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暗中被自己的女儿出卖。图为1949年2月,周恩来在西柏坡与邓宝珊、傅作义合影。(网络图片)
傅冬菊1922年出生在山西太原,是国民党将军傅作义的第一个孩子。
傅冬菊在重庆南开中学读书的时候,就参加进步组织“号角社”,还曾受到周恩来接见。1945年傅冬菊大学毕业后,应聘进入天津《大公报》成为一名记者。此后,《大公报》副刊上经常刊登一些别人不敢登的进步文章,傅作义感觉到女儿很可能受了共产党的影响,就让当时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给她办了护照,劝她出国深造,傅冬菊对父亲说:“在国内,我可以为国家做许多事情。”最后,傅冬菊说服了傅作义,留在父亲身边。
傅冬菊盗取保险柜机密 出卖父亲傅作义
1946年国共谈判破裂,共产党的生存发生危机,急需了解蒋介石的全面部署,傅作义将军当时是华北地区的最高指挥官,经常去南京开会,从他入手无疑是一办法。24岁的傅冬菊接受了共党组织布置的任务,回北平“看望父亲”,准备窃取傅作义寝室保险柜里保存的所有最重要机密。虽然傅作义开保险柜从不回避女儿,傅冬也知道保险柜的密码,但保险柜的钥匙,装在父亲的上衣口袋里,白天不离身,晚上放在枕头下。
为了拿到这把钥匙,傅冬菊把脑筋动到同父异母的五岁小弟弟身上,她买了几块价格昂贵的巧克力糖和小弟弟做了一笔交易,让他从父亲上衣口袋取出钥匙交给她。傅作义下班回家,得宠的小儿子爬到爸爸怀里,撒娇要爸爸讲故事,并乘机拿走爸爸上衣口袋里的钥匙,交给了大姐傅冬。
就在傅作义又去开会时,傅冬菊进了父亲的卧室,用密码和钥匙打开保险柜,拿起照相机,将最重要的军事材料拍摄下来。随后,把钥匙还给小弟弟,让他放回父亲的上衣口袋。任务完成后,傅冬又送他几块巧克力,并让弟弟拉勾发誓,保证永远保守这个秘密。组织很快得到这个胶卷,称之为“这是解放战争初期最重要的军事情报”。傅冬出卖了父亲,也出卖了国民政府。
傅作义对共产党并无幻想,后来,共军逼近北京时,是否把华北和六十万军队交出,这个责任感和现实状况使傅作义心情非常矛盾,他痛苦到“经常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以头撞墙,咬火柴头想自杀”。而傅冬菊不但无动于衷,而且着急催促父亲赶快投降。
由于女儿的出卖 共产党对傅作义的情况了如指掌
1948年10月,傅看到大势已去,便密电求和。由于女儿的出卖,共产党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自然不理。相反,11月,林彪率130万大军入关,直逼京津。直到打下天津后,才正式接受傅的求和。
1895年6月27日出生的傅作义,1974年4月19日在北京医院病逝,终年79岁。33年之后的2007年7月2日,他的长女傅冬菊也在北京医院去世,终年83岁。
傅作义去世后,人民日报社资深记者傅冬菊住的是二十几年没有装修的老房子,只有布面沙发等简单家俱。虽说顶着“离休干部”的名义退休,但她和那些真正得实惠的“离休干部”相比,什么也没有。她一直病病疡疡,有限的那点退休金除了大量开销用于吃药,还要支付保姆的工资。去世的前几年,政府要房改,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几次向她催要房款,她竟拿不出钱来买房。
傅冬菊年轻时,对理想着魔的傅冬菊舍弃了父亲为她安排的出国留学、背叛了疼爱自己的父亲,成为组织安插在父亲身边的一名特工。傅冬菊临终那年是2007年,此时她已经卧床两年多,贫困交加,当年求她办事的许多人早已身居高位,哪个人说句话都能够改变她的处境,但直到临终也没有人去看望她。
她曾说,想写一本父亲的回忆录,但最终没有动笔,她说现在才发现自己对父亲的了解实在太少了。她还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她慢慢的可以理解父亲当年的做法。但已经为时太晚。1984年,人民日报记者金凤曾对傅聊天说:“傅将军的一生是很值得写的……”傅打断了她的话:“茶已凉了,要不要我给你冲点热水。”
责任编辑:陈天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