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又俠的表情再次引發關注 。(圖片來源: 视频截图 chenjing/看中國 )
最近,一段仅8秒的央视新闻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X上引爆热议。主角是大家一直在關注的人物: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红二代代表张又侠,在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主席台上的神态,引发外界无限遐想。
画面中,张又侠坐姿松垮、表情淡漠,与身旁正襟危坐的官员形成强烈对比。有人说他“昏昏欲睡”,也有人看出他那股“懒得装”的气场,像是在用身体语言表达:“你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老子根本不放在眼里。”
这段镜头迅速被自媒体转载。账号“世界历史宝爷”贴出视频后评论道:“张又侠瘫坐在主席台上,迷迷糊糊,无精打采。”这句话如同石子入湖,激起千层浪。网友纷纷留言调侃:“这是打瞌睡,还是被下药?”、“坐成这样,还真有点‘我自岿然不动’的味道。”
更有大胆的推测者直言:“这镜头不是随便放的,央视在‘丑化’张又侠。”
镜头语言的政治意味
熟悉中共宣传逻辑的人都知道,央视的镜头从不无意。每一帧画面、每一个角度,都可能藏着信息。
在这个高度紧张的政治时刻,央视为何偏偏选择播出张又侠这一段“瘫坐”镜头?是偶然的编辑疏忽,还是有意传递某种“信号”?中共的特點就是斗,裏面斗外面斗。這是從會場斗到場外來了,有點欺人太甚的味道。
不少网友敏锐指出:“央视是在用画面制造‘形象标签’,把张又侠塑造成一个失神、衰败、无力的角色。”有人称这是一种“政治PUA”,通过视觉语言暗示“他已经失势”。
这种推测并非空穴来风。中共喉舌在历史上多次利用影像暗示政治风向。如今,张又侠这副“不屑”或“疲态”的神情,很可能是在权斗的高压下,被推向舆论舞台的一枚隐秘信号。不過聰明的人,看到的是另一面。不管是央視還是央視背後的那個推手,最後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
权斗背景 异常的四中全会
据悉,这次四中全会竟有近60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缺席,数字远超往年。如此“人事空洞”的会议,本身就让外界质疑中共高层内部的权力裂痕正在扩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身为军委副主席、手握军中实权的张又侠,自然成为敏感人物。他的“松弛”,有人认为是“心中有底”;也有人解读为“对局势的冷眼旁观”,甚至是“对某种政治安排的不屑”。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分析指出:“无论这张照片是疲惫的真实写照,还是刻意安排的政治信号,都反映了中共内部神经紧绷的权力氛围。”
历史隐喻与现实联想
有网友将张又侠比作“三国时期的司马懿”:表面忍让,暗中谋算,心中有數,外表平静,内心有不可撼動的勇氣。
这种类比虽带戏剧色彩,却揭示出一种微妙的历史循环:当体制病入膏肓,真正的变局往往藏在沉默者身上。
张又侠的身份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他的父亲张宗逊是中共开国上将,他本人历经军中数十载,与习近平有着深厚渊源。
但在习近平不断清洗军中、数名上将落马的今天,连红二代也未必能安然无恙,只有張又俠穩坐軍中帳。
一位网友一针见血地说:“靠红二代搞政变?那是旧剧本。红二代现在早就被体制养熟了。”
一张“瘫坐照” 一场暗流涌动的心理战
这张“瘫坐照”或许只是一次无心的曝光,但它引发的解读远超画面本身。在中共的影像政治中,“谁被拍、拍成什么样”,往往比会议本身更重要。
张又侠这副姿态,既可能是疲惫,也是挑衅;既可能是放松,也是无声的抗议。但无论如何,这8秒影像已成为权力游戏的象征符号——一个正在崩解的权力体系,正通过影像泄露焦虑。
在四中全会缺席者众、军中人事频变的当下,这一幕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接下来几个月,中共军界与高层的风向,恐怕会更加诡谲。或许,答案正藏在中共内部那场无声的权力风暴中。
您怎么看张又侠的这张“瘫坐照”?是精神疲惫、刻意丑化,还是另有玄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见解。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