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本末】在夹缝中的香港(图)

作者:利世民 发表:2022-10-17 14:3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时评人利世民认为,过去一百多年香港一直在夹缝中生活。图为维多利亚港。(摄影:庞大卫/看中国)
时评人利世民认为,过去一百多年香港一直在夹缝中生活。图为维多利亚港。(摄影:庞大卫/看中国)

【看中国2022年10月17日讯】假如要用一句说话概括香港的历史,我会说:“在狭缝中存活。”

1841年琦善与义律私下拟定《穿鼻草约》割让香港;这件事原论北京抑或伦敦,都是既没有事先被知会,而事后亦极力反对。琦善在往后的历史,背负了丧权辱国的污名。另一边厢的义律,也被维多利亚女皇召回,因为他办事不力,只争取了一个“鸟不生蛋之地”。

琦善和义律,两个奠定了香港命运的人,却差点成为历史罪人;在大国的角力之间,做对事的人,未必有好下场。

义律被召回伦敦后,砵甸乍接任为香港第一任总督。1842 年,大清由两广总督耆英代表,与英国谈判签订《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之后耆英一直为大清与各国周旋,但在1858年,耆英还是被道光皇帝赐死。

另一边厢,由伦敦派驻香港当总督的,最初几位都视管治这个地方为苦差,直到1877年轩尼斯出任香港总督后,情况才渐渐好转。其实当时大清也经历太平天国后,经济和社会相对稳定的日子,而当时大清和英国的关系,也是友善融合的。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占了全球经济产出的三分之一;大清既没有条件亦没有必要与英国敌对。在通俗文化如小说、电影等,将大清与英国的两场战役放大,却没有见到在其他的时间,两个良好正面的关系。

大清覆亡后,新中国的矛盾不断,到1978年才有重回正轨的机会。但当时的英国已经不是世界强国;亦有理由相信,当时美国为了换取中国支持以制衡苏联,不惜以香港作为代价。所以,与其说是中英就香港前途谈判,倒不如是整个自由民主世界,自1970年代,以香港作为赌注,换取中共统治下,中国大陆走向开放的一个机会。以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佛利民曾经讲过,香港的意义就是要改变中国大陆。

曾几何时,香港的确影响着整个中国大陆的文化、经济和社会。还是要多得过去百多年来,有许多人不顾北京和伦敦,反而从当时他们眼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结果让这个地方出了许多人和事,最终反而成融和中国与国际关系的关键。

管治香港不容易,除了这个地方本身的利益,更难处理是北京与香港、北京与世界之间,也有各种千丝万缕的矛盾。但历史的教训似乎告诉我们,这个地方的官员要做对的事,往往就要有勇气和担当去对宗主国对不。

当香港不由自主,这个城市的功用也渐渐消失。远的不说,单看这防疫措施,我可以肯定说,香港每个人心底里都相信复常是最合理不过的事,但偏偏当前的官员,却没有权也没有道德担当,从香港本位作出决策。我知道,要逆北京的意旨是不容易的,过去有不少人因此性命不保,但从历史角度,这些人却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为世界做了件好事。

在夹缝中的香港,要做正确的事,就要有智慧去反过来影响宗主国,最低限度也要有勇气去坚持自主。否则,害了的不只是香港,也害了整个世界的融和。目前中国与世界的矛盾,也就是从香港失去自主自由开始。

利世民
追踪作者:linktr.ee/leesimon.me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