。
藥品質量安全不僅是企業的生命線,也是監管部門的底線。長期以來,藥監部門對藥品質量、尤其對集採中選藥品質量嚴格監管,堅持「全覆蓋」「零容忍」。每年對國家集採藥品實行中選企業檢查和中選品種抽檢兩個「全覆蓋」,目前覆蓋了已使用的國家集採所有品種和涉及的600多家藥品生產企業。
這種話就屬於宣傳文字,屬於口號,主要表達一種決心。
比如「長期以來」,長期以來是多長,追溯到死刑犯鄭曉庾管事的時代沒有?
聽一聽就可以了,千萬別拿這裡的話來證明什麼。
我傾向於認為,起草這篇報導的有關同志,別管是哪個單位的,他是自己人。
我們經常開玩笑說:「你要是被綁架了就眨眨眼。」
他這篇報導,就是在向我們眨眼,他留下了蛛絲馬跡、草蛇灰線。我幫他讀出來,講清楚,分享給大家。
這都是新聞從業者的基本藝能,一定有別的前同行比我能做得更好,如果您覺得比我解釋得好,希望大家一起來,繼續把它文本後面的東西挖掘出來。
祝我們的仿製藥早日遙遙領先!祝我們的醫保金早早豐沛充盈!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