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巨谍俞强声出走的前夜(一)(组图)

作者:贺信彤 发表:2022-07-29 1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7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红色巨谍俞强声出走的前夜
红色巨谍俞强声出走的前夜。(图片来源:作者授权使用)

编按:1985年,中国国家安全部官员,根红苗正的“红二代”俞强声出逃美国,轰动世界。俞强声的出走,让中共情报系统“大地震”。俞强声为美国提供的情报,使美国识破了潜伏中央情报局40多年的中共间谍金无怠;俞强声披露的法国外交官伯纳德.布尔西科为中共窃取法国情报一事,以及伯纳德.布尔西科与时佩璞的故事被改编成百老汇话剧〈蝴蝶君〉与同名电影,也令人惊艳。

从1985年至今,“俞强声出走”,依然是中国和美国,官方和民间的热门话题,经久不衰。但是在此期间,极少见到来自知情人的叙事,而本书《红色巨谍俞强声出走的前夜》,就是知情人贺信彤女士的力作,颇具戏剧性。

本书原本计划在2015年,也就是俞强声出走30周年时发表,但当时由于香港铜锣湾事件发生,本书一直没能和读者见面。在此感谢本书作者贺信彤女士,其先生徐文立授权《看中国》登载本书,为广大读者提供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件事情。

身边的人

1973年初,我休产假五十六天之后,回到北郊那作坊式工厂上班,在我原来的办公桌后,是一位邹姓男坐在了那,见我到来,他微胖的脸上滑过一丝丝尴尬,不自然地朝我点点头,笑笑,算是打招呼,然后,轻咳一声,好似吞下了一小颗定心丸,面部切换成另一副表情,然后故作镇定地低头去“忙”手头工作。他是政工科科长马泽普的小舅子,借了我生小孩之机,他姐夫把他从工人岗位上挪到了这个办公室。我拉了把椅子,坐在办公室中央,和同事们聊天,然后到办公室外散步,去食堂吃饭……,一连几天,似乎没人对我的工作有做另外安排,可原来属于我的那座位显然没有再还给我的意思,没谁跟我解释什么,我失去了原有的工作,回家告知我先生“上班”的窘境,他提笔就给我起草了调离申请。

政工科马科长总是笑眯眯的:“现在局里在市里头新办了一个学校,你愿意,我就帮你调去吧。”很快,我调动了工作。

我的新单位是市二商局所属中专学校,文革前,这是所局属技工学校,毕业后的学生多分配在局系统内做售货员,或局属食品加工厂当工人,文革中这个技校解散了,现在恢复了起来,几年功夫,随着上面重视教育的舆论高调,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校园也快速地从技校升为中专,而后加办七.二一大学、电视大学、大专,最终成为全国重点中专……,美其名曰紧跟中央,重视教育。新的领导,新的教职员工,大家“战斗”在教育事业上。

因为单位新组建,就凸显个新字,那会儿,文革还没有完全结束,文革后期,中共为了稳定局面,几乎所有局级单位都要接受军管,商业局进驻的军管解放军来自海军大院,军队的干部很快成为了地方上的意识形态领域、行政上的一把手,于是海军大院支左军官们的妻子们,依据丈夫的级别顺理成章地分别成了我们学校的二位副校长、政工科科长、政工科科员、以至校职工;历史沉积的案子也赶上要落实政策的当儿,于是博古的儿媳、鲁迅没过门的孙媳妇,北京卫戍区副司令早年丢在乡下的和原配妻子生的儿子,本局、外局领导们的家属子女也纷纷调来作了教员、图书管理员、资料员,打字员……,总之新职工多多少少都有点来头。

季颖——俞强声的妻子

她和我在一个办公室,来得较晚,她身材敦实,个子矮小,其貌不扬,甚至有点寒碜,皮肤粗糙且黝黑,喜欢笑,一旦笑起来,便肆无忌惮,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她反应机敏,说话犀利,人极聪明。

那时,每周有两个半天“政治学习”,无非读报纸,念文件,或开全校大会。每到学习时间,男同事抓紧打扑克,女同事忙着织毛活,每人面前一杯茶,赶上正式开会,台上的各位领导如拉洋片一样挨个儿讲话过瘾,台下面的人或朦胧养神,或开小会、偷看小说,亦或彼此传个小纸条,说说悄悄话。虽然不务正业,同事之间彼此感情联络频繁,相互很是热络。

“最想什么?”是季颖的纸条。“看个内部好电影。”我回传给她。她站起来,食指举起,是作给会议主持者看的,意思是去方便一下,并悄悄朝我挤挤右眼,悄然离开,一会儿,转回来,靠近我坐下,笑着说:“命不错呵,刚给我们那位(她丈夫)打了个电话,他说,明天晚上他们部里有内部电影,外国的。咱们一块儿去!”第二天,季颖没有上班,她给我来了一个电话,“我TM的倒霉了(来例假),特疼。待会儿,你找个辙开溜,到文化宫门口,我们那位把票给你,今晚,我们俩就不陪了,你们自己去吧。”“文化宫?我又不认识他,那儿那么多人…”话没说完,季颖噗哧笑了。“放心,今儿你收不到票,罚我!”

