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方法让你轻松摆脱情绪勒索(图)

作者:林萃芬 发表:2023-03-25 06: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如果你很容易产生罪恶感,就会容易被“罪恶感陷阱”缠住。
如果你很容易产生罪恶感,就会容易被“罪恶感陷阱”缠住。(图片来源:Pixabay)

常见的“罪恶感陷阱”有些话听起来里面似乎没有责备的字眼,却会令人觉得浑身不舒服,甚至自我怀疑“对方也没有骂自己,何以会觉得难受?”其实不是自己“感觉有问题”,而是这些话中暗藏了会引发“罪恶感”的陷阱,不妨自我觉察一下。如果有的话,就代表你很容易产生罪恶感,更容易被“罪恶感陷阱”缠住。专业谘商心理师林萃芬在时报出版的《从说话洞察人心》一书中提到一个故事,担任业务经理的玟瑛,说话语气总是那么的坚定温柔,不容打一点折扣。玟瑛最令同事津津乐道的本领便是,本尊坐在办公室,就能用电话指挥千军万马在外面冲锋陷阵。她最常挂在嘴上的名言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懂得善用员工的每一分钟。”这句名言也适用于爱情。

玟瑛非常善于利用男朋友正宇的时间,来减轻自己的负担。每当她要离开办公室的前半个小时,就会打电话给男朋友正宇:“亲爱的,我知道你最体贴了,待会可不可以来接我,然后一起去吃晚餐,好不好?”在玟瑛的温柔请讬之下,正宇不管手边事情再多,都会努力排开,准时来接玟瑛下班。通常,在正宇接玟瑛回家的途中,玟瑛亦会习惯性地想想:有没有什么事情要请正宇帮忙的?“对了,正宇,我忘了去照相馆拿洗好的半身照,可不可以麻烦你抽空帮我拿一下?”正宇边开车边皱眉说:“好吧!给我地址,等下我帮你去拿。”玟瑛立刻用感激又崇拜的口吻对正宇说:“我就知道,你最好了,只有交代你,我才能放心。”

此外,在安排活动和行程的时候,玟瑛除了为自己安排,也会顺便为正宇安排。“这个星期六我要回家陪我妈,你要不要一起来,我妈说,她会做你最喜欢吃的菜。”玟瑛兴奋地邀请正宇,语气中充满了期待。“可是,我已经和同事约好去看资讯展了。”正宇因为心虚的关系,声音突然低了下来。“好久没看到你,我妈一定会很失望你不能来。”说这句话的时候,玟瑛的脸上笼罩着一朵乌云。正宇似乎感受到这股低气压,立刻安慰玟瑛:“玟玟,下次我一定陪你回去,这次就自己回家,好吗?”听到正宇不能陪自己回家,玟瑛脸上的乌云瞬间结成冰霜,声音冷冷的说:“下次谁晓得什么时候有空,而且我已经跟妈说你会去,我妈连菜都买好了。”

“你怎么不事先问我一下?”看到玟瑛的反应,正宇开始焦急起来,不知该如何处理?“你又没跟我说星期六有事,算了,你跟同事去看资讯展好了,我会和我妈说,你是大忙人,我请不动你。”外人听起来会以为玟瑛已经妥协,但正宇很清楚玟瑛话里的含意,尤其是最后那句话,简直比命令他还要难受。长辈的盛情如何能辜负?正宇只好打电话跟同事商量:“可不可以改天再去看展览?”接着又用抱歉的口吻跟对方说:“若是不行,就请你自己去看,因为我家里有急事。”

察觉罪恶感陷阱,不被其掌控

上面故事中的玟瑛很善于使用“罪恶感陷阱”,来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表面上他们会用商量的口吻征询对方的意见,但实际上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当对方的作法与安排跟自己不同的时候,他们就会使用“罪恶感陷阱”让对方难过,再让对方自动改变心意,配合自己的安排与需求。另外,会使用“罪恶感陷阱”的人总是觉得自己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其他人都必须全力配合,万一对方无法优先处理,他就会认为对方“不重视”自己。所以,碰到善于使用“罪恶感陷阱”的人,若不适时反应内心的感受,那么自主性便会像流沙般,一点一滴被掏空殆尽。

懂得辨识“罪恶感陷阱”,远离情绪勒索

有些人的说话方式,听起来好像在责备自己,却会让听者觉得很不舒服,例如:“我是个失败没用的妈妈”、“都怪我不好,没把你教好”、“你是在怪我吗?”、“都是我的错,我就是该死”,父母说得满腹委屈,却会让孩子听得怒火中烧,越听越不是滋味。会利用“罪恶感”来操控对方的人,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却会藉着一句又一句的“罪恶感陷阱”,试图让对方“良心发现”,进而了解他们的心意,满足他们的需要。

谘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当事人都身陷“罪恶感陷阱”中痛苦争扎,无论他们提供对方多少资源、付出多少金钱、多么努力满足对方,对方都依然觉得不够多。这些会设下“罪恶感陷阱”来获取关心、金钱和资源的人,往往会忽略自己的能力,也会忽略对方的付出,更会忽略自己的语言带给别人的压力有多大。

如何发现自己常常陷入罪恶感陷阱

想知道谁会让自己产生罪恶感吗?方法很简单,回想一下:在什么时候,跟谁在一起,为了哪件事情,你会不断想要伸出援手,帮助对方?万一无能为力,就会感到内疚自责。如果内心常常出现自责的声音:“都是我不好。”、“没有帮他,没有关系吗?”、“都是我害的。”、“这样他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是不是我真的没有做好?”、“很抱歉、对不起。”、“不要造成别人的困扰。”、“不要去麻烦别人。”如果有的话,就代表你很容易产生罪恶感,更容易被“罪恶感陷阱”缠住。

通常“罪恶感”很强的人“道德感”也很强,很容易自我责备,总觉得自己违背了道德规范,没有符合做人的原则,自动会对别人的遭遇产生懊悔遗憾的感受,进而引发沮丧、焦虑、难过的复杂情绪。另外,容易有罪恶感的人,多半会避免自己去麻烦别人,一旦接受了别人的帮忙协助,又会产生源源不绝的罪恶感。

放下自责,掌握快乐人生,专家教你打破“罪恶感陷阱”

长期被“罪恶感”包围,对心理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一方面会无意识地背负周遭人的大小责任,心理负担自然沉重;另一方面内心又不断自我责备,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别人,害怕会发生不好的后果。林萃芬心理师解释,想要降低“罪恶感”,第一步是区分“自我省思”与“自我责备”的不同。我们可以思考:自己有没有哪里需要调整,而不需要责备自己“都是我害的”、“都是我没有做好”。

第二步是区分自己的责任与别人的责任。过度承担别人的责任,不只会让自己身心过劳,更会让对方忽略自己拥有的能力,把心思都放在如何设下“罪恶感陷阱”,间接指使别人为自己负责,长久下来,反而失去良好功能。解除“罪恶感陷阱”,既能让自己身心健康,又能让对方发挥功能,形成正向的心理循环。

(本文节录自时报出版的《从说话洞察人心:摸透对方心理,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轻松驾驭人际关系》一书)

来源:时报出版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