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中醫談中風

發表:2010-10-13 18:5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腦中風向來名列國人十大死因前茅,患者往往有血脂肪偏高、動脈硬化、血壓異常等心血管疾病,由於平日疏忽,遽然發生腦出血或栓塞的意外,導致肢體麻痺、半身不遂,甚至因而死亡的悲劇,不但是病人的痛苦及家屬的負擔,更是社會的嚴重損失。

眾所周知,血脂肪增加,容易發生動脈硬化,當血管壁因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的長期沉積,形成血栓,使血液滯礙難通,倘若血栓脫落,阻塞腦部細小血管,則造成腦栓塞;倘若動脈硬化的人再加上高血壓,也就是血液流經血管時,對管壁造成強大壓力,就容易腦出血。

尤其在寒冬季節裡,氣溫驟降,人體的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心跳加快、血管收縮緊張、血液黏稠度增高,這些血管彈性差、血壓不穩定的人,往往會經不起考驗,因而發生腦中風。

一、認識中風先兆

其實,腦中風雖然可怕,並非無跡可循,只要平時多留意自身的狀況,提早治療,還是可以擺脫其夢魘的。茲就常見的‘中風先兆’分述於下:

(一)遠期先兆:

1.記憶障礙:以健忘、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為特徵,主要為頸內動脈供血不良,形成大腦皮層額葉慢性缺血缺氧所致;中醫認為是痰瘀阻絡,導致腦髓空虛、腦脈氣血不運之故。

2.感覺異常:以四肢麻木,尤其手指麻為最常見,有的則會頭皮麻木,主要系大腦中動脈供血不良所致;中醫認為是痰瘀阻絡、氣血失運之故。

3.異常動作:以頭搖、暈眩、肌肉顫動、口角撮動、眼皮跳動為常見,中醫認為是風陽上擾肝風欲動,故謂‘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上述症狀屬中風遠期先兆,可發現於腦中風前數月至數年。金朝醫家劉完素曾提出中風的遠期先兆為三年,他說:‘中風者具有先兆之證,凡人覺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動者,三年內必有大風’可見古人早已觀察入微。

(二)近期先兆:

1.眩暈、頭昏:這是中風常見的先兆之一,中醫認為是痰濁上壅,瘀阻脈絡,或上盛下虛、肝風欲動所致。

2.一過性失語、失明、神志喪失:可因供養腦血液的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硬化,管腔高度狹窄,或血管收縮,導致大腦皮質短暫性缺血而出現上述症狀;中醫同樣是認為腦絡高度瘀阻致腦海失養之故。上述近期先兆可發生於中風前數日至數月。

(三)前夕先兆:

1.嗜睡、昏蒙:精神痿靡、昏昏欲睡,這是由於腦絡高度瘀阻、血行失運之故,現代醫學認為是由於椎底動脈管腔狹窄,供血不良所致,為腦血栓形成前期,這是中風的較近先兆。

2.頭痛、噁心、眩暈:頭痛由不定性變為持續性,部位亦由不定變為固定。有的比較劇烈,甚至噁心、眩暈,中醫認為是肝陽上亢,肝風升動,上擾清空,乃禍不旋踵之兆,為出血性腦中風的信號,此系腦血管高壓,管壁緊張之極,腦血管破裂的前兆。

3.頻發四肢麻木、行走跌跘:由於腦絡高度瘀阻、氣血不運,遠端供血不良所致,常出現於缺血性腦中風,腦血栓形成的前夕。上述先兆可發生於中風前數小時至數日。

二、中風先兆的防治

凡是有血脂肪偏高、動脈硬化、血壓異常者,宜隨時注意病情的控制,若是又有前述中風先兆,更需提高警覺,透過藥物治療、生活及飲食的調適,加強防治,以免不測。

(一)中醫藥的治療:

如前所述,缺血性腦中風先兆多半是痰瘀阻絡造成,故其治療原則為化瘀通絡、豁痰瀉濁。如溫膽湯、血府逐瘀湯都是常用的方子,澤瀉、膽南星、三七、丹參、桃仁、紅花、水蛭都是常用的藥物;運用這些方藥,可改善血濁、血瘀的情況。

若是出血性腦中風先兆,伴有高血壓者,則多半是肝陽上亢、肝風欲動之證,故其治療原則為滋水涵木、平肝潛陽並兼以豁痰熄風,方能避免中風的來臨。

常用的方子如鎮肝熄風湯、滋水清肝飲、天麻鉤籐飲等,常用的藥物如柴胡、白芍、生地、丹皮、夏枯草、石決明、牡蠣等;運用這些方藥,可改善血壓及常見的神經症狀。

(二)白果葉的輔助治療:

