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危險豪賭 9·3閱兵暴露中國外交孤立真相(圖)


習近平 閱兵
中共黨魁習近平將於9月3日舉行「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這場規模空前的北京大閱兵被視為習近平展示「大國領導地位」的重要舞台。然而,深度分析顯示,這場看似輝煌的外交秀背後,可能暴露出中國國際影響力衰落的深層危機。(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5年8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中共黨魁習近平將於9月3日舉行「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這場規模空前的北京大閱兵被視為習近平展示「大國領導地位」的重要舞台。然而,深度分析顯示,這場看似輝煌的外交秀背後,可能暴露出中國國際影響力衰落的深層危機。

表面的外交勝利:「反西方軸心」的集結

根據外媒報導,習近平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等「反西方軸心」領袖同台亮相,這被普遍解讀為一次重要的外交勝利。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這場閱兵式將為習近平提供絕佳的合照機會,特別是在美國總統川普仍未能促成俄烏停戰,且剛表達願意會晤金正恩之際。

這種時機的巧合讓北京看起來搶得了先機。習近平可以藉此展現自己在地緣政治博弈上「手中有牌」,向世界展示對普京和金正恩的影響力,儘管這種影響力的實際程度仍有待商榷。對於即將到來的中美領導人會晤,這無疑為習近平增添了重要的談判籌碼。

賓客名單的深層解讀:盟友圈的縮水警訊

然而,中國政治分析家文昭在其深度評論中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視角。他通過對比2015年和假設的2025年閱兵賓客名單,揭示出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中國的「朋友圈」正在急劇縮水。

回顧2015年的9·3閱兵,當時的賓客名單包括了韓國總統朴槿惠、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吉爾吉斯總統阿坦巴耶夫、塔吉克總統拉赫蒙、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捷克總統澤曼、南非總統祖馬等多國領導人。這個名單展現了中國在當時的國際影響力和外交成果。

然而,如果今天舉辦類似的閱兵式,這份名單將顯著縮水。韓國、哈薩克、南非、澳洲、印度、泰國等重要國家的領導人缺席將成為常態。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個更加狹窄的「反美軸心」:俄羅斯、北韓、伊朗、敘利亞等國家。

從「人類命運共同體」到「反美聯盟」的轉變

這種賓客構成的變化反映出中國外交戰略的根本性轉變。習近平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原本旨在構建一個包容性的國際秩序,吸引更多國家參與中國主導的全球治理體系。然而,當前的現實卻是這一理念的失敗。

「這份名單反而突出了反美軸心的色彩」,正如分析所指出的,當中國的主要合作夥伴變成俄羅斯、朝鮮、伊朗這樣的國家時,它實際上是在向世界宣告自己已經站在了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的對立面。這種定位不僅無法吸引中立國家,反而可能推動更多國家倒向美國陣營。

地緣政治博弈中的戰略誤判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習近平的這種外交布局存在著明顯的戰略風險。首先,過度依賴「反美軸心」國家可能會讓中國在國際社會中陷入孤立。當一個大國的主要盟友都是國際制裁的對象或政治上的邊緣國家時,這本身就說明了其外交政策的局限性。

其次,這種布局可能會加劇國際社會的兩極化,迫使更多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對於那些原本希望在大國競爭中保持平衡的中等國家而言,中國與「流氓國家」的密切合作可能會讓它們更傾向於選擇美國陣營。

經濟基礎的動搖與政治合法性危機

更為嚴重的是,這種外交孤立正在與國內經濟危機相互作用,形成惡性循環。中國當前面臨著持續的通縮壓力、房地產市場崩潰、消費信心低迷等多重經濟挑戰。政府的刺激政策效果有限,「政策失靈」的跡象日益明顯。

經濟困境不僅削弱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也動搖了共產黨政權的政治合法性基礎。長期以來,中共依靠經濟增長來維持其統治合法性,但當這一基礎開始動搖時,政治穩定性也將面臨嚴峻考驗。

內政外交的惡性循環

國際孤立與國內政治壓力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政府可能會採取更加激進的外交政策,進一步加劇與西方國家的對立。同時,國際制裁和孤立又會加重國內經濟困難,形成更大的政治壓力。

這種情況下,即使是看似成功的外交活動,如9·3閱兵,也可能成為「習近平最後一朵璀璨的煙花」。表面的輝煌可能掩蓋不了深層的結構性問題,甚至可能加速這些問題的暴露。

軍事展示的雙刃劍效應

從軍事角度來看,大規模的閱兵展示雖然可以展現國家實力,但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這種展示可能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對於那些已經對中國軍事擴張感到擔憂的鄰國而言,更大規模的軍事展示只會加劇它們的安全焦慮,推動它們尋求美國的安全保護。

此外,過度的軍事展示也可能被解讀為對國際秩序的挑戰,進一步加劇國際社會的不信任。在全球化時代,軍事實力固然重要,但軟實力和國際合作能力往往更能決定一個國家的真正影響力。

盛世背後的隱憂

當中國越來越依賴與「反美軸心」國家的合作時,它實際上是在縮小自己的戰略選擇空間。這種路徑依賴一旦形成,就很難逆轉。更為關鍵的是,這種外交布局可能會讓中國在面對未來挑戰時缺乏足夠的國際支持和合作夥伴。

9·3閱兵作為一場盛大的國際活動,確實為習近平提供了展示中國實力和影響力的平台。然而,深入分析顯示,這場看似成功的外交秀背後隱藏著深刻的戰略風險和結構性問題。

真正的大國實力不僅體現在軍事力量和經濟規模上,更體現在國際影響力、軟實力和獲得廣泛國際支持的能力上。當一個國家的主要盟友變成國際社會的邊緣力量時,這本身就說明了其外交戰略的局限性。

對於中國而言,如何在維護核心利益的同時避免國際孤立,如何在大國競爭中保持戰略平衡,將是未來外交政策面臨的重大挑戰。9·3閱兵或許能帶來短期的外交收益,但能否轉化為長期的戰略優勢,仍然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問題。

「國破山河在,今後怎麼辦?」這句古詩或許正是對當前中國外交困境最好的註腳。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