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龙与歼十

作者:小草 发表:2006-05-23 20:4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不久前,世界日报在头版头条登载了枭龙的消息,世界日报的题目是”枭龙出世,美日震惊“,又是事事政治化。枭龙出世是枭龙自己的事,为什么一定拉上别人去震惊?为什么是美日震惊?为什么不是俄国震惊,印度震惊,韩国震惊?美日又为什么震惊?是技术上的震惊?枭龙勉强算挤进三代战机,而美国新装备军队的F-22已经是标准的四代水平了,日本的F-2,其级别也在枭龙之上。是商业上的震惊?这倒是说对了。枭龙本来就是为着出口而设计的,其技术性能不比美国F-16差多少,但是价格1500万美元,不到F-16的一半。不过那也只是美国震惊而已,日本没有必要震惊----日本宪法本来就规定日本不得出口军火。如果有一天澳洲制造出一种喷洒农药的新型飞机,别人是不是也可以风马牛不相及地宣传一把:“澳洲药龙出世,世界日报震惊”?

本坛也有个无名氏抄贴了一篇关于枭龙的介绍,这篇文章倒是平实得多,没有说谁谁在震惊,也引用了一些技术数据。不过,说他抄贴并不冤枉,此君在本坛一直就是抄贴各种“辉煌建设“的报道,这些建设报道其实就是连中国各个网站都在不断批判的“政绩工程” “烂尾工程” ,此处有记录在案。不过枭龙的介绍是出自中共军工部门的广告,那么无名氏也就不必动脑筋,换句话说,无名氏本人未必明白自己所抄贴出来的东西意味着什么。

不管别人震惊不震惊,了解一下中国国产的新机型不会有坏处。此处把枭龙与歼十并列,是因为两者息息相关---都是成都飞机公司的产品,一母所生,其设计思想出自同一血统。两者是一先一后出生的兄弟,是空中的”最佳拍档“----“你帮我揾钱,我帮你清仓” 。

所谓枭龙这里指的是枭龙4型,所谓枭龙出世就是指枭龙4型出世,因为前三型不值一提,是实验机,根本不能上天作战。如前所述,基于抢占出口市场的目的,宣传枭龙就是当前中国军工的重要任务。

枭龙简称FC-1,J-10简称J-10。

FC-1计划源于1988年,当中,以色列人帮忙不少。IAI以色列航天工业集团已经间接承认是由以色列LAVI战机团队提供帮助,当时双方协议要求保密。其中可以确认的是,其中以色列提供了许多美国F-16的技术给中国,以换取中国的美金,因为这件事,美国对以色列十分不满。这技术其中包括起落架系统、惠普F100引擎〈即后来仿制的中国国产太行发动机〉、机体结构与油箱加量配置、驾驶座舱设计包括计算机飞行操控系统、机翼线传飞控系统。

计划后来中止了,1992年重开。不久,巴基斯坦愿意加入,产品多数向巴基斯坦出口,于是后来FC-1的研制就被看成是中巴合作的成品,外国投资占到整个‘枭龙’研制费的一半。中国历来的战机研发都是靠吃国家大锅饭,FC-1的研发是第一次以客户为目标,以市场为动力,尽量少动用国家资金的尝试。如果说FC-1有什么伟大意义的话,恐怕也就在这里了,这为以后中国战机的开发提供了另外一条道路。

战机的设计,受到许多相互冲突的因素的影响。比如要节省燃料,增大航程,就要减轻机身重量,但是减轻机身重量,同时就意味着减少飞机的载弹量,牺牲了战斗力。一架飞机不可能兼顾所有的方面,具有所有的长处,于是历来都将战机设计分为两个范畴:制空和制地,或者称为高空低空,高端低端。

所谓高空,就是夺取制空权,掩护己方的舰队和地面机械部队长驱直入,因此高空战机强调长程奔袭,强调高速----迅速进入和迅速脱离,强调高空格斗能力。所谓低空,就是攻击地面和海面目标,真正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因此强调低空性能,强调火力。

这样,设计飞机往往就是高空低空成双设计,两者作“最佳拍档“----麦嘉和许冠杰,比如美国历来使用的F-15和F-16,现在开始使用的F-22和F-35。对于中国来说,就是FC-1和J-10了。但是,FC-1和J-10这个配对并未最后决定,因为FC-1也可以与歼八(J-8) ,或者苏-27配对。

