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也要一言九鼎?古人竟這樣處理婚約(圖)

作者:余仁 發表:2021-11-24 09:5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以神的角度來看婚約,是主管眾生婚姻的月老神,應允一對男女可以結成夫妻。
以神的角度來看婚約,是主管眾生婚姻的月老神,應允一對男女可以結成夫妻。(圖片來源:手繪插畫Winnie Wang/看中國)

婚約,是人生的一個重大承諾。從神的方面來看,是主管眾生婚姻的月老神,應允了這一對男女可以結成夫妻;從人的這方面看,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促成了男女二人的婚姻。天命在先,人事在後。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但有些人的婚姻多富戲劇性的變化,例如兩家人的各方面都拉大了差距,產生了「門不當戶不對」的狀態。這時,居於弱勢的一方竟先提出解除婚約,不讓對方吃虧和為難,此舉可稱得上是仁義之舉。當然,這也是厚德之人才能做出來的舉動。面對這一變故,對方又是如何應對的呢?最後結局如何呢?讓我們講幾個小故事,看一看古人的做法。

兩位賢士娶盲女

宋代華陰縣有位士人姓呂,中了進士。他先前定婚,未婚妻後來卻因病而失明。他中第而歸後,女家因女兒失明便要退掉親事。呂不許,便娶了這位盲女子。後來,生了五個兒子都中了進士。

無獨有偶。密縣人郭達,字伯羽,明代萬曆丙子年貢士。歷官真定同知。小時候家裡給他訂了親,下了聘禮。女方姚氏偶然雙目失明。聽說郭達做了官,女家就主動與郭家商議退婚。

郭達對天盟誓,並且說:「我不娶她,哪裡是她的歸宿?」於是馬上和姚氏完婚,而且夫妻恩愛,生了六個兒子,而且每個兒子都很有出息。世人都知道同知大人娶了個盲夫人。

馬鳳志為兒退親

明代有一個叫馬鳳志的文士,他兒子聘定了一個媳婦,雙方都已經簽訂了婚約。可婚約簽訂後沒幾天,他的兒子突然患了痿症,也就是一種四肢軟弱無力的疾病,嚴重者手無法握物,無法行走。於是,女方家對這門婚事頗有怨言,大有悔婚的意向。

馬鳳志聽說這種情況,當即對女方的家裡人說:「我怎麼能忍心讓我的有病的兒子耽誤你們家閨女的青春呢?」然後就同意把婚約解除了,連當初給女方的彩禮都沒有索要。婚約退掉之後,他兒子的痿症竟很快就好了,又是一個生龍活虎的小伙子。

秦簪園讓婚

江蘇嘉定秦簪園先生為舉人時,妻子病故,續娶一女。新婚之夜,女子悲啼不止。問其緣由,女子說:「我幼時許配鄰村李家的兒子,父母嫌李家貧窮,逼李家休婚,迫我改嫁。我思念自己身易二姓,有悖婦道,所以痛心悲傷。」

秦聽後悚然心驚,說:「怎不早說,差點讓我鑄成大錯!」於是他退出洞房,叫僕人去找李家兒子。李子來到後,秦說明情況,又說:「今夜良宵,你倆可在寒舍成親。」並把所有娶親錢物悉數都贈與了他們。

二人感激涕零,不知說甚麼好,只是不停的磕頭道謝。

三天後,新婚夫婦再三磕頭謝恩而別。乾隆二十八年,歲在癸未,秦簪園考中進士。庭試時,欽點狀元,大魁天下。

婚姻的抉擇上,處處考慮對方的損失和難處,把艱難留給自己,這就是傳統文化中的美德。這種在現代中國大陸很多人看來不可思議的選擇,在六十多年前就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自覺自願的行為準則。

因為人們知道,善惡有報是天理,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神祇月老會公平的處理每一個人對婚姻的態度和行為。

其實,最終的結局,好還是不好,幸福還是不幸福,還是取決於自己。

責任編輯:清淺 来源:明慧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