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优雅千年花 “最坚强美女囚犯”轰动世界(组图)
郑念,优雅随年龄历久弥香。
一、
郑念,原名姚念媛,1915年生于北京。郑念的祖父是清末民初的大儒,父亲官至将军,家世极为显赫。
郑念天生丽质,举止优雅,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就四次登上了《北洋画报》的封面,即使当年名声大噪的赵四小姐也只登上过一次。大家本以为郑念凭借家世美貌,会早早找个好家庭嫁了。谁知她却一步一个脚印,先是考入燕京大学,后又远渡重洋攻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
在伦敦期间,她与同校的博士郑康琪相识相爱,并结下百年之好,不久后生了一个女儿。
1949年,郑念决定和丈夫回到上海,原意是想为中华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如当时许多怀有同样梦想回国的海外精英们,谁会想到在这个被共产党篡夺的国度,等待他们的将是一个如此悲惨的未来。
上海,这座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华丽光鲜的外表之下,早已暗藏汹涌的无尽黑暗……
1957年,丈夫患癌症去世,那年她42岁。
二、
丈夫去世后,她并没有被打垮,而是依然认真的过日子。
她会在夏天的晚上坐在自家静静的书房里看报。台灯的光照下,柔软的沙发,织锦缎的垫子,墙边装着中文英文书籍的书架。佣人前来通报有客来访,然后,会客厅里,主人和客人聊着天,佣人端来用精致瓷器盛的茶和英国式薄三明治……
郑念上海故居。
本以为就这样在上海度过后半生,但是1966年夏天,在一个闷热的清晨,两位政府的不速之客来到了郑念的家。
旋即她被打为右派,随即被抄了家,理由是她资产阶级式的生活,长期留学供职国外,有很大的间谍嫌疑。
在臭名昭著的“第一看守所”里,她开始了长达六年半的噩梦。
这时候,郑念已经年过五十。她想起了早逝的丈夫,却不是哀叹命运,反是为丈夫庆幸:
“自他逝世后,我这还是第一次,不为他的去世惋惜。谢天谢地,他不在了。否则,他必然难逃一场凌辱和迫害。”
三、
在狱中,郑念要忍受各种饥刑、铐刑,还要时不时被拳打脚踢、精神虐待。孤立无援的绝望,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正常人早已失去了盼头,然而郑念却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
她借来扫帚,把监牢打扫得干干净净,给存水用的脸盆做盖子防尘,她甚至还编了一套运动操,让自己保持清醒。
每当看守员嘟囔着嫌麻烦时,她就振振有词地背出“语录”:“以讲卫生为光荣,不讲卫生为可耻。”让看守员无言以对。
有些人,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依然可以仰望星空:监狱的角落,她被蜘蛛吐丝织网而震撼;放风的时候,她为一朵野花而欣喜。她把狼狈不堪的狱中生活,过成了其他囚犯羡慕的“诗和远方”。
她的双手曾经因为手铐深深嵌进肉里,磨破皮肤,脓血流淌。她每次方便后要拉上西裤侧面的拉链,勒得伤口撕肝裂肺的痛,但她宁愿创口加深也不愿衣衫不整。尽管那个房间只有她一个人,甚至窗户都没打开。她说:那不体面。
她遭遇拷打时从未大声求饶过,她说:这太幼稚,也不文明。
6年间,她从未承认任何罪名,也从未揭发任何人。那时,在交代材料的底部,落款是“犯罪份子”,郑念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在“犯罪份子”前面加上“没有犯过任何罪的”这几个字。
命运(其实是共产党)要判她有罪,可郑念坚信,命运可以改写。
1973年,郑念最终无罪释放,那个时候的她已经年近花甲,带着一身的伤痕和疲惫重见天日。然而迎接她的却是一个更痛苦的消息——她唯一的女儿自杀了。
在监狱里无论被如何折磨都没流过眼泪的郑念,在知道女儿离世后,终于哭了出来:
“我竭尽全力,为着生存而付出的种种代价和遭受的种种磨难,瞬间全部失去了意义。我只觉得自己四周一片白白茫茫,似乎一下子全给掏空了。”
她不相信像她一样热爱生活的女儿会自杀。她积极治病,重新修缮住所,并动用一切关系追查女儿死亡的真相,后来才知道女儿被人活活打死扔下了楼。
郑念(右)和女儿(左)。
