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联手亚太签矿约 川习会谈判筹码升级(图)

发表:2025-10-25 17:3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川普
图为2025年10月24日,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在离开华盛顿特区白宫南草坪前往海军陆战队一号之前,向媒体发表讲话,川普将前往亚洲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图片来源: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0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编译/综合报导)美国总统川普近期展开的为期五天亚洲外交之旅,标志着其任期内一次极具战略意义的重要部署。这次出访不仅是川普上任以来首度造访马来西亚、日本与韩国等关键区域,更是他就任以来最长且最具挑战性的国际出访。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中贸易战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此次亚洲行的核心战略目标十分明确:透过“先合纵后连横”的外交手法,在与中共党魁习近平举行关键性“川习会”之前,系统性地强化美国的谈判筹码,为即将到来的美中高峰会谈奠定更有利的战略基础。

美中贸易战的结构性矛盾与关键议题

当前美中关系正处于建交以来最为紧张的时期,双方已相互对对方出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并威胁可能全面切断关键矿产与高科技产品的贸易往来。这场贸易争端已经从单纯的关税问题演变为涉及国家安全、技术竞争和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全面性战略竞争。华府与北京之间的博弈不再仅限于贸易逆差的数字游戏,而是深层次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之争。

在这场复杂的经贸博弈中,稀土等关键矿产供应链问题成为了双方角力的核心战场。中国在稀土开采、加工和出口方面占据全球主导地位,这些稀土是现代科技、国防、能源转型等关键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近期,中国政府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措施来管制稀土与重要矿产的出口,这被视为对美国科技制裁的直接回应,也是习近平在美中贸易战中的重要战略筹码。

面对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战略优势,川普政府展现了强硬的回应态度。他公开扬言,若北京当局不收回相关出口管制措施,美国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产品另外加征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同时,川普政府也积极寻求多元化的供应来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行动便是本周稍早与澳洲总理艾班尼斯签订的具里程碑意义的关键矿产合作协议,旨在扩大美国获得战略性矿产的管道,减少对中国的过度依赖。

川普的多层次战略布局与外交攻势

川普此次亚洲行的行程安排体现了精心的战略考量和“加压—谈判—微调”的外交策略。从参加马来西亚举办的东南亚国家协会峰会开始,到访问日本进行双边会谈,再到出席韩国主办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峰会,最后以备受瞩目的“川习会”作为压轴,这一连串精心安排的外交活动形成了完整的战略链条,每一站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战略意义。

在马来西亚,川普将与东南亚国家领袖深入讨论区域经济合作、基础设施投资和安全议题,这对于平衡中国在东南亚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东南亚地区不仅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也是稀土加工和下游产业发展的潜在基地。透过加强与东协国家的经济联系,美国希望能够建立更加多元化和可靠的产业供应链网络。

与日本的双边会谈将聚焦于深化两国在高科技制造、半导体产业和先进材料领域的战略合作。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之一,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双方的合作对于重构全球科技供应链具有关键作用。预期双方将在半导体设备、精密仪器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达成更深层次的合作协议。

韩国方面的会谈则可能涉及更加具体的经贸安排。首尔当局希望借此机会敲定对美投资协议,以期获得美方的关税优惠待遇,保护其重要的出口产业。韩国在半导体、电动车电池和船舶制造等领域拥有竞争优势,其与美国的合作将有助于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

川普政府计划在此次亚洲访问期间与多个贸易伙伴签署经济与关键矿产协议。美国高级官员透露,这些协议旨在开发该地区的战略资源,建立更可靠的产业供应链,促进全球经济成长并吸引更多对美投资。虽然具体协议内容尚未完全公开,但这些举措明显是为了在与习近平会面前,向北京施加更大的战略压力。

川习会的现实预期与可能成果分析

对于即将举行的“川习会”,知情人士和国际观察家普遍采取了现实主义的预期态度。双方都不预期能够取得戏剧性的重大突破,更不可能完全恢复到川普第一任期就职前的相对宽松贸易环境。经过多年的贸易摩擦和战略竞争,美中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已经深度制度化,任何形式的“全面解冻”在短期内都不现实。

