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8日,黎智英抵达西九龙裁判法院。(图片来源: ANTHONY WALLACE/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2月11日讯】黎智英案周一(10日)续审,控方引用黎在《苹果日报》专栏及访问,指其向港人灌输毫无根据的恐惧,目的是煽动仇恨政府;黎否认,指控方“一派胡言”,强调自己只盼市民获充分资讯,知悉修例可能造成的危机。惟其同意是利用《苹果》作反修例工具,但他没与员工讨论此点,强调当时市民反对修例,编采高层需反映市民情感并以此为报道基础。
警捡取黎手机时Twitter帐户在登入状态
控方庭上展示黎的Twitter帖文,在2020年7月22日提及世界不能信仰中共,同时转发“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就英国中止与香港引渡协议的帖文;黎指,帖文由李兆富撰写,他没留意转发部分,也没想过帖文会否违反国安法,重申同意内容并会对此负全责。控方再问黎在国安法实施后,有否着IPAC创办人裴伦德停止鼓吹中止引渡协议,黎回答:“裴伦德与我根本无关系,我不能叫他做任何事情”。黎又不同意控方指,他透过同意在《苹果日报》显眼处报道、及在Twitter发帖文以展示对IPAC支持,并指自己当时没想过在国安法实施后,是否对外国组织或政客对国安法的回应感兴趣。
而就他早前供称,其Twitter由李兆富协助经营,帐户追踪的外国政客或官员均由李处理;控方质疑警方捡取黎手机时,其Twitter帐户仍在登入状态,反映他实经常使用Twitter。黎就否认并指自己不常使用,也不知有通知功能。
控方续展示黎转发的另一帖文,为《苹果》有关美国前领事促请华府为港人提供政治庇护的英文新闻,并表示“感谢前总领事”及指举措“对我们抗争行动是好资源”,又加上“SafeHarborAct”及“PeoplesFreedomandChoiceAct”的标签。
黎确认自己有读过中文版本的新闻,控方就引报道指内容涉《安全港法案》及《香港人民自由和选择法案》,黎指自己对法案名称不敏感,没留意相关内容,又指标籖由李兆富所加,他不知法案内容,故无法说同意或不同意,但他同意帖文内容。
同意控方指提出跟进冲立会事件报道方向属编采指示
控方其后就黎智英向《苹果》编采高层下达的编采指示作盘问,黎再确认“做大”陈方安生见彭斯新闻及头版发起“一人一信救香港”,是他仅曾作出过的编采指示,而前者是源于美国前驻港总领事郭明瀚的建议。控方就展示黎在2019年7月2日跟时任动新闻总监张志伟的讯息,转发予时任副社长陈沛敏,称年轻人冲立法会事件令其心情沉重,并问:“你们认为泛民善后工作有什么该做令运动可以持续?好彩市民对年轻人闯立法会是多少有些体谅,损害可能不太大,你们认为呢?”黎其后再问及“明天是否集中做年轻人的心声,尽量为他们在这件事上争取市民谅解和支持,得以平反?”