她老了,虚弱了,可依然斗志昂扬。命运似乎永远折不弯她的脊梁,生活只要还在继续,她依然要活得漂亮。
四、
1980年,郑念选择离开这片伤心之地。踏上离开祖国的船时,她已经65岁了。
离开上海那一刻,郑念的内心是复杂而痛苦的。
“将永远离开生我养我的故土,我的心碎了,完全碎了。只有苍天知道,我曾千百倍地努力,要忠贞于我的祖国,可是最终还是完全失败了,但我是无愧的。”
虽然去美时已经65岁高龄,但郑念很快使自己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诸如高速公路上的驾驶、超市购物及银行自动提存款机。
1987年,她出版了全英文写作的《上海生死劫》,用血泪书写了在那个可怕岁月所遭遇的非难,并成为当时风靡欧美的畅销书。
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库切都忍不住写书评说:
“在人的水平上,她的回忆录最伟大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对自己抵抗心理和身体的压力的记录。”
也正是在这本书中,她用了笔名:郑念。既是纪念丈夫,也是纪念女儿。
《上海生死劫》火了之后,郑念受邀去各地参加演讲,她将演讲的费用和多余的稿费,都捐给了美国一所大学,用来资助那些中国留学生,依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对故国做一点点贡献。
1988年在夏威夷演讲的时候,郑念将丈夫和女儿的骨灰洒在了太平洋——因为太平洋与中国相邻,海水会将他们带回祖国。
她也留下了遗嘱,死后骨灰同样洒进太平洋,让一家三口在黄浦江汇合。
94岁时,郑念的生命走到了终点。
郑念。(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命运把她的生活蹂躏成一张张皱纸,但是这个双鬓落雪的老人,却始终散发着一股浑然天成的高贵气度。
在郑念逝世后,人们纷纷赞其为“最后一个贵族”。她也的确当得起这样的称赞。
她用倔强与自尊回应苦难,她用勇气和固执对抗强权。无论身处怎样的命运漩涡,她都不放弃去发现生活的美;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她都只听从自己的内心坚守尊严。
她是民国天空下那朵优雅的千年花,演绎一生之美的传奇,她一直美丽着,无论暖春还是严冬,无论地狱还是天堂,从不曾凋零。
责任编辑:玉亮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云中君专栏】勇冠三军的吕布为何沦为过街老鼠?(图)
- G7声明验证最大黑帮 北京翘首以待一线生机(图)
-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还宋霭龄一个清白(组图)
- 永恒的生命 各地传说中的不死神鸟(图)
- 历史上的亡国论(组图)
- 【戴东尼专栏】中国三百多年前的高级私人订制(组图)

- 以色列“铁穹”威震世界 拦下90%火箭袭击(图/视频)
- 中国最后的皇帝?明居正:习近平赌生命(图)
- 55岁李若彤65岁张丰毅私照曝光全网惊呼(组图)
- 中国穷的地方究竟有多穷?(图)
- 全世界为什么只有中国人那么爱睡午觉?(图)
- 中国楼市的一次对赌开始了(图)
- 十年前突然辞职震动中共政坛 广东原省长黄华华公开现身(图)
- 骨灰为何撒大海 周恩来怕啥?火化日现诡异(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马新宇
- 黄清
- 子龙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马来启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林立桐
- 徐沛
- 邓正梁
- 直播带货狂揽6亿 章小蕙“翻身史”(图)
- 出口“啤酒”夹藏1400万现金引热议 网友:哪个领导的?(图)
- 蔡奇权势之重无人比拟?日媒踢爆真相(图)
- 老话说“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究竟啥意思?(图)
- 老司机亲授:开车最佳省油法7撇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