我骑车来到文化宫前,人山人海!扶着车把,四下张望,心中暗自想着:“冒傻气的(季颖的绰号),岂止罚你!”霎时,一个瘦高的男人笑盈盈地站定在我面前,“等票呐吧?”“俞强声?!”他灿烂地笑着点头,“是我,现在都5点了,你回去做饭,吃完饭再去看电影,恐怕时间太紧,我带来四张票,今晚两张,明晚两张,电影一样,你看哪个时间合适你们(我和文立),我和季颖就不陪你们了,有机会咱们再聚。”“那不是浪费了吗?”“你说票吗?不会,有的是人要。”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阳光、潇洒、可亲。再后来,我们两家相互来往,彼此也更亲近了。季颖在学校第一个告诉我,她先生是公安局的“雷子”(便衣警察)是专门跟踪西方老外的。她先生是高干子弟,父亲是黄敬,母亲是范瑾……。

其实,季颖也可能不十分清楚,她公公黄敬是中共元老,原名俞启威,又名俞大卫,俞明震之孙,浙江绍兴人。黄敬出自著名世家山阴俞氏,不但名人众多,还跟许多知名的家族结为姻亲。父亲俞大纯曾任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堂叔俞大维,曾任中华民国交通部部长、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堂弟俞扬和,娶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的女儿蒋孝章为妻。黄敬早年投身学生运动,加入中共。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与姚依林等领导了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期间,进入中共根据地,成为中共高层领导人之一,是首任中共天津市市长、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国家技术委员会主任。

1932年,在山东大学求学期间,20岁的黄敬(俞启威)与在国立山东大学图书馆工作的18岁的李云鹤(江青)同居,并介绍她加入共产党。1933年黄敬被捕,江青去上海加入演艺界,先后改嫁唐纳、章泯,最后成为毛泽东夫人。

1958年2月10日,黄敬病逝;一说,黄敬死于精神疾病。

1939年,黄敬在冀中根据地与范瑾结婚。

范瑾也是出身名门,原名许勉文,叔祖父为许寿裳,舅父为范文澜。1919年9月生于浙江绍兴。1936年参加革命,为南京地下妇女救国联合会成员。1936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底,许勉文赴延安,化名范瑾,直至1949年之后到天津、北京,一直任中共的重要宣传口的领导。1964年始任中共北京市副市长,主要分管北京日报及宣传工作,领导创办《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郊区版》等“三报一刊”。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范瑾随即被打倒。1968年被关进监狱,1975年获释并受到平反。

季颖和俞强声结婚时,她的婆婆还在狱中。但是,俞强声们骨子里明白,他们永远是染红了的血统,似乎能够高人一等,和平头百姓绝对不一样,就是当了“走资派”黑帮的狗崽子也不一般。

这些光环,也已经开始不经意地罩到了季颖的身上。

“季颖啊,这是新做的衣服?你别说,这深铁灰涤卡套装穿在咱季颖身上,就是不一样,怎么看,怎么俊,怎么看怎么像个文艺工作者。”

季颖美的合不拢嘴,微微摇晃着脑袋,按捺不住得意地笑着,刻意问:“是么?真的?”

“对呀,怎么看,怎么像从前天桥唱大鼓书的。”身体超胖的班大夫故意挺直身板,模彷着唱大鼓人的模样,“呵,再拿个槌儿,这么一敲!”班大夫快乐得脸上放光,大大的眼睛在眼镜片后面溢满欢笑,季颖没有显出一丝不高兴,竟然也大笑不止,满不在乎地说:“拿我开涮啊!”在一旁的同事们随着也爆发出开心的大笑,自此,季颖再也不穿那套深灰涤卡套装了。

“嗨,季颖,给咱们土老百姓介绍介绍高干的生活吧,或者说说你那个高干子弟的丈夫。”班大夫继续拿季颖侃山。季颖则嘻嘻哈哈地说“行啊!”并不生班大夫的气,这,就是季颖的随和,厚道。

班大夫是校医,虽然没有什么医学专科学历,但是49年却参加了解放军,“我妈让我报名,说家里能省口饭,少张嘴。穿了个蓝布大褂,我就去报名参军了,接着就跟着‘百万雄师过大江’了,可是当年我坐那条船,愣在岸边没动窝,一直打转转,到了,没渡过那长江,全国就解放了。部队让我当了卫生员。”这段革命历史是老班的骄傲,但她敢言正直,也心直口快,得罪人也不在乎,却不是共产党员,也因此,人缘很好。