陈当时回复“当然一定有些人不认同冲立会,但这些人也不会因此变成认同林郑。我们明天会再做。”黎再指,“尽量大做特做令年轻人获得同情,令指责他们的市民反省”。控方庭上问黎“平反”什么,黎指因年轻人做了可怕的事,故望他们获平反;控方追问指即使年轻人行动激进暴力,黎是否仍望争取市民同情?黎同意,并指他盼市民可理解,令运动得以延续,又同意控方指“尽量大做特做令年轻人获得同情”属对陈沛敏的编采指示。
控方另展示黎于同年3月底发给陈沛敏的讯息,称:“沛敏,今日头条做得很好,只是没有说做大陆新闻分分钟被视为揭露国家机密,和批评中国政府文章会被标签为颠覆国家安全等罪名,但很好了,请继续做在大陆做生意的香港商人面对的危险,吓坏那些生意佬让建制派不敢造次”。
黎指他只是给予意见,非下达编采指示;控方就指黎的目的是向港人灌输恐惧,令他们反对逃犯条例修订。黎回应,其原意只望香港人获充分资讯,知悉修订带来的危机。
黎游行时受访称修例后“传媒冇得做”
控方接续引《苹果》2019年4月1日的报道〈黎智英:倘修例传媒冇得做〉,为黎游行期间受访内容:“呢单嘢过咗,我哋冇得做㗎!传媒冇得做㗎!你话报道大陆新闻,佢话你揭露香港机密;你批评佢,佢又话你颠覆国家政权,咁就冇㗎嘞”;控方指,修例背景源于一宗谋杀案,目的是堵塞法律漏洞,将疑犯引渡回台湾;黎回应指“这只是借口”,强调“若这是当时人们相信的事,就不会有百万人上街示威”。控方再指修例与传媒完全无关,黎就解释,修例关乎中国政治决定,若报道新闻被视为揭露机密,批评政府被视为颠覆国家,就跟传媒大有关系。
控方续质疑,即使黎逻辑正确,修例仍与传媒无关,黎再回应:“之前你不会被送返中国受审”,指修例影响新闻自由非他一人意见,报道亦引述浸大新闻系前助理教授杜耀明持相似意见。
控方指黎对中港政府提出毫无根据的指控,黎表示不同意;控方指黎刻意混淆事实作误导,目的是煽动仇恨及不满,黎此时以“一派胡言。我不同意”回应。法官李运腾就问黎,是否利用《苹果》作反对修例工具;黎同意,但在李官追问下,指没与员工讨论此点,强调当时市民反对修例,《苹果》编采高层知悉报章需反映市民情感,故一直以此为报道基础。
否认控方指其专栏文章捏造事实向读者灌输恐惧
控方之后展示黎的专栏文章〈请站出来保住最后防线〉,内容提及“引渡恶法”的作用,黎庭上解释自己在文中,是借用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的理论,说明恐怖袭击的恐惧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影响,就如逃犯修例修订对港人的影响。控方遂质疑修例与内地监控完全无关,黎指自己只是作合理推测,预测港人若被吓退,就会发生内地的事情。
法官李运腾就关注指心理学家所说的恐惧是不理性,问黎是否指人们对修例的恐惧也不理性;黎同意,控方就直指黎捏造事实,有意向读者灌输恐惧,黎否认并重申,是借用心理学家理论作预测依据,提醒读者修例后可能发生的事。
法官杜丽冰就质疑黎文中指“做生意的人只好买官员的怕,寻求得到官员的保护而付出保护费,因此贪污违法将会成为香港无可避免的现象”,与人们心理反应无关;黎解释其意思是若人们屈服于恐惧,会发生有关事情,惟坦言自己的预测“或许有点过火”,同意法官追问指,其意思是共产党会利用港人恐惧行事。
曾向泛民领袖提议动员包围礼宾府
另就控方展示黎向李柱铭、何俊仁、李卓人及李永达发出的讯息,提及包围礼宾府,要求林郑与市民或泛民对话,以及动员各行各业发表抗议声明;黎在控方盘问下否认是在幕后提供反修例运动的策略,强调只是抛出想法,又因如果林郑不对话,人们就必须发声,同意期望透过连结泛民引起关注。
另控方亦展示黎与陈沛敏的对话,显示陈发送“请投票止警暴”标语海报,黎当时回复“看到警察身体较多,因而残暴效果更大,请再给我看,谢谢”、“感觉不是很暴力”等。黎确认,当时希望海报强化警暴效果,强调是基于事实,海报原意是印给泛民,后来决定随报附送,可能与当时临近区议会选举有关,但他不知谁人决定印海报,否认其回应属编采指示,强调“编采指示是What而非How”,当时为陈沛敏主动咨询其意见,他才建议海报在美感上如何做得更好,非指示要更换照片。
责任编辑:清浅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