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在香港立法会会议厅发表年度施政报告。(图片来源: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2月15日讯】坊间有人提出减少立法会议员的数目,以应付政府财政燃眉之急。其实不论从政治利弊以至成本效益看,“完善”之后的立法会,由于先天不足,注定浪费纳税人金钱,免不了沦为低效低能的组织。
新立法会(第七届)由2022年1月开始运作,早被传媒多次揭露其政治行为失德。有调查报道指出,2023年头八个月,立法会审议了24项法案,其中三分之二(16项)表决时,出席议员人数不过半数,并不符合会议最少出席人数的法定要求,因此即使全部支持,原则上表决理该作废。
不过,由于没有议员要求点人数,投票纪录不记名,立法会主席也视而不见,大家合力之下,违法勾当便“合法化”了。同时这类勾当并非偶一为之,更是惯常的串谋犯禁。如此下去,立法会目无法纪,竟可以为香港人立法,树立政治道德零蛋的坏榜样,又怎可说好香港法治的故事?
不出席不发言 两成议员放弃规定职权
类似情况亦出现在审批财政拨款的财务委员会。有报道指出,十五项拨款项目通过时,仍在席者不足全体委员三份之一。另一调查报道则发现,约五分一议员,在所有的财委会会议上不发一言,亦有一些议员待会议开始后便离场。此外,除立法会主席外,今年有七位议员选择不加入财委会,连同不发言的那一批,代表超过两成议员以行动宣示放弃《基本法》(第73条)规定的立法会职权。
不错,正是上述的马虎了事,驱动现届立法会以高速审议及通过法律。根据政府财政预算案文件,立法会于2023年审议及处理的法案共4077页,是2017/18(1972页)年度的两倍有多。以违规手段通过大批法律,但合法性成疑,是巧取豪夺而绝非高效率表现。
研究文件报告与传媒互动大幅下降
反观其他议会工作 ,在在说明立法会功能正在萎缩。先看议会工作,2023年比起2017/18年度,有助政策讨论的指定研究文件及背景简介资料(以页数计)少了大约四成,委员会报告少了16%,印发给行政管理委员会及辖下委员会的文件少了七成,反映立法会主动性降低,较少通过研究、资料搜集、发表报告等,凝聚议员共识,影响社会舆论。
再者,立法会与传媒互动亦大幅降低。由立法会统筹的采访活动,以小时计,2023年(215小时)比2017/18年度(364小时),少了四成,访问及简报会则少了三成,新闻稿也少发了四成。传媒对立法会注意力大大降低,主要由于立法会的活力今不如昔,可以从三方面反映出来。一是立法会全会及委员会会议的广播时数少了42%,放上YouTube 的会议录像及官方活动片段时数少了30%,而立法会会议官方文字记录(以页计)也少了20%。加上政治观点清一色,就更难制造公众话题,更不要说主导社会议程。
处理公众申诉方面,2023年对比2017/18年度,新案件数目下降25%,若非社会问题大幅改善,就是市民不信任新议会,而完成案件的数目更大减33%,若非申诉异常棘手,就是议员能力或功夫不足。单从会议及现场考察问题次数骤降超过七成,令人怀疑议员是否未尽全力,而转介相关委员会的个案亦少了三成,也反映议员的追查力度不足。
“爱国者”议会访客与民望骤减 但总支出却升近三成
最后,立法会在公众参与方面亦一落千丈。随住北京以“完善”制度之名,杜绝民主派人士参政,西方国家议员及官员对此不以为然,亦鲜有到访立法会,接待数目下降可以预见。奇怪是接待本地人的导赏活动都显得不受欢迎,学生参观立法会的次数少了三成多,参与人数少了四成,而接待公众的活动次数更少了65%,人数更骤减68%。另一个重要数字是其他访客也大幅减少六成半,代表议会与民间的互动急降,相信是立法会清一色“爱国者”的格局所致。民主派活跃人士绝迹于立法会,因为再没有声气相通的议员可以借助,立法会也不再是供不同派别的市民参与公共活动的枢纽。
眼前的立法会自败信誉、监察不力、行动力不足、影响力消退、处理申诉低效、公众支持骤降,但总支出却比五年前不减反升接近三成。若及时壮士断臂,趁年尾换届大幅裁减议员人数(由人大议决取消表现不济者的议员资格亦可),或能挽回少许民望,否则香港人艰难度日之际,还要不计效益豢养这批“爱国者”,则不仅无助特区财政,更有损统治者同样赤字连年的政治威望。
责任编辑:初新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