(待续)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贺信彤女士的丈夫徐文立先生,是中国当代民主运动的先驱,著名的中国政治犯,是中国民主党的领袖之一。两次被中共逮捕入狱,共被判28年,服刑16年。2002年圣诞夜直接从监狱流亡至美国。

徐文立先生与贺信彤女士的联名著作《狱中狱与狱外狱》,讲述了他们夫妻二人与女儿瑾,21年离多聚少、不堪回首的往事,他们之所以有这样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仅仅因为他们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最著名的政治犯和最著名的政治犯的家属,也仅仅因为他们生活在中国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大陆。

徐文立先生

徐文立
徐文立,中国当代民主运动的先驱,著名的中国政治犯,是中国民主党的领袖之一。(图片来源:作者授权使用)

徐文立(1943年7月9日-),中国安徽安庆人。1978年北京民主墙运动的参与和组织者,民刊《四五论坛》主编;1998年参与领导28省市全国异议人士创建中国民主党,任全国联合总部前主席、现荣誉主席。两次被中共政府逮捕入狱,共被判28年徒刑,实际服刑16年。199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1993年和2002年,前后两次得到美国克林顿政府和乔治.W.布什政府与各民主国家及国际舆论的特别营救,2002年12月24日圣诞夜直接从监狱流亡至美国,2003年获美国布朗大学荣誉博士(L.H.D)称号。2003年至2013年于布朗大学沃森国际研究院任资深研究员,授教9年,现已荣退。

贺信彤女士

贺信彤,1947年10月14日出生于中国北平。据家谱记载,祖上是唐朝贺知章后人。
贺信彤,1947年10月14日出生于中国北平。据家谱记载,祖上是唐朝贺知章后人。(图片来源:作者授权使用)

贺信彤,1947年10月14日出生于中国北平。据家谱记载,祖上是唐朝贺知章后人。籍贯浙江。(大哥记忆)

爷爷贺绍章是前清举人,民国时期曾在山西太原任省工商司法厅厅长,曾在北平监管印制钞票,之后在教育部工作。“镇海试馆”是当时唯一此类“试馆”,后改成“镇海会馆”,位于北平王府井附近的“小甜水井”。贺家长期居于此馆。(三姐记忆)

父亲贺子謇是爸爸的号,本名在家谱上是贺忠訏,叔叔叫贺忠谟。这是爷爷决定的忠、信,后面排行是孝、友,再传下去我也不记得了。(小哥记忆)

父亲贺子謇早年求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中途被奶奶因爷爷过世招回。之后曾经在商务书馆工作;又在《世界日报》报社当记者。蒋介石先生1906-10年东渡日本留学往返期间,在北平就借居我家故居“镇海会馆”,与父亲建立了深厚私谊;1945年12月蒋介石宋美龄访问北平时曾回“会馆”探视,由父亲接待;宋美龄没有进院,坐在轿车里发糖给孩子们,孩子们得以围观大美人的总统夫人。另外,父亲挚友还有陈布雷、成舍我、熊十力……。

父亲贺子謇,1945年抗战胜利曾被聘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法庭翻译,1948年作为蒋公私友,赴台湾讲学访友遂未能返回大陆,1953年客死台湾;贺信彤却因此背上台属包袱,备受歧视和压抑。

贺信彤所以有曾用名:康彤。

1968年毕业于北京财贸学校。在丈夫二次入狱期间,为了丈夫在狱中和女儿能够有较好的生活,一面兼数职工作,一面在1987-1989年续本科于北京师范大学。工作于北京商贸学校,任现代会计学讲师。

1981年-2002年丈夫徐文立被中共政府迫害两次身系监狱16年,在守望丈夫和去国留学女儿的二十余年岁月里,以家信的形式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

2002年12月24日圣诞夜应美国布什总统邀请,陪丈夫徐文立从北京监狱直接流亡美国。

系独立中文笔会作家。

创作年表

‧《徐文立狱中(含贺信彤)家书(1981年—1993年)》,1996年在香港由“民主大学”出版、可能已售罄。

‧《误了一甲子的航班——随团漫笔(1-5)等》2007年-2008年发表在香港等报刊、网站。

‧《红色巨谍俞强声出走的前夜》因2016年香港政治形势开始大变,受“铜锣湾事件”影响,就以《文朗出版社》名义出版,以致无法在香港销售;电子版由Smashwords公司出版,在亚马逊上有售。

‧《狱中狱与狱外狱》纸质和电子版均于2021年由台湾“亚太政治哲学文化有限公司”出版、销售

来源:作者授权《看中国》发表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