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製造及其他的閒話

作者:吾丁 發表:2010-04-17 21:5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我寫了一篇中國的民營企業吉利並購瑞典的老牌子VOLVO的文章,提出李書福的戰略一定是「買名牌,放棄國際市場」的推測,並指出,國際名牌一旦變成中國所有,前途不妙。

有好心的網友對我的觀點提出批評,說要看到我們中國的進步,我們也搞了導彈人造衛星之類的,我們的人也很聰明什麼什麼的,還好心地告誡我:要給他們時間,他們需要時間!

說實在話,我很理解這種寬厚和體諒的心情,但是,事實總是讓我樂觀不起來,因此我把這個問題再次提出來,說一些感想。

作為一個企業家,按照經營之道,他必須考慮他的投資是不是有效,以及投資會產生多少回報。當然,如果有的是錢,甚至拿美金當柴火蒸包子吃,那屬於極端的特例,不在論述之列。

如果考慮投資的回報,就必須考慮:市場在哪裡?這是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沒有市場,你賣給誰去?賣不出去,哪裡來的回報呢?對吧。

首先看國際市場。前文分析過了,VOLVO的汽車部門,先是被總公司賣給了福特,福特玩不轉,才轉賣給了吉利。也就是說,在國際上,VOLVO的家庭乘用車實際上已經日暮西山了。大家都知道名牌車有多少牌子,這就不用我說了,德國車,英國車,美國車,義大利車,對了,還有法國車(我老是把法國忘了)……名牌比比皆是,各有特點和優勢,對於消費者來說,買車的選擇太多了,多到你眼花繚亂,對吧?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去買一個被人賣來賣去最後被中國人接手的 VOLVO車嗎?

就算有,也是極少數,構不成消費人群了。

很明顯,李書福對於這一點非常明白。因此他從並購的那一刻起,心裏肯定就沒把「國際市場」當一回事兒。他的賭注押在哪裡?這不是明擺著嗎,他就是要依靠廣大的中國國內市場。

如果你認識中國的企業家,你就能明白這個現實問題:誰創業,都瞄準中國市場。他們的目標都是國內的消費者。這不是偏見,不是偏廢,而是現實。
你去開拓國際市場,跟文化截然不同的老外打交道,花費一大堆力氣和資金,回報卻少得可憐,事倍功半;而在國內市場,游刃有餘,如魚得水,回報豐厚,事半功倍。誰忽略了國內市場,這個企業家肯定失敗。

還有一點,前文也提到了,這個並購是給咱中華民族臉上貼金的行為,面子很光鮮,所以吉利的背後,直接是中國政府的資金支援,這一點大家也看到了。有了政府的支援,以後在國內市場上爭取份額,那還不是水到渠成?我說李書福精明,你們還不服。

果然過了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篇據說是什麼專家寫的文章,他的論點恰恰是李書福「立足國內市場,增產7萬臺就算大功告成」。乖乖,中國國內那麼多等著開「國際名牌」的消費者,再加上政府支援,增產區區7萬臺,那不是手到擒來麼。所以,李書福的如意算盤,保守地說,90%已經成功了。

至於為什麼說國際品牌一到了中國就算完蛋了呢,這個請大家參考我的「目標分數學說」。簡單地說,中國也有有錢人到巴黎買手袋,到義大利買皮鞋,但是一般人還是沒有這個條件的。他們能消費的,一般都是質量很差的產品。用目標分數表示法,他們一般消費30分到50分的產品,現在李書福給他們帶來了70分的產品,他們怎能不欣喜若狂。但是,你生產了70分的產品受到了歡迎,很抱歉,你就不可能生產80分以上的產品了——沒必要啊!對不對。相反,你會慢慢開始生產60分的產品,直到生產出太監的小鳥兒。

其實,從原點來說,中國的汽車工業與世界水平差距並不是很大的,你去看看當年的上海轎車,或長春的解放牌大卡車,都不錯,沒那麼差。可是,結果呢,越來越差,到後來呢——太監的小鳥兒,沒了。

話題說開一點,很多領域的產品本來都沒有那麼大差距,後來越來越差,到後來呢,也都太監的小鳥兒了。

有人說,我們中國人不笨,在某些研究領域裡頗有一些人才。這種說法也不算錯。但是,話分兩頭,中國人不笨,但是也不見得就比別人更聰明,最多跟別人差不多,一些尖子人才也不比別人差,僅此而已。至於整個國家民眾的普遍文化水準,那就在全世界倒著數了,我這麼說沒有人反對吧?

