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林志、曾寧:《世紀初就國家政治體制改革致中國政府和全體中國公民的公開信》

發表:2002-10-14 05: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曾先生,朋友們,來此信希望就廣泛的問題達成共識.
我們認為,中國民運在經過嚴重挫折之後應該深刻反省,應該把未來的每一個重大決策和行動都建立在歷史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上。

我們首先希望在以下兩個方面能與朋友們達成共識:

1.由於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因此,以從根本上結束專制制度,建立民選政府和自由平等社會為目的的中國民主運動是一個逐步向前推進的艱難歷程.它的主要特徵是漸進性,階梯性,它所主張和從事的社會變革有一個從胚胎向成熟遞進式演變的發育期或過渡型態.當前,我們所要爭取的不應該是民主社會的今天,而應該是它的昨天甚至前天.我們所要塑造的過渡時期的民主政府的形象不是光彩照人,完美無暇的自由女神,而是她的前身---一個還不討人喜歡的不倫不類的過渡形態.它既代表著國家朝民主化方向發展的總體趨勢,同時又容忍部分一時尚無法割棄的舊傳統的殘缺尾巴。

2.研究兩百多年來世界民主運動的客觀規律和中國民運的現存條件以調整我們的政治戰略是當務之急.在中國現今的政治版圖上,我們應該在堅持理性抗爭的同時,作一些有條件的讓步.以主動放棄部分近期目標和犧牲某些局部利益為代價來爭取執政黨! 高層儘可能多的要人對民主改革的認同.由於長期接受階級鬥爭的理論和實踐的教育,不少官方要員認為失去權力不僅等同於失去一切政治和經濟利益上的好處,而且還關連到他們自己的身家性命.因此,必要的讓步有利於團結,爭取更多人的參與,有利於避免樹敵過多和分散目標,有利於化阻力為動力.我們應該從實際操作上讓執政者感到,國家政治制度的民主化不僅對人民有利,對執政黨的健康發展有利,對他們個人也有利.在此,我們需要強調的是,讓步和妥協在古往今來的政治競技場中對於最終解決各種爭端起到了潤滑劑的作用,我們能否力爭在2011年即辛亥革命100週年時實現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直接選舉?10年前波蘭模式和臺灣模式為我們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很好的例證。

基於以上兩點我們希望由此在廣泛的問題上達成共識.

你們的朋友 全林志 2000年3月

再致朋友們

朋友們,來此信打算進一步談談政治戰略問題。

中國民主運動,除了要求自己揹負廣大人民群眾的希望,與人民群眾緊緊站在一起並加強自身? 耐漚嵬?還必須多做爭取和轉化工作,從執政集團的營壘中尋找儘可能多的合作夥伴,結盟其改革派,爭取保守派,孤立頑固派。

體制內改革派大有人在,這個估計一般說不會有誤.只是他們勢單力薄,處於不利之勢.我們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對其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政策也同樣報與掌聲,在其處境艱難時適當提供後援,促其壯大發達以成體制內的主流.。

要不要爭取保守派?如何爭取保守派?這在認識和具體操作兩個方面都是事關全局的重要問題.兩軍對壘,勢均力敵時,勝負常常取決於哪一方突然殺到一隻令對手猝不及防的援軍;這就像保持均衡狀態的天平上哪邊增加了一個法碼.保守派,在今天的政治較量中作用決不會小於這個法碼.保守派中相當一部分人良心尚未泯滅;相當一部分人是牆頭隨風草,自身利益是權衡其政治走向的著眼點和根據.因此,對他們不僅要在道義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而且還必須在利益上施之以惠,讓他們感覺到國家政治民主化改革也會為其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多年前,我們的共產黨英雄們在大陸搞土地改革所使用的辦法是剝奪,是暴力攫取原土地持有人的田產財器,不從者格殺勿論,一方歡樂一方愁;相反,國民黨在臺灣土改則是給予,! 是官方出錢買下地主的土地分下去,農民得到了地塊,而地主也得到作為發展工業所需的基金而一躍變成被我們總書記大人今天稱讚為先進生產力代表的企業主,兩全其美.國民黨在臺灣搞民主選舉改革是讓原政治元老們無
須受選舉程序限制就可在國家議會中擁有席位,這個辦法也是給予.
弱勢一方主動後撤,向強勢一方作出有條件讓步的成功範例歷史有之.楚漢相爭鴻門宴劉邦氏的禮讓,七七事變前共產黨土地政策從沒收到減租減息的調整和尊蔣等都是可圈可點的手筆.退一步海闊天空,只是讓步要有度,退卻要有節.

祝: 快樂健康!
你們的朋友 全林志
2000年11月6日

三致朋友
---對歷史的一點思考

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在經過了長期的民主革命的探索和奮鬥之後,封建專制就整體格局而言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我們是否能從西方?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