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所绘制的孙悟空。(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能担得起“中国古典名著”之称的文学作品,不但需要文笔流畅、叙事生动,还需要关注道德、人文和未来。因此,良好的古典名著,不只弥补了史书的不足和缺失,笔法上还更能贴近生活,人物形象鲜活如生,故事精要且容易流传于世。此处介绍《西游记》、《东游记》、《封神演义》这三本古典小说的开篇与结尾的诗歌。
1、《西游记》
作者是明朝吴承恩、成书于十六世纪明朝中叶的《西游记》,又称为《西游释厄传》,它是古代明朝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全书共58万5千字(世德堂本)。
由于它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拜佛取经传东土的故事,实乃一部觉悟之书,因此被视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四大奇书》之一。
书中的唐僧是一位慈悲为怀、一身正气的圣僧,立志拜佛求取真经以济众生,意志坚定,持之以恒。大弟子孙悟空则是忠心护师,全始全终;除恶扬善,救人救彻。
唐僧师徒对佛法的坚定信仰鼓舞着后人,他们虽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但却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得道成佛,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坚持向善向佛,才是得成正果之道。
《西游记》为后人展示的是人生的超越过程与归宿,也是四大名著中惟一具有圆满结局的故事。
《西游记》的开篇是这样的: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西游记》结尾有诗云:
圣僧努力取经编,西宇周流十四年。苦历程途遭患难,多经山水受迍邅。功完八九还加九,行满三千及大千。大觉妙文回上国,至今东土永留传。
又有诗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尽报此一身。
2、《东游记》
对身处俗世的人而言,神仙世界绝对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境界,但前提是,人们应该要懂得超越俗世纷扰。明朝吴元泰创作的《东游记》,又称为《上洞八仙传》、《八仙出处东游记》,共二卷五十六回,取材自《孤本元明杂剧》第三十册《争玉板八仙过沧海》杂剧,该内容记叙了八仙的神话传说,换言之,《东游记》就是藉着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过程,来启悟人们:八仙并非虚无,要想超凡脱俗,自有超凡脱俗之道。
在《东游记》中,八仙面对世事沧桑,一切如过往云烟,有的只是对人生根本的思考,对生命奥秘的探求,对永恒境界的向往。看破红尘,抛弃名利,返回自己的先天本性,才能回到自己的本来属于的地方。
《东游记》开篇写道:
点绛唇
流水行云,气清奇,将谁依附?烟云名声,留与幽人付。犬吠天空,鹤唳乘风去,难凭据,八仙何处,演卷从头顾。
《东游记》的结尾有诗云:泉瀑涓涓净,山花霭霭飞;白云回合处,应是至人栖。
3、《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是西方教的教主。(图片来源:Photo Dharma /维基百科)
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的《封神演义》,又称为《封神榜》、《封神传》、《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它是中国知名的一部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的主旨是在歌颂光明正义,宣导道德伦理,激浊扬清,并认为有德者是天命所归。书中的道德之士无不顺天而行,像是神仙世界中的老子、元始天尊、准提道人、接引道人等协助周朝、反抗商朝,替天行道;周文王、周武王实行仁政;姜子牙辅佐周朝灭掉商纣,他们都认为“天”不仅主宰着无穷世事和人类命运,还能区别善恶而给人以佐助或惩罚,强调天人合一,坚信正义必胜。
《封神演义》还讲到古代社会是以道德为核心,人们至高的追求就是求道。“道德”从表层按着天理做一个好人,积累德行,深入就涉及思想境界的升华,人能够通过修炼而达到更高的标准,以至成仙得道。
《封神演义》开宗明义就写道: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像悬,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
结尾有诗云:
蒙蒙香霭彩云生,满道讴歌贺太平;北极祥光笼兑地,南来紫气绕金城。群仙此日皆证果,列圣明朝监返真;万古嵩呼禋祀远,从今让国永澄清。
责任编辑:星蓬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