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自述:我是深圳长大的女孩 现是美国陆军空降兵(图)
来自深圳的华人TIANCAI GAO,现在成为一名美国美陆军空降兵。(网络截图)
【看中国2019年4月5日讯】一名从小在深圳长大的中国女子,在中国读书时是标准的宅女,体育运动一概不参与。2008年出国后,竟然180度大转弯,在美国参了军,现在成为一名美国陆军空降兵。下面是该名女子的自述:
原计划到日本留学 机缘巧合来到了美国
我叫天才(TIANCAI GAO) ,今年25岁,目前是一名现役美国陆军空降兵。我从小在深圳长大,于2018年在美国参军。在经过了基础训练、技能学校,和伞兵学校的训练后,我现在正式于伞兵单位服役。
出国前,我在深圳读书。当时的我是一个标准的宅女,体育运动一概不参与,倒是练就了一身摄影、做衣服、做道具之类的实用技能,并且学习了日语。因为非常喜欢动物,我还养了很多宠物。
高中毕业以后,我原本计划留学日本。暑假的时候,由于美国的亲戚邀请我去玩,我便申请了洛杉矶一所基督教学校的暑期语言课程,获得了停留时间较长的学生签证。最后因为喜欢美国文化,我决定暂时留在美国上学。作为一名艺术生,那时候我梦想从事的职业是野生动物摄影师,没想到后来先是做了平面设计的“社畜”工作,现在又一百八十度大拐弯参了军。
在中国要P白自己 来美国后P黑两度
我从小肤色就挺黑,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常常遭到父母、亲戚、同学嘲笑。这让我很懊恼,甚至一度试图美白,还会用美图秀秀把自己的照片弄白,结果往往是更丑了。但是到了洛杉矶这边,我发现大家都在努力晒成“古铜色、小麦色的皮肤”,我的肤色一下子显得特别正常,看上去就像本地人一样。从此我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凭什么白才是好看?我不仅不要美白,还要再P黑两度。
在美国这种地方生活,随便去哪里都要十几分钟的高速公路车程,总要有交通工具的。最开始我只是看摩托车都长得挺帅,又便宜,于是就花几千美金买了自己的第一台摩托车。那是一台二手的川崎636。随着骑行的开始,摩托车渐渐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最长的一次旅途单程超过一个月;从最南边的洛杉矶出发沿着西海岸一路借宿,经过西雅图到达了奥林匹克公园,离加拿大只有一线之隔。
除了摩托,我还在学习科学减肥的过程中,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位泰拳博主,随后开始接受系统的泰拳训练。说到运动,除了我来美国后本身就有涉猎的复合弓、长板、徒步之外,我也尝试了攀岩、冲浪、雪地摩托和射击等等户外活动,并于17年第一次完成了斯巴达勇士赛。
2016年我找到了第一份正式工作,主要负责设计广告印刷品。当时其实过得挺开心的,早九晚六不加班,老板人非常好。每天下班就是去打泰拳,周末和朋友们约着户外活动或者逛博物馆,偶尔有长周末就骑摩托车旅行。不过我确实不是做设计的料,也真的不喜欢坐在办公室里,于是做了一年左右,我便辞了职。
参军其实是个拍脑袋的决定
参军其实是个拍脑袋的决定。在美国,很多人把参军当作职业,因为工资福利确实挺好。我个人更多地觉得这是一种挑战自我的经历。我有很多朋友都有参军经验,有的人甚至现在还投身在非洲野生动物保护的第一线,令我向往不已。所以,通过一位陆战队退役的朋友认识了一位陆军征兵官后,我难免心动,就决定报名参军。当时我想最不济这也是一个不但不收钱还给你发工资的减肥营,还可以免费学打枪。
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我是不符合征兵条件的,首先近视超过100度就不达标,别提我还有两个堪称巨型的纹身。所以我压根就没考虑过参军这件事。但美国对参军的性别和身体要求都比国内低很多,当兵本身没有太大难度,比如陆军就是从17岁到34岁都可以报名。
报名后,我先是通过了文化考试和体检,随后就开始了新兵训练生活。美军新兵训练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9周的基础训练,后半部分是技能学校,学习特定兵种技能。这是训练开始前的两天,我在“接收处”接受各种检查,整整两天几乎没能睡成觉。我在宿舍对着镜子自拍时,同学们纷纷围了过来。
