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今湖北黄冈)。元佑八年(1093年)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元符三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享年66岁。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乌台诗案”金芝岩寻卢度
宋朝大文豪苏轼,别号东坡居士,故世人称之为“苏东坡”。熙宁二年(1069年),苏东坡父丧服满还朝,时年32岁。苏东坡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十年后,监察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故意把苏东坡的诗意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使他因“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东坡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东坡才算躲过一劫。他认为自己与卢度的遭遇很相似,有感而发写了一篇《书南史卢度传》短文。
苏东坡在中年时期一路被贬南下,因当时路途险恶,途经清远之时,他想到路上要面对更多的崇山峻岭,决定在清远停留稍作休息。苏东坡听说卢度曾在金芝岩隐居,便一路寻踪而至。他凭吊了卢度坐化的“卢公卧石”,又走访了卢度曾喂养鱼的“龙湫湖”等遗迹,深感隐士卢度的修养,于是欣然地在岩口题刻“金芝岩”三个大字。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苏东坡再次被贬至岭南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苏东坡又被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京城到岭南,几多曲折几多坎坷是不必说的。即使是现在,山路也多崎岖,何况数百年前就只有一条梅关古道通往外界?
但初到岭南,苏东坡没有抱怨水土不服,反而兴致勃勃地去了趟峡山寺找老和尚聊天并留下了不少游踪和佳作。据史料记载:苏东坡于1094年、1100年两次来到飞来寺,一次在受贬的路上,一次是北归途经。
据记载,苏东坡南谪惠州舟泊飞来峡时,曾到峡石上赏景钓鱼,并赋峡山钓矶诗:“孤舟转岩曲,古寺出堂坳。岸逼鸟合声,水平山影交。堂空泉泻玉,砌静笋遗苞。我为图名利,无因结此茅。”宋、元、明、清几代均有名人墨客赋诗吟颂东坡钓矶,今存诗篇20多首。
宋徽宗即位后,苏东坡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苏东坡由儋州渡海携眷北归时,岭南雅士吴子野、广州玄妙观道士何崇道、罗浮山宝积寺僧昙颖、东莞资神速寺僧祖堂、归善海会寺僧通老盖、南海名士黄陵达等人,曾在广州随舟追饯至飞来峡,并同游飞来寺,苏东坡题碑留记。后来,碑失于灾变。
元符三年(1101年)十一月,苏东坡复任朝奉郎,可惜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清乾隆三十六年秋,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翁方纲集东坡字迹重刻,立于飞泉亭内,集字为楷行体。虽为集字碑,在翁方纲的精心编辑下,碑刻很好地再现了苏东坡书法艺术肉丰骨劲,俊逸豪放的风格。可惜该碑毁于1997年5月8日的山洪泥石流。
安于素食
最爱杞菊巢菜菖蒲 被贬密州之前,苏东坡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佛教,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生活,并乐在其中。
在“乌台诗案”中,苏东坡在狱中写给弟弟苏辙的诗中有“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的诗句,把自己在狱中比喻为待宰牲畜,其痛苦之情,流露无遗。或许因为经历过死里逃生,他从此以后便不再杀食任何生物。有时候,友人以生鲜的活蟹、蛤相赠,苏东坡就将它们拿到大江中放生。
苏东坡每贬一地,都要辟地种菜,丰富三餐菜肴。世人只知苏轼有一道“东坡肉”,哪晓得东坡居士也是一位安于蔬食的素食者呢?相传苏东坡来到清远时最喜欢吃三种菜———杞菊、巢菜、菖蒲,清远民众跟风栽种,这些绿色食物在清远风靡数百年。后来聪明的清远人以杞菊、巢菜喂养当地土鸡,竟然培养出赫赫有名的“清远鸡”。
苏东坡一生,屡经磨难。但他始终保持乐观情绪,笑对人生。他在密州时开始采食杞菊,并于熙宁八年(1075年)秋作有《后杞菊赋》(因唐人陆龟蒙已有《杞菊赋》在前,故名)。元佑六年(1091年)到了颖州,他仍然对此念念不忘。
苏东坡采食杞菊,首先是为了果腹充饥,虽然“嚼吃草木”,“气味苦涩”,而其内心却是十分乐观的,吃起来也就甘之饴了。苏东坡的食杞菊还有另外一种意思,那就是他一贯奉行的养生之道。杞菊虽然不能作为主食经常食用,但它们的药用功能却是毋庸置疑的。
诗词赏析
诗词风格由豪放到空灵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东坡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正如苏东坡所作诗《碧落洞》:
槎牙乱峰合,晃荡绝壁横。遥知紫翠间,古来仙释并。阳崖射朝日,高处连玉京。阴谷叩白月,梦中游化城。果然石门开,中有银河倾。幽龛入窈窕,别户穿虚明。泉流下珠琲,乳盖交缦缨。我行畏人知,恐为仙者迎。小语辄响答,空山自雷惊。策杖归去来,治具烦方平。
苏东坡在描写美景的同时,“阳崖射朝日,高处连玉京。阴谷叩白月,梦中游化城。”两句意思为“南边的山崖受到了朝阳的照射,如果爬上它的最高处是否就可以看到遥远的京城呢?北边的山谷受到晚上月亮的光照,反射的光芒使我好像在梦中重回了京师。”突出自己虽被贬仍心怀朝廷但却无能为力的无奈。“我行畏人知,恐为仙者迎。小语辄响答,空山自雷惊”,意为“我们一行人不想让别人知晓来游飞来峡这件事,就是恐怕寺里的方丈与主持来迎接。我们小声问答与说话,在空荡的山谷中就如打雷般响”也突出了苏东坡受贬后低落而无奈的心情。
而苏东坡找峡山寺和尚礼佛时,心境却已从无奈到豁达,正如苏东坡诗《峡山寺》:
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我行无迟速,摄衣步孱颜。山僧本幽独,乞食况未还。云碓水自舂,松门风为关。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佳人剑翁孙,游戏暂人间。忽忆啸云侣,赋诗留玉环。林深不可见,雾雨霾髻鬟。
此诗大量地描写了清远无尽的美景,“山僧本幽独,乞食况未还”一句,苏东坡表达了自己对僧人应幽静独处的看法,也突出他崇尚佛教、希望隐居的意愿。“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佳人剑翁孙,游戏暂人间”,意思为:只有仙石流出来的泉水才可以解游客的烦渴,琴与筑这两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妙不可言,山间有猿猴跳跃。在这般美妙的环境中,人世间的烦恼也暂时抛开了。从这两句诗中,可看出苏轼崇尚无为及追求和谐的境界。
应该说,在苏东坡众多的作品中,前后期风格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其前期的作品大气磅薄、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来源:南方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