但是,这样的设计思想显然存在着问题,那就是浪费,最好就是两机合一,能同时具备高低空性能。随着各种先进的复合材料的产生,先进航电设备和先进发动机的研发成功,两机合一逐步成为可能。美国军方已经宣布,以后的战机不再成双设计了,并大力发展无人战机。美国这种设计概念已经开始影响到中国军方的战机设计了。

看过二次大战太平洋美日海战电影的人,一定为那壮观的海战场面而激动万分:几十架日本神风自杀飞机围着美国航空母舰轮番攻击,而舰上的美国水兵则在飞机的呼啸声中手忙脚乱地用高射炮还击。但是从今天现代化战争的角度看来,当年那种壮观的海战只不过是两个原始巨人在做愚蠢的肉搏。

在今天的日本人看来,根本不必使用那几十架螺旋桨的玩具飞机去做无谓的牺牲。雷达是照远不照近的,只需派出几架具有低空突防能力,能贴近海面飞行的轻型战机,各自带上几枚超音速对舰导弹,就足以把航空母舰打成马蜂窝。

FC-1就是这样一种低空战机。

FC-1整体设计的性能定位在准第三代战机,或者如我上述的,是勉强挤入三代机。FC-1已经具备一定的超视距作战能力和一定的隐身能力,因此即使把FC-1归入三代机也不算太过抬举。但跟同用途的美国战机F-16A/B的改进型F-16C相比,FC-1的航电设备、外挂能力和航程等等性能,仍然低了一个层次。

FC-1设计上吸收美国的F-16C。比如座舱布局,摈弃了历来复杂的机械指针式仪表板,安装了三块大型多功能液晶显示屏,能够集中显示飞机上装配的几十台设备的real time data。而正上方的平视显示器,将有关飞行的最重要参数通过投影的方式,打在了飞行员视线前方的玻璃片上,使飞行员无须低头就可以获得信息。不过,在美国最先进的战机上,这种显示是打在飞行员的电子头盔上的,不论飞行员的头如何转动,随时象看电影一样,看到全部参数。

FC-1的设计流程是TOP-DOWN,即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首先对整个战机进行一个“技术定位”,然后再进一步细分,设计出该机各分系统的技术标准,进而选择相关的航电、液压、武器等到分系统技术装备。各分系统性能都本着两个原则:第一,够用即可,而不是盲目追求最先进;第二将各分系统性能发挥到极限,绝不浪费。强调的是战机最后的整体性能,以及尽可能高的性能价格比,这也是FC-1价格便宜的原因之一。

中国军方宣传得最起劲的就是BUMP进气道,因为这是除了F-35之外,FC-1是世界上第二个使用该技术的战机。BUMP进气道就是中文音译的所谓”蚌“式进气道,也叫无隔道进气道,就是在进气口前方的机身上设计一个鼓包,用鼓包取代了传统的隔道与调板系统,这个鼓包对进入进气道的空气进行预先压缩,并且吹除附面层。BUMP进气道迎风阻力小,减小了飞行阻力,还具有雷达反射面积小的优点。当然,战机是否先进要看整体,而不是看个别环节。

FC-1全机共有7个外挂点,总外挂能力为3600公斤。根据执行不同任务而改变外挂,比如近距格斗导弹、超视距中程导弹、反舰导弹、反辐射导弹;250公斤、500公斤、1000公斤常规炸弹和激光制导炸弹;各种口径火箭弹;电子战吊舱;激光吊舱和红外夜视吊舱等等。

FC-1采用的125B IFF机载应答器和敌我识别装置装于机头。装备国产的ARW9101A雷达告警接收机或国产的BM/KJ8602A/B雷达告警接收机、可以及早提醒飞行员来犯的红外空空导弹或雷达制导的中程空空,地空或舰空导弹。而GT-1B-2金属条和曳光弹投放器与BM/KG300G有源干扰电子荚舱的使用,可干扰来犯导弹的追踪。

但是FC-1的发动机仍然是俄国制造的,这也是所有中国新型战机都逃脱不了的命运。中国与俄国签署了100台RD-93发动机的合同,它们将用来装备FC-1,这款发动机是俄国米格-29的RD-33发动机的改进型。