白果葉,即銀杏葉,是公孫樹科植物銀杏之乾燥葉。依照古書記載,有斂肺、平喘、止痛的功效,用於肺虛咳喘、胸悶心痛等證。

但根據現代醫學的研究,因其含有黃酮類成分,能擴張冠狀動脈及腦動脈,改善心、腦血液循環,降低血清膽固醇,鬆弛支氣管,故近年來用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高脂血症及腦血管痙攣等病,取得滿意的效果。此外,也有人用來治療耳鳴、暈眩、腦中風、記憶力減退及防止老化。

故對於曾經罹患中風或有中風傾向者,常會覺得手腳發麻,運用白果葉治療,能防止腦血流阻塞,有利缺血組織中有毒物質的排除。白果葉應用在腦部循環的改善及腦中風的防治,最是常用,西藥並有以之提煉,用來防治中風的。

但臨床上並非以白果葉生品煎熬飲用,而是以高濃度濃縮提煉之製劑治療,而且都配合了其他中藥辯證處方合併使用,方見療效。

(三)生活的調適:

情緒上不宜太過憂思悲恐,切忌暴怒,以防氣火上衝;不論腦力或體力勞動均不宜過度,避免一口氣工作很久。

俗話說:‘寒冬中風多’,入冬驟然氣溫下降可誘發中風,故病人宜特別重視保暖防寒,切忌手足受凍,尤其清晨五、六點正是中風發病率最高的‘奪命時刻’,更應添加衣物,有外出運動習慣者,最好先吃些食物果腹,並做好暖身運動再外出。

再者,中年以上應節制性生活,防止因房事過度而傷腎陰,水不濟火而誘發中風。有高血壓的人,最好不要睡棉花或鴨絨枕,否則睡醒容易頭昏,如果能改睡內充綠豆或加些野菊花和軟的通草的枕頭,會比較舒服。

(四)配合定期檢查:

對動脈硬化,中醫脈診頗有價值,尤其寸口脈的硬度對動脈硬化的發展可供觀察與評估;脈管硬者,血脂肪幾乎長年偏高,通過一定的防治後,寸口脈的硬度可有相應改善。

出現中風先兆後,除用中醫傳統的望、聞、問、切加強觀察外,並應積極配合現代醫學的偵測,如血脂肪分析、心電圖、X 光、超音波等檢查,以便及時治療。

(五)飲食控制:

飲食應以清淡為宜,切忌貪吃肥甘厚味、暴飲暴食、嗜酒酗酒。可多吃高纖維食物,如紅豆、黃豆、玉米、紅蘿蔔、蘋果、梨子、綠葉蔬菜及糙米飯等,不僅可以刺激腸胃蠕動,減少脂肪吸收,還能降低膽固醇,吸附體內的鈉化物排出,抑制血壓上升。

預防動脈硬化,可多吃些新鮮的海苔、海帶、紫菜和乾貝,茄子、芹菜和番茄則能降血壓;血壓高又痰多肥胖者宜多吃海蜇皮、蓮藕和荸薺,但若是血壓高偏又體虛頭昏,老是腿軟無力,則富含蛋白質且能軟化血管的海參、乾貝以及淡菜較合適。

(六)中醫保健方法:

脂肪與雜質多的血管,會影響血管彈性及血流順暢,不少中藥具有降低血脂肪的功能,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如澤瀉、山楂、何首烏、黑芝麻、草決明、黃精、茵陳……均被證實有降血脂的效果。

因此,平日以山楂加水煮後放冰糖當茶飲用,可以擴張血管、利尿和降低膽固醇;山楂也可以和何首烏同煮,多了養血和通便的效果;高血壓輕微的人可以用干菊花泡茶喝,或者再加些枸杞同煮服用;草決明也有降壓和通便的效果,一般煮後涼飲或加些菊花、麥冬一同飲用。

清代名醫瀋金鰲說:‘若風病既愈,而根株未能悉拔,隔一、二年或數年必再發,發則必加重,或至喪命’,這就是說,中風病容易復發,而復發時病情必然加重。

所以,曾經罹患過中風的人,其平時的養生保健,也是跟上述有動脈硬化、高血壓、中風先兆的人一樣,必須格外注意,否則,這顆定時炸彈,可能隨時引爆,到時候,神志昏迷、言語不清、口角歪斜、半身不遂等毛病,將會如排山倒海而來,對病人與家屬而言,都是後悔莫及的

来源:阿波羅新聞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