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新还旧:政府信用如何突围?(组图)
【看中国2021年2月5日讯】本文讲述的是支撑2020年中国经济的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之一)——政府负债。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以及中国央行官网。
首先给出的是2010-2020年的财政收支数据,注意涂了颜色的两列:总财政赤字和收支缺口率。
2010-2020年中国的财政收支数据情况一览(作者制表)
上表给出的是全口径财政收支,其中公共预算收支数据主要是税收方面的收支,而政府性基金收支则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方面的收支。2020年,中国财政全口径收入27.64万亿,较2019年的27.49万亿基本持平,微增0.5%。不过支出方面增长较多,36.36万亿,较2019年的33.02万亿,增幅达到10.1%。收入持平而支出大增的结果,当然就是财政赤字剧烈放大。2020年中国财政总赤字达到8.72万亿,较2019年的5.53万亿,增幅高达57.7%。在收支缺口率方面,则达到了史上最高的31.6%。
为了填补8.72万亿的财政赤字的缺口,政府的应对方式,当然只能是发债。于是,2020年的国债和地方债的发行规模达到了天文数字:国债发行了7.02万亿,增幅75.0%;地方债发行了6.44万亿,增幅47.7%。接下来我们挨个看一下国债和地方债的数据。首先是国债部分。
2010年以来中国国债数据一览(作者制表)
关于政府债务,有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数据,是借新还旧率。2015年中国国债的借新还旧率下降到谷值36.1%,此后逐年上升,2019年国债的借新还旧率上升到了77.2%,也就是当年度发行的4.01万亿的国债,有3.10万亿是拿去偿还了旧债,当年度只新增了9121亿的国债余额。其实,这已经是国债发行即将到达极限的表现,超过四分之三的新债都要拿去还旧债。
不过,2020年的情况实在是特殊,新冠疫情导致各地经济发展时不时就要暂停,国外更是风声鹤唳、一片萧条。中国能打的牌也不多,只能是依赖政府信用扩张,财政借债搞投资,在已经达到信用极限的情况下也得继续扩张。不扩张的话,老百姓饭都没得吃,企业都没工开,钢筋水泥生产出来都不知道卖给谁,都指着政府翻新马路牙子,市政管网都得砸了重铺八次以上,也就是新时代的“以工代赈”。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债发行达到了创纪录的7.02万亿,借新还旧率则相应降低到了38.1%。
关于2021年的预测,我们保守一点,不算增长了,就当国债还继续发7万亿好了。当然事实上肯定是要增长的,国债增量怎么也得维持4万亿以上的规模,用于国家级的重大项目投资;借新还旧量也一定会超过3万亿。不过我们就按7万亿来预计好了。
再来看地方债方面。我同时给出了地方政府债券和城投债的数据。虽然城投债在规则上属于企业债,由地方政府的投资平台公司负责发行,但是在本质上,它其实也是一种依靠政府信用背书的债务。下表同样需要注意借新还旧率的问题。
2016年以来地方债务数据一览(作者制表)
说明一下,2016年前中国地方债的发行极其混乱,2016年财政部花了大力气予以整顿,当年度发行了6.06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券(其中置换债券,也就是借新还旧债券4.89万亿),去置换各种稀奇古怪的地方政府负债,期限一般为5-7年。2017和2018年又进行了一番置换,基本上把地方政府各种隐性负债都替换成了明面上的债券。事实上,这意味着从2016年开始,地方政府负债其实主要就由两部分构成:政府债券和城投债这两大部分。
我们先说政府债券部分。各位,现在2020年已经过去了,2021年已经到来。我们回顾2016年的那次地方政府债券大腾挪,平均期限5-7年。这意味着2020年其实还好,债券普遍还没到期,因此借新还旧率只有29.4%,不过从2021年开始,其实就进入4.89万亿债券的集中还债期了。这意味着必须发行更多的置换债券,以实现借新还旧。
2020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了6.44万亿。2021年伴随着近五万亿债券的集中还债期的到来,地方债券发行还将迎来第二波高峰,分分钟就是8万亿起算。毕竟除了5万亿的借新还旧量,怎么也还得借至少3万亿的新钱用于投资搞基建,这事躲都躲不过去。地方政府如果敢少借点钱,一堆企业当场就敢死给你看。
至于城投债部分,普遍年限为3-5年,期限更短,因此也更加依赖借新还旧。2017-2019年的城投债的借新还旧率都在60-70%之间浮动。2020年城投债发行了4.38万亿,较2019年增长35.4%,顺带拉低了一下借新还旧率,不过也没降多少,依然还有55.4%。
根据统计,中国2021年到期的城投债规模约为3.1万亿,都得指着借新换旧模式才能还得起;再加上城投企业无论如何都必须新借的2万亿,以维持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合起来地方政府2021年在城投债领域必须得借5万亿。这个数无论如何都少不了了。
OK,这意味着地方政府2021年必须借到8万亿+5万亿=13万亿的钱。再加上国债那边还有7万亿的发行量预计,合起来算,国家和地方政府,在2021年,必须借到20万亿的钱,才能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运行。
20万亿是什么概念呢?截至2020年底,中国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总存款合计为162万亿,20万亿的占比约为12.3%。也就是每位国民和每个企业,都必须拿出至少一成的存款去支持政府搞经济。
对这样的情况,我唯一的呼吁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买债”!
责任编辑:宇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一生为故国招魂 访钱穆故居素书楼(组图)
- 【贯明专栏】千古名作俯仰古今 〈登幽州台歌〉的来历(图)
- 千言万语:我只在乎你 缅怀一代歌后邓丽君(图)
- 卅载中韩关系付诸东流 斗争导演新百年荒诞剧(组图)
- 忍辱负重 力战殉国 抗日名将张自忠(组图)
- 【职场启示】胜可知 而不可为(图)

- 被禁61年 中共国“第一部禁片”终于播放了(图)
- 传赖小民死前嚎啕大哭 2000公斤金条下落不明(图)
- 外交溃不成军 王岐山讲话将有大事发生(组图)
- 习近平与王岐山真的决裂了?
- 美战略司令部:中俄核战争一触即发(图)
- 金正恩随扈爆丑闻 处决“性贿赂”女部属(图)
- 左小青高调宣布离婚有内幕?夫家背景太深(组图)
- “金正恩”:希望中共倒台 中国有民主(视频)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马新宇
- 黄清
- 子龙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马来启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林立桐
- 徐沛
- 邓正梁
- 爱自拍就是自恋吗?测测你的情况(组图)
- 四季变化脾胃很有感?几招教你远离病痛(图)
- 河北派出所爆炸有人拍手叫好 省公安厅高官:雪已经崩了!(图)
- 北约拟在东京设联络处 北京怒搞民调却脸丢大了(图)
- 涉嫌违法挖角台湾人才 8家中资企业遭突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