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及疫情下七成港人抑郁 四成患创伤后压力症(图)

发表:2020-08-06 16:1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港大最新研究显示,在反送中和疫情影响下,港人普遍出现精神抑郁状况,令人担忧。(图片来源:庞大卫/看中国)
港大最新研究显示,在反送中和疫情影响下,港人普遍出现精神抑郁状况,令人担忧。(图片来源:庞大卫/看中国)

【看中国2020年8月6日讯】香港去年爆发反送中运动,紧接着中共病毒疫情今年初爆发,令港人普遍心情沉重。香港大学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分别有高达七成及四成受访港人出现中至高度的抑郁症状或创伤后压力(PTSD)症状,其中36%人同时出现两种症状,24岁或以下年轻人所受影响最深。

《苹果日报》报导,港大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在今年2月至7月透过电话问卷形式访问超过1.1万人,发现在持续的中共病毒疫情和反送中社会事件影响下,分别有74%及41%受访者出现中至高度抑郁症状或创伤后压力症状,36.4%人更同时出现两种症状。

25岁以下年轻人最严重

年龄层方面,24岁或以下年轻人,出现抑郁或创伤后压力症状指数的比率最高,达到49.6%及45.6%;25至44岁群组则为36.8%及36.9%;45岁或以上群组只有20%及31.3%。

研究又发现,港人主要社会压力来源是对前途感到忧虑,占66.7%;其次是缺乏防疫物资,有52.7%;排第三才是与家人不和,有49.4%。

港大的研究又指出,抑郁和创伤后压力症状又可分为“反应性”及“非反应性”。出现中等至严重症状的受访者,有54.5%人属“反应性”,即可以透过远离压力来源使症状得到改善。但其余的45.5%“非反应性”症状,即远离压力来源仍得不到改善,意味着他们的创伤后压力或抑郁症状可能已是疾病。

香港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系主任陈友凯指,社会事件、疫症持续大流行都持续影响大众精神健康,而且会互为影响和累积,长期抑压就可能演变成疾病。

他说,15至25岁年轻人正值脑部“大转型”,较容易思考生命意义和理想,而过去社会运动事件正正挑战着这些思考。加上外来压力源头多,容易接触创伤性事件,可诱发抑郁或创伤后压力症状。他特别提醒,有很多成年后的精神问题,都是在15至25岁这段时期发展出来。

专家指长期抑压可演变成疾病

陈友凯建议受影响市民和年轻人,要明白社会大环境可能存在许多不能控制的情况,令人感到无助;但日常生活中仍有学业、事业或兴趣等可以控制的范畴。尽管不是要大家忘记外面的细节,但也要多些参与可控制的事物。

他又担心目前香港疫情未受控,加上香港政治局势转变得快,料会持续影响港人精神健康,他提醒市民保护自己的精神健康,不要累积压力,避免引发更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

要解决目前困局,他认为最大困难是重建信任,因为很多受压人士对公营服务机构失去信任,未必去求助求诊,“一些压力很大的事件如被捕、参与过行动,这些年轻人敢不敢去求助?他也问我们医疗纪录会怎样,会不会被曝露?空气里充满了这些问题,令人未必敢求助”。



责任编辑:李家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