相反地,这次高峰会谈的重点将是“管控分歧、求小步、设机制”。双方希望能够在一些具体领域达成有限但可验证的进展,为未来更深入的谈判奠定基础。可能的临时协议内容包括:有限且有条件的关税减免措施、延长现行关税税率以避免进一步升级、中方承诺恢复或扩大对美国大豆和波音飞机的采购、美方在特定技术参数范围内允许更多高阶电脑芯片对中出口、以及中方适度放宽稀土磁铁等关键材料的出口限制。

除了贸易议题,双方也预期会讨论一些具有共同利益的合作领域。川普政府特别希望说服习近平加强对芬太尼前驱物走私的打击力度,这不仅关乎美国国内的公共卫生危机,也是两国可以开展实质性执法合作的重要领域。此外,是否延长即将于11月到期的非正式关税协议,也将是双方讨论的重要议题,这项协议的命运将直接影响短期内双边贸易关系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强化谈判地位,美国政府在川习会前还宣布了一项重要调查,旨在评估中国政府是否完全履行了2020年川普第一任期签署的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这项调查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川普政府在为未来可能对中国加征更多关税铺路,进一步增加对北京的压力。

风险评估与多重情境分析

基于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双方的战略考量,川习会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结果情境,每种情境都将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一种是“有限成果型”情境。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将宣布达成小型的阶段性协议,包括延长现行关税安排、在大豆和波音飞机采购上达成框架性承诺、在稀土磁铁和部分高阶芯片出口上实现技术性松动,并同意在芬太尼问题上加强执法合作。这种结果将有助于稳定短期市场预期,缓解投资者和企业的恐慌情绪,对农业、民航制造和部分上游矿产供应链产生正面影响。然而,这种有限的进展不会根本改变长期科技竞争和供应链重构的大趋势。

第二种是“停滞无果型”情境。如果双方在关键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会谈可能仅能释放继续对话的政治信号,而缺乏具体的实质性成果。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短暂的担忧和波动,企业在投资决策和库存管理上将维持更加保守的态度,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存在。

第三种是“再度升级型”情境,这是最不乐观的结果。如果双方在会谈中言词激烈或政策立场进一步强硬,特别是美方真正启动对中国产品加征100%关税的威胁,或中方进一步收紧关键矿产和技术出口管制,全球贸易战将进入新的升级阶段。这将推高全球供应链成本,加剧通膨压力,并可能严重影响全球科技制造业和绿色能源转型的进程。

从概率分析来看,考量双方都有管控风险、避免经济关系完全破裂的基本动机,“有限成果型”情境相对更有可能实现。但国际观察家也提醒,政治时点的敏感性、国内舆论压力和意外事件都可能影响谈判的最终结果。

战略意义与长远影响展望

川普此次亚洲外交攻势的最大战略意义,不仅在于为“川习会”营造有利的谈判环境,更在于系统性地重新配置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战略联盟网络。透过与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深度协调,以及与澳洲的关键矿产合作协议,美国正在构建一个以“供应链韧性”为核心的多边合作框架,旨在减少对中国的战略依赖,提升在未来长期竞争中的制度优势。

这种“横向拓展供应源、纵向补强加工环节”的战略布局,体现了美国对于复杂国际经济关系的深刻理解。即便短期内与中国的谈判出现反复,这种多元化的供应链网络也能为美国经济提供更强的抗震能力和战略缓冲空间。

对中国而言,如何在维护战略资源控制力与避免刺激对手加速“去依赖化”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课题。中国需要精准评估其在稀土等关键领域的杠杆效力,避免过度使用战略资源优势而促使美国及其盟友加速替代方案的开发。

对于亚洲各国和全球企业而言,这次川普亚洲行所代表的地缘经济重构趋势,要求它们必须在分散风险、强化合规能力和保持战略灵活性方面做出更加周全的准备。无论川习会的具体结果如何,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和区域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总结而言,川普的亚洲外交之旅代表了美国外交政策从过去主要依赖双边谈判向更加注重多边合作和战略联盟的重要转向。这种变化反映了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复杂化的现实,也预示着未来美中关系将在更加多元化和制度化的框架下展开。即便“川习会”难以实现重大突破,但双方能否在“控风险、求小步、设机制”的基调下取得有限而可持续的进展,仍将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地缘政治平衡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