FC-1谈得太多了,下面简单谈谈J-10,J-10是作为高空机来使用的。

如果说FC-1带有某种程度上带有美国味道的话,那么J-10就带有更大程度上的俄国味道。实际上,俄国人参与了早期J-10的设计。

J-10的基本型即J-10A战机在一开始设计时,其机动性、发动机推力方面已经领先于F-16A/B战机。在武器装备方面,这两种飞机基本上装备了同一代空对空武器,J-10A装备了PL12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此外,由于J-10A战斗机采用比F-16A/B更大面积的主翼和两个全动式三角翼,J-10A可以获得比F-16A/B战斗机更大的升力系数。

开始过时的美国F16-A/B战机多半装备F100-PW-220或者F110-GE-100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为10886公斤,而J-10A装备俄国AL31FN发动机,产生12500公斤的加力推力。假设J-10A战斗机的正常起飞重量是10-11吨,那么J-10A战斗机的推重比将会达到1. 14,F-16A/B在无外挂情况下的推重比率为1.1。J-10A优于F-16A/B。

但是,J-10A仍然逊色于F-16A/A的改进型F-16C/D Block 50/52战机的动力标准,后者装备F100-PW-229或者F110-GE-129涡轮风扇发动机,加力推力可达13163公斤。

不过,俄国同时正在设计新的改良型AL31FN-M发动机,计划把推力增加百分之二十,达到15000级别加力推力,成为以后四代半战斗机的动力系统。至于这样的发动机会不会出口给中国,则是未定之数。

J-10的研发比FC-1早,因此在设计概念上就稍微落后,比如隐身能力就不如FC-1。但是从航电,发动机,外挂等整体性能来看,J-10A仍然优于FC-1。

那么如何区分FC-1和J-10?平常难得有机会亲睹FC-1和J-10,只能在电影电视图片上看到,因此也只能从外形上进行辨认。FC-1和J-10都分别在改进,其气动外型也有些许变化,比如基本型的J-10是单一垂直尾翼,但是现在设计中的舰载型则是V型双垂尾。但改来改去,有些基本点是无法改的,比如J-10是鸭式布局---在主机翼前有三角副翼,而FC-1则是没有。J-10的机身仍然留有老祖宗歼七的影子---前后粗中间细的黄瓜型,而FC-1则是直桶型的

尽管外贸部门大力宣传FC-1,但是中国军方却有不同调子。

FC-1的前途有两种。1. 由于是新型机,有很大的upgrade空间,可以不断出改进型,最后达到甚至超过F-16C/D的水平。2. 作为过渡机种。

目前中国军方有不少人附和后者,这样FC-1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

J-10是中国空军的所爱,在设计中的J-10改进型,越来越加强低空能力,比如机头低下,就是企图增加飞行员的下视范围,生产双座机,舰载机,甚至有呼声要把J-10最终变成强击机。这样一来,FC-1负担的对地对海任务,J-10都能完成,那还要FC-1做什么?

一旦J-10具备低空能力,那么跟J-10搭配的高空机就是尚未装配部队的J-11(即苏-27改进型) ,那么等于宣布FC-1自动出局。

飞行员的个人习惯也影响了FC-1的命运。许多人驾驶有俄国血统的J-6,J-7,J-8以至今天的J-10,一路走来,轻车熟驾,现在一旦要驾驶有美国味道的FC-1,陌生,有疏离感,要重新训练,增加成本。

于是,有人预言,FC-1只能少量装配部队,主要用于出口。这样一来,FC-1的市场价值也就不能象预期的那样乐观。首先不能大量生产就意味着成本不可能降下来,其次自己不用,而由巴基斯坦自己去证实FC-1的性能,想要那些潜在的客户不怀疑都不行。

一个珠宝商,要取得客户的信任,首先自己要穿戴得珠光宝气,如果连自己的珠宝都不用,怎样叫客户上门?美国的F-15/F-16之所以好卖,就是美军自己一直也在用F-15/F-16,其积累的数据已经足以增强客户的购买决心。