进入基础训练营以后,我的生活就都被训练填满了,早上五点半集合,晚上七八点结束训练。学习内容涵盖体能、格斗、射击、怎样应对毒气等各类科目。很多人觉得这对女孩来说难以想象,因为美军是男女一起训练,并且这些体能训练动辄就是10英里(约等于16公里)的武装越野行军。不过对我这个常年健身打泰拳,有事没事户外跑的人来说,这些并没有太大难度;真正难的是和身边几十个大多是十八岁高中生的队友朝夕相处。
体能测试吊打全营
基础训练营的生活是规矩最多的。为了培养集体观念和纪律性,宿舍是四、五十人一间,而且还要没收手机,每天几乎只有洗澡后的时间是自由的。等到基础训练结束时,我终于有机会拿回手机自拍。我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够黑了,但没想到,比起训练前还是黑得这么明显。
之后我就进入了技能学校,开始接受“高级单兵训练”。技能学校明显比基础训练营自由了不少,宿舍变成了两人一间,每天吃完晚饭就是自由时间,周日还可以自己出去玩,而且允许使用电子产品。这是我室友。她人特别好,明明比我小好几岁,却一直在照顾我,经常主动打扫卫生。我跟她聊天才知道,她老公是个没有身份的墨西哥移民,没有工作,现在全家生计都靠她当兵维持。
经过基础训练营的体能训练,我在技能学校就更加游刃有余了。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三天的野外演习,仍然是身心承受力的挑战。我们整整穿了三天防弹背心、战术背心、头盔、防毒面具、护膝护肘加上水袋和M16枪支,全身的装备就有七八十斤,还要背着它们天天跑来跑去,令人身心俱疲。
一般人去野营都是住帐篷,然而我们是天天睡地上。第一天晚上,我就数出身边有不下六七种蜘蛛。旁边的一个18岁的女孩从第一晚就开始疯狂尖叫,到第二天晚上,她自己捡了个树枝,看到蜘蛛就默默念叨:我不要弄死你,是我们进了你家,你走吧,然后给蜘蛛挑一边去了。
这两包“MRE口粮”,就是我第一天在野外的早饭和午饭。这种美国陆军的野战方便食品,最早由于太难吃,曾被吐槽为“敌人也拒绝的食品”。现在口味已经有了改良,不过就是太容易长胖了。比如味道不错的“亚洲炖牛肉”菜单,除了牛肉,还有面包、彩虹糖、花生酱、黑莓酱、巧克力奶。
等到最后一次体能测试,我得了358分的高分,比满分300分还高出58分。而第二名是310多分,让我感觉自己在吊打整个营的小朋友。体能测试和课程考试的高分,也让我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技能学校毕业,获得了“钢铁战士”和“荣誉毕业”的称号。
空降学校训练
随后我就来到本宁堡陆军空降学校,接受更加紧张的训练。第一天报道的时候,我们两男两女一起下了飞机。两位同行的小哥目测加一块也就二百斤出头。小哥先去了趟宿舍,回来告诉我们,里面军种多样,甚至不全是美国军人,各个身材壮硕,面相不善。他俩瑟瑟发抖地找到了最后一个空柜子,可能要被迫共用一个柜子了。于是我和另一个女生惴惴不安地进了女生宿舍,结果惊喜地发现,八十个床位一共还没八个人。
空降学校的训练目标是,三周后就要保证完成至少五次成功的伞降,其中包括夜降和夜间战斗装备伞降。因此每天的训练格外紧张,平均时长达到10-12个小时,中间还没有休息时间,甚至连饭都吃不上。有时早上三点集合,到晚上七点才放人吃饭。画面里那两个高台,就是模拟训练时用的伞降塔。
熬过地面训练,我迎来了人生的头两次实跳。第一次伞降,我和队友们坐上运输机,到达300米以上的高空。舱门开启,呼啸的风声席卷而来,昏暗的机舱被日光照亮。我腿软到不行,但还是硬着头皮闭眼跳出舱。下坠的第四秒,降落伞到位的拉扯力让我睁开眼睛。由于伞兵的滞空时间很短,我们并不能真正控制降落伞降落的方向,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摔进泥坑。第二次伞降,我终于敢在出舱时睁开眼睛,出现在眼前的是粉红色的绝美夕阳。
听起来是挺酷的,不过更多时候,跳伞其实是个令人崩溃的过程。首先要携带近50斤的T11降落伞包跑步,跑完要排队接受各种装备检查,整个过程大约两三个小时,加上等待飞机和坐飞机,一般超过六小时。最痛苦的的是穿上装备就不能上厕所了。我最多的一天跳了三次伞,训练超过20小时。跳伞后,我们还要带着上百斤的装备和降落伞跑步赶往集合地点。在一次全天训练中,我白天跳完伞,肩膀就勒成这样了,而晚上还要再进行一次夜跳。
不过比起其他人,我已经算是运气不错的。第一天跳伞,我除了手刮伤,头在地上撞了一下之外,居然毫发无伤。但是回到营地,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伤员,有摔断腿的,脖子被伞绳划的,脸在地上撞的,扭到脚的,摔到胳膊的。