起碼,近代200年來,對人類文明整體來說,你中華民族啥也沒創造出來,交白卷。四大發明本來就是強詞奪理,起碼活字印刷,德國人就不服你。活字印刷在古代的中國和德國分別出現,互不相干,人家就不承認是你先發明的。

到了1949年嗡嗡嗡共和國以後就更荒蕪,具體我就不說了。現在資訊如此發達,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檢索一下,我們小時候聽到的所有所謂的「科技成果」,沒有一樣是我們獨自研究生產出來的。都是跟在別人屁股後頭,利用別人的研究成果,模仿,加工,然後仿造。比如核技術吧,主要是美國歸來的那些人,他們都是受美國的教育,腦子裡都是美國的研究成果,然後加上蘇聯的技術指導,包括竊取之類的,後來也有了核技術。當年吹噓的「人工合成胰島素」,也是這樣。

現在我提到一項中國特有的「技術」:針灸麻醉。很多人為此驕傲了很多年,但是很不幸,最近美國一個科技小組正式發表研究結論,經過20多年的跟蹤研究,所謂的針灸麻醉,無法收集到可靠和穩定的臨床證據,也無法用劑量來掌握其效果,因此這項麻醉技術不能被承認。有人說美國人就是沒有好心眼兒,淨說我們的壞話,我國70年代就成功地運用了針灸麻醉,當時我們的報紙還配圖報導,美國專家還在現場觀摩了呢!

首先說報紙報導。我黨的報紙到底有多少可信度,這我就不多說了。現在國內有個說法:任何消息,在人民日報否定它之前,都不能相信它是真的。這個說法的含義,我就不解釋了,我相信讀者的理解力。

其次,當年的針灸麻醉表演,現在已經真相大白。原來,當年在上海給美國專家小組表演的時候,病床低下藏著一個助手,上邊針灸麻醉,被麻醉者一旦疼痛難忍(他能不疼麼,根本就沒用啊),就悄悄地通知床底下那位,那個人就在下邊給他推一針麻醉劑。這就跟春晚的劉謙表演魔術一樣,到後來大家才知道,圍著他的所有人都是「托兒」,簡單地說,那不是魔術表演,那根本就是一個詐騙團夥。

針灸麻醉表演跟這個詐騙團夥如出一轍。也算光榮傳統吧。

又有人說了,你這傢伙就是不說中國的好話,技術無國界,竊取,誰不竊取呢,日本人當年不也是竊取美德的技術麼!這個說法有幾分道理,不全對。技術無國界是對的,日本當年發展之初,也的確是跟別人學習,當然也有模仿,但是日本人很快就掌握了事物的本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至於竊取,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日本遵守版權條約。這麼跟你說吧,日本自衛隊空軍的F系列戰機,海上自衛隊的宙斯盾級戰艦,都有,但這些都是先向美國交納了版權稅,拿到美國的許可證以後,再由三菱重工生產,配備給自己的部隊。順便提一句,老美空軍的戰機,海軍的宙斯盾戰艦,陸軍的坦克等等,很多都是三菱重工給他們生產的。再說遠一點,最近出爐的波音787,大部分重要部件,也都是日本的大企業提供的。再說得更遠一點,各位,請別忘了日本在20世紀初就有航空母艦。當年轟炸珍珠港的,那都不是吹的,不是讓我們蕩起雙槳划著舢板去的,那是航母編隊。航母製造技術和圖紙,都在三菱重工的抽屜裡。

現在說說「時間」的問題。
有些宅心仁厚的網友諄諄告誡我,我們的企業家們很努力,他們需要時間,要給他們時間。
坦率地說我不明白如何給他們時間。我只知道時間對於任何人都是最公平的,一天24個小時,一年365天,不管任何人都一樣。怎麼給你時間呢?我可以給你兩個饅頭,或者給你兩塊錢,但是我怎麼給你兩個小時呢……

現在說說我的感覺。

我感覺中國很快就會有航空母艦。真的,很快。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我知道現在就有一條航母停泊在旅順港,原名叫瓦良格號。

中國人正在刷漆。

刷完了漆,就有航母了。

有了航母,咱就啥也不缺啦!烏拉!

2010/4/15
東京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