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别乱冻 3处绝不能秋冻!(图)

发表:2018-10-28 10:4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秋天要注意头部的保暖,尤其是幼童、老年人、体虚者等。
秋天要注意头部的保暖,尤其是幼童、老年人、体虚者等。(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春捂秋冻”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保健良方,意思是说春天不要急于脱掉保暖衣物,秋天也不要天气一冷就穿得太多,适当的捂一点或冻一点,有助于强身健体。不过,这句话可不是每一个人都适用,老年人、体虚者,特别是心脑血管功能不健康的老年人,要注意了,“秋冻”有3个地方绝对不能冻!

1、不冻头

防头痛、脑梗、感冒

和夏天湿润的风相比,秋风干燥且猛烈,所以秋天出汗时不能像夏天一样,自然吹干,尤其是额头出汗时,更不能见风。

中医认为,头作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秋风温度低、湿度低,猛吹额头在带走大量阳气的同时还会使寒邪入侵。这可能会导致头部血管痉挛,引起感冒、偏头痛、血栓脱落,甚至脑梗。

保暖建议

(1)入秋后,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更不能用冷水洗头。

(2)秋天出汗时不能自然吹干,尤其是额头出汗时,更不能见风。

(3)早晚出门、且风大的时候,可以戴个帽子,防止头部受风。

(4)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四肢血管病的人,以及四肢不温的人和易感风寒的人,尤其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

2、不冻肚

防腹痛、腹泻、消化不良

秋天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早晚温差大,早晚10多度,还有凉飕飕的风,中午2、30度,阳光还热辣辣。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身体最容易着凉的地方之一就是腰腹。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机体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还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驱寒助阳。

秋季胃肠道疾病多发,都和肚脐受凉有关。肚脐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肚脐一着凉,儿童的秋季腹泻、中年人肠炎、中老年的消化不良等,就都找上来了。

保暖建议

(1)穿衣服一定不要露肚脐和腰。如果衣服较短,可以穿高腰裤或者高腰裙。

(2)如果需要早出或者晚归,随身带一件轻便的小开衫,早晚穿。

(3)即使有些地区现在天气还很热,大家晚上睡觉,温度再高也要在肚子上盖一条毛巾被,睡衣也尽量盖住肚子。

(4)如果已经受凉,家里有艾条的可以艾灸神阙穴,没艾条的可以用热水袋热敷,再喝点姜糖水。

3、不冻脚

防寒邪入侵、旧病复发

春捂秋冻,秋冻虽好,但是最不能受冻的就是脚了。秋到此时,早晚温差越来越大,脚离心脏最远,如果还继续穿凉鞋,脚不受冻才怪。

中医认为,脚为人之根,人体的12经脉中有6条始于足部,这些经络运行气血、沟通表里、联络脏腑和贯穿人体上下的通路。而且,在民间也有“寒从底来”、“人老脚先老”的说法。所以脚受凉也就是整个身体都受凉。

保暖建议

(1)秋季天气干燥,穿凉鞋容易导致脚部皮肤干燥、皲裂。建议把凉鞋都收起来,或者穿上棉袜。在家的时候也别光脚踩地,特别是瓷砖地,更容易着凉。

(2)晚上尽量都泡泡脚,解乏、安眠,还能祛寒。冬天容易手脚冰凉的人现在开始泡脚,更有助于积攒阳气。

(3)晚上在家看电视的时候揉揉涌泉穴。涌泉穴是养生要穴,经常按按,能降压、安眠、补肾、暖脚。

特殊人群别秋冻

秋冻不适合每个人,白鹭之后,一部分人已经需要“保暖”了。

比如,有膝关节炎、腱鞘炎、肩周炎等四肢关节疾病的患者就不适宜秋冻,因为关节内部本身血供并不丰富,寒气可导致局部软组织血液循环代谢减慢,反而易加重症状,尤其在夜间温度较低时,更要做好保暖工作。

其次是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受冷空气刺激易发生血管痉挛,造成血流量进一步减少,可能会引起组织坏死,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从年龄上来说,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都不适合秋冻。



责任编辑:亚静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