视力也是一个麻烦的问题。我近视不是特别严重,只有一百多度。所以跳伞的时候不让戴隐形眼镜,我裸眼也可以跳。可是度数高的人就比较凄惨了,几周训练下来,大概有五六个人摔碎了眼镜。
成功拿到“自由之翼”勋章
在如此高强度的伞降训练下,每天的伙食还全是MRE。我就这样坚持了三周,终于成功拿到了象征伞兵的“自由之翼”勋章,正式成为一名合格的陆军空降兵。回想训练的这段日子,最令我感到骄傲的是,我真的完成了自己也很害怕的事情。
2018年年底,我被分配到伞兵单位正式上岗了。第一次来到下雪的地区,让生活在洛杉矶的我很不适应,从宿舍楼道望出去总是冰天雪地。
冬季军装光是衣服就重了十斤,发了两条面罩、三双靴子、六个水壶,还有足足十双不同的手套。
正式上岗后,我的生活其实跟别的打工族差不多,就是上班、下班,和训练。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晨练后九点才上班,工作有双休,而且节假日还特别多,各种纪念日都会放假,每月两次按时发工资。只不过和上班族比起来,我们训练的内容可能更硬核一些,比如需要顶着零下十几度的气温,趴在雪地里射击。
正式上岗后我们跳伞其实并不太频繁,但依然需要早上四五点便集合。在这边的第一次跳伞也是我第一次看见极光。
飞机下面是一片茫茫冰原。左边的安全员会挨个拍大家的脑袋,拍到谁,谁就该跳下去了,于是肉眼可见飞机上的人一个一个地减少。
训练了一天以后,回到宿舍我就已经冻瘫了。如今的正式宿舍要比之前好很多,房间可以自己装修布置,还配备了厨房和浴缸。
遵从本心 放飞自我
美军的生活其实要比大家想象中丰富许多,下班后的时间和各种假期军队都不会插手。雪地摩托、攀雪山、滑雪、冰钓我已经玩了个遍;想休息的日子也会在宿舍里看看动画新番。
休息的时候,我还喜欢自己做饭改善生活。有一次想吃饺子,可是宿舍没有擀面杖,于是我就用M4枪管当擀面杖了。不仅如此,我还自创了“食堂打包升级方便面”、“行军毯酒酿汤圆”、“M4枪管手擀面”、“没有电饭锅抓饭”、“餐刀做架子蒸蛋”等等宿舍特色食谱。
出国前我曾经cos过帅气的退伍军人角色,不过现在,这已经成为了我的真实生活。
如今,网友们喜欢管我叫“才哥”。说真的,这么硬核的生活方式,在以前的我看来,可能也是不可思议的。我小时候并没有受到过什么性别歧视的教导,但是刻板印象就不知不觉地套在了自己身上。记得差不多是十年前,我刚刚上高中的时候,被外国人夸“strong”,把我气得够呛,当时我想:怎么能说女孩子壮呢?这不是骂人嘛?但是后来的我慢慢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开始发现强壮也是一种性感。
但是随着我逐渐放飞自我,社会似乎并没有随着我开窍而改变太多。这几年我面对的质疑其实越来越多:女孩子怎么骑摩托车?多危险啊!女孩子怎么练泰拳?男的都打不过你!女孩子晒那么黑,丑死了。之前甚至收到过私信,说“你这样在中国能吓跑半条街的人”。说实话我也怀疑过,动摇过。但是我还是决定遵从本心,努力去不受束缚。
责任编辑:何庆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彰化古迹巡礼 品味台湾亲子行(组图)
- 天意高难问却柳暗花明 俄乌战争意外成一契机(图)
- 趣话七福神 揣摩日本人的幸福观(组图)
- 【电影故事】两个古怪的舅公拯救了少年灵魂(组图)
- 百年混乱 出现于人类社会的三匹恶狼(组图)
- 【云中君专栏】克敌疗伤 音乐的多种神奇功效(图)

- 令计划子并非“祼体玩车震”?网曝细节(图)
- 武汉颁“打狗令”公安当街残忍杀家犬狗主恸哭
- 美国下决心解体中共!成立“应对当前危险委员会”(图)
- 看客:习近平不愿开四中全会 因权力不稳吗?(图)
- 科学家发现遍地黄金之地 够人类用50万年(组图)
- 为什么在中国耍赖的老人到了加拿大都变乖了?(图)
- 要坏事了!中南海稳经济政策的副作用显现(图)
- “留岛不留人”是否危言耸听?(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马新宇
- 黄清
- 子龙
- 园丁
- 李青城
- 秦就石
- 马来启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林立桐
- 徐沛
- 邓正梁
- 天雪
- 台英国会小组主席率团来访 盛赞台湾是民主灯塔(图)
- 瑞士金融业巨震 中国红色权贵们睡不着?(图)
- 成都连续两孩甲流突离世 民疑甲流和新冠症状高仿(图)
- “芯片狂人”紫光集团前董事长赵伟国被起诉(图)
- 蔡奇接任“中南海大管家”安保再成大问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