于是剩下来,FC-1的用途只能是作为在大量J-6和J-7退役后,填补中国战机在数量上的空档,但是,这可不是当初FC-1的设计目的。

这样分析,好像刻薄了一点,未来FC-1的命运也许不至于如此悲惨,至少FC-1跟现役的J-8相比,还有不错的“超视距攻击能力” 。

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下热门的“超视距攻击能力” 。

自从90年代美军提出“超视距攻击”之后,世界的空战概念就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30年前的战机比起二次大战,已经有长足的进步, 但是空战概念没有多少改变,所以解放军的战机从6000米高空一直追击到600米,就作为英勇事迹载入教科书,以至今天的学生就一直以为空战就是那样一种捉迷藏。

那时空战的主要武器是机关炮,再附带2-4枚短距离空空导弹。空空导弹的射程为几十公里,被动红外线制导,即追踪敌机尾部的火焰。由于制导手段落后,速度慢,脱靶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导弹的三板斧过后,剩下来就依靠机关炮了,那时候的所谓载弹量其实是指机关炮的炮弹,一般都装上一千多枚,跟今天不足一百枚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候的空中格斗跟今天的武术搏击差不多,距离近得连对方飞行员有没有胡子都看得一清二楚。

随着机载相控阵雷达的问世,探测距离增到300乃至500公里,相应地,射程达200-300公里的中程空空导弹也出现了,制导手段除了红外之外,还有电磁,激光,卫星,而导弹本身也有自身的主动雷达制导。这样,导弹的发射就成了“射后不管” 方式了(launch it and forget it) ,因为导弹发射出去后,有各种制导方式引导导弹,死死咬住敌机,飞行员不必操心。更有甚者,俄国的”金雕“战机(苏-47) 可以向后发射导弹,于是追击者会冷不防吃上逃命者从前面发来的一颗导弹----追击者和逃命者的地位瞬时颠倒过来了。这样,敌方战机的下场只有两种:被击落或者侥幸逃脱---使用干扰手段,比如撒放金属碎片,制造假热源或者电子云,或者最后索性硬对硬---用导弹拦截。

一切的物质条件都具备了,超视距攻击就成了可能了。于是空战就成了简单的旅行:飞到指定空域,按下发射按钮发出导弹,就可以收工回家睡觉了,连敌机是什么样的都不必去看。这样的空战,飞行员就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了,于是美军的下一步自然就是----开发无人战机,特殊操作由机械人来完成,以节省比战机还要宝贵的飞行员的生命。这样看来,四代战机就有可能是有人战机的终结。

所谓” 中国自主开发三代战机“,甚至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开发三代机的五个国家之一” ,从宣传广告上无可非议,但是在实际研究上,这句话就十分值得推敲。

如果重要的部件要从外国进口,然后再自己进行” 自主开发” ,这样的能力不仅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有,比如日本,德国,韩国,巴西,前苏联各国,印度乃至巴基斯坦(不要忘记,FC-1是中巴合作的) …。只有那些从重要部件到普通铆钉都自己生产的国家,才真正有资格说是“自主开发” ,而这样的国家是四个,而不是五个。

除了雷达是弱项之外,真正制约中国战机发展的瓶颈是发动机。中国的国产发动机比外国的性能始终差了一个级别,即使是仿造,也达不到正宗的标准,如果在战机上装备这样的发动机,战机就飞不出设计的水平。从俄国进口的发动机虽然不错,但是根据协议,俄国对发动机的使用是有限制的,不能出口,连仿制俄国的国产发动机也不行,不能跟俄国人争市场,其维修零件还要依靠俄国。这样,如果战争爆发,除非俄国愿意结成生死同盟,否则,发动机就会是中国战机的死穴。

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解决,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扩大发动机的来源,但这又引起美国军方的警惕。比如去年,中国向劳斯莱斯订购航空发动机,美国马上就向布莱尔发出警告。又比如最近被FBI抓获的台湾商人慕可舜,就是涉嫌偷运F-16战机的发动机去中国。

是不是一个自主开发新型战机的国家,有一个简单的衡量标准:自主开发国家都不必进口外国战机。

尽管中国开发战机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至今又进口了大量的俄国战机,而且还是作为第一线主力战机来使用,负担着国产战机不能负担的任务。目前中国还与俄国协商进口下一批战机----苏-34。

中国自主开发战机的努力是值得称许的,但是这条路还有很长。

世界日报论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