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分析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處於崩潰邊緣(圖)

作者:文龍 發表:2024-06-05 20: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拜登認為中國經濟處於崩潰邊緣
拜登認為中國經濟處於崩潰邊緣。(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24年6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接受媒體訪問時談及中美關係,並表示中國經濟正處於崩潰邊緣。數據顯示,北京依靠製造業重振經濟策略失靈,更讓各界利民生、促內需消費的期望落空。

拜登:中國經濟處於崩潰邊緣

美國《時代》週刊雜誌6月4日刊登了對美國總統拜登的專訪。在談及中國的全球的影響力問題時,拜登表示,「這個經濟體怎麼增長?他們的經濟處於崩潰邊緣。還有人說他們的經濟在蓬勃發展?別扯了。」

並且拜登談到了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老年人口數量規模很大,「太老了,無法工作。」

中國國家統計局在今年1月份公布的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總人口減少了208萬,出生率為6.39‰,創歷史新低。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份的數據,2023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到2.9億人,約佔總人口的21.1%。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預計,到2035年,這一數字將增至4億以上,佔總人口的30%。大約有三億目前年齡在50歲至60歲之間的中國人將在未來十年內退出勞動力市場。

與此同時,作為中國經濟發展主要支柱之一的房地產市場在新冠疫情過後一直疲軟。由於人口已經出現負增長,並且政府打擊房地產商的過度開發,新房數量供大於求,房價一度下跌。安邦智庫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房地產逐漸下沉的大趨勢很難改變,房地產寒冬還遠未過去。

拜登還對北京「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影響力表示懷疑。「一帶一路」倡議是一系列在世界各地實施的基礎設施項目,旨在擴大北京在全球的影響力。

拜登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一項「令人厭煩的失敗計畫」,並否認該倡議曾成功幫助北京擴大全球影響力、與美俄相抗衡的說法。

在訪談中,拜登還為上個月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進行辯護。5月14日,拜登宣布對包括電動汽車、計算機晶元、太陽能面板、關鍵礦產和醫療產品等新能源產品增加關稅。外界擔心這些關稅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導致美國消費者需要支付更加昂貴的價格。

「中國不能用傾銷的方式來改變市場,用那些有政府補貼,像電動汽車那樣的產業。我們不會容忍。」拜登說。

拜登強調自己只是希望中國與美國「按同一規則」來行事。「如果一個美國公司想在中國投資,它必須給中國運營商50%的所有權,51%的所有權.....所以,如果中國想在這裡投資,我們也會做同樣的事情。」

分析:中國最大的債務危機就要到來

據美國之音6月5日報導,時事評論員章家敦(Gordon Chang)在接受採訪時認同拜登所說的「中國經濟正處於崩潰的邊緣」。他說,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債務危機馬上要來臨,就要經歷自己的「2008金融危機」。

「中國經濟模式已經枯竭。這個國家經歷他們自己的2008。當時,中國領導人不願國家陷入衰退,所以,他們採用了歷史上最大的規模的債務刺激計畫,現在是他們還債的時候了,但他們沒有辦法。」

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世界多家大型經濟體倒閉或被政府接管,引發經濟衰退。中國在當時出臺規模龐大的「四萬億」投資計畫(即擴大內需十項投資,投入四萬億元人民幣),快速拉動經濟,提振信心,成功躲避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

章家敦認為目前中國的政府債務佔GDP比率在350%左右,甚至更高。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2022年美國債務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為115.7%,日本為216.5%,而到了中國則是「無此地區數據」。

依靠製造業重振經濟策略失靈

PMI中的高頻就業數據是中國經濟中仍有多少閑置勞動力的另一條線索。研究諮詢公司Gavekal發現,在2023年的大部分時間裏,中國PMI的就業分項指數按其在就業市場中的行業份量進行加權合成後的水平遠遠低於其長期平均水平。

《華爾街日報》5月31日的報導認為,5月份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落在很大程度上令經濟學家們措手不及,中國依靠製造業重振經濟的策略開始失靈:產出遠遠超過新訂單,對出口的依賴越來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新出口訂單大幅下降,這很可能會引起北京方面的擔憂。官方已加碼發展高端製造業和推動出口,以抵消國內房地產行業嚴峻形勢的影響。

上海保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中國不能只靠出口拉動經濟,需要實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提振內需。

影響中國出口的一個因素可能是近月來美國消費者信心和支出的明顯變化。美國仍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一項長期調查顯示,五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跌至去年十一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四月份零售額持平,就業增長大幅回落。從歷史上看,中國的新出口訂單往往與美國消費者信心的總體趨勢一致,這表明即使中國最近向俄羅斯和其他新興市場傾斜,美國消費者對中國仍然很重要。

《華爾街日報》認為,最近這一連串糟糕的數據,尤其是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到下個月,會使北京當局面臨更大壓力,要更積極地應對國內房地產困境。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將於今年7月召開第三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以往這類會議曾預示政府政策要出現重大調整。

6月1日,中國經濟學者任澤平也發文呼籲,「PMI回落,是該啟動新一輪經濟刺激了」。

文章認為,5月製造業PMI回落至榮枯線下,內需不足。製造業新訂單下滑,房地產銷售降幅收窄、但仍疲軟;生產回落,高技術製造業、建築業回落,與財政支出效果滯後有關。4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靠前發力」、「有效落實」,5月17日史詩級房地產「組合拳」落地,5月超長期國債發行,但政策效果有滯後性。

文章分析:房地產仍面臨較嚴峻的環境,供給端等待出清,需求端受制於居民就業和收入;政策全方位出臺,但房地產市場底的關鍵是居民購買能力和預期的提升,提振就業和收入,還需要「新」一輪經濟刺激。文章並呼籲啟動「新」經濟刺激,即通過財政擴張,配合貨幣寬鬆,擴大需求,帶動就業,拉動